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ond microorganism and leech planting mod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etting and management of leech pond; for hatching and cultivation; water quality control; the introduction of phytoplankton and benthic animal farming.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low cost, and the coexistence of biological leech farming model, solve the problem and reduce the leech bait, pond water pollution, the more rapid and healthy growth of leech, medicinal value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池塘微生物与水蛭种养模式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池塘微生物与水蛭种养模式。
技术介绍
水蛭(HirudenipponicaWhitman)俗称蚂蝗,属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水蛭科,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库、沟渠、湖沼中,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目前,生产上养殖的品种有宽体金线蛭和菲牛蛭。水蛭全体可人药,如体内分离出的水蛭素(Hirudin)是一种抗凝血物质,水蛭分泌物中含有肝素及抗血栓素等化学成分。因此,水蛭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名贵药材。由于水环境污染造成野生水蛭种质资源减少,水蛭的市场价格逐年上升,因此,人工养殖水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生物与水蛭共存的养殖模式,解决了水蛭饵料问题,并且降低了池塘的水质污染,使得水蛭生长更加快速、健康,药用价值得到明显提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池塘微生物与水蛭种养模式,包括如下步骤:水蛭养殖池塘的设置与管理;蛭苗孵化与培育;水质环境的控制;浮游植物的种植与底栖动物的引进。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池塘微生物与水蛭种养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水蛭养殖池塘的设置与管理;蛭苗孵化与培育;水质环境的控制;浮游植物的种植与底栖动物的引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塘微生物与水蛭种养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水蛭养殖池塘的设置与管理;蛭苗孵化与培育;水质环境的控制;浮游植物的种植与底栖动物的引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池塘微生物与水蛭种养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蛭养殖池塘的设置与管理的技术要点如下:水蛭养殖实验池塘建在避风向阳位置,面积为667m2;在池的对角设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用60目尼龙网拦阻,池中建有高出水面20cm的土台4个,每个土台1m2,平台土为高腐殖质和疏松的沙土;池水深1m,池塘周围设置宽12cm、深8cm由砖砌成的防逃沟;室外育苗池使用网箱,规格为40cm×60cm×20cm,网箱底部铺土8cm,上方覆盖遮荫网;养殖池塘水源来自养殖场地下井水和大运河水,养殖期间每15d换水1次,每次更换1/3池水,夏季高温季节除了搭棚防暑外,还要加大换水量,一般7d换水1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池塘微生物与水蛭种养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蛭苗孵化与培育的技术要点如下:亲蛭产卵后,将卵茧放到室内塑料筐内孵化,在室温25~28℃和湿度30~40%条件下,蛭苗15d孵出;刚孵化出1~3d的蛭苗从室内转移到池塘网箱内,每天投喂蛋黄和泼撒豆浆2次,5d后投喂小螺蛳,投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福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辰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