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及射频接收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68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电路、滤波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和负载电路;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用于将滤波后的电能经自激振荡且进行电压和电流调节后输入至负载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电阻调节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及射频接收终端具有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且输出EMI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及射频接收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
,尤其涉及一种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及射频接收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的便携式设备,尤其是具有射频接收功能的电子设备的供电电路在设计时,通常设计不合理或设计方法不当,容易造成设计的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在使用时输出的EMI较大,造成较大的电磁干扰,从而影响射频接收设备的使用稳定及使用性能。如何设计出一种使用可靠稳定且输出电磁干扰低的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及射频接收终端为业界亟需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及射频接收终端,旨在解决射频接收供电电路的供电稳定和可靠性低且输出电磁干扰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电路、滤波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和负载电路;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用于将滤波后的电能经自激振荡且进行电压和电流调节后输入至负载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电阻调节模块。优选地,所述自激振荡电路包括变压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三极管,所述变压器包括互为同名端的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互为同名端的第二输入端、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串联设置在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以一电阻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经第一电容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连接线上;所述滤波电路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与变压器第一输出端的连接线上。优选地,所述电阻调节模块包括可调电阻。优选地,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设置有过压保护电路用于当从所述发射极输入至过压保护电路的电压高于电压预设值时,所述过压保护电路控制关断所述第一三极管。优选地,所述负载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负载的第二输入端经一整流二极管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且所述整流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负载的第一输入端接地,负载的第二输入端经一整流二极管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且所述整流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负载的第一输入端,负载的第二输入端之间并联设置有电阻和电容。一种射频接收终端,其包括上述的射频接收供电电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的射频接收供电电路中,通过设置自激振荡电路用于将滤波后的电能经自激振荡且进行电压和电流调节后输入至负载电路,使得对负载电路提供的功率因素高且谐波失真小,同时用作开关管的第一三极管无论在零电流截止,或是在零电压导通时,产生的EMI比较低,同时通过在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设置一电阻调节模块对整个射频接收供电电路的电阻进行调节,能够更进一步的降低整个射频接收供电电路的EMI,大提高了射频接收供电电路的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大大降低EMI。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及射频接收终端具有输出稳定和可靠性高,并且产生的电磁干扰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优先实施例的射频接收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优先实施例的射频接收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电路10、滤波电路20、自激振荡电路30和负载电路40;所述自激振荡电路30用于将滤波后的电能经自激振荡且进行电压和电流调节后输入至负载电路40。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电阻调节模块R100,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电阻调节模块R100包括有可调电阻,所述可调电阻的阻值调节范围在4至150欧。所述整流电路10和滤波电路20可设置为常规的整流电路即可。具体地,所述自激振荡电路30包括变压器T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三极管Q1,所述变压器T1包括互为同名端的第一输入端T10、第一输出端T20,以及互为同名端的第二输入端T11、第二输出端T21,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串联设置在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T20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B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E经一电阻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与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端T21连接;所述负载电路40的第一输入端41,负载电路40的第二输入端42之间并联设置有电阻和电容。所述负载电路40的第一输入端41,负载电路40的第二输入端42与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连接或感应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T10经第一电容C1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连接线上;所述滤波电路20输出端21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R1与变压器T1第一输出端T10的连接线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负载电路40的第一输入端41与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T10连接,负载电路40的第二输入端42经一整流二极管D1与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端T21连接,且所述整流二极管D的阳极与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端T21连接。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上述负载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接地,负载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经一整流二极管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且所述整流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上述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工作原理:射频接收供电电路经过前面的整流电路10、滤波电路20整流虑波得到脉动直流,通过用于启动的电阻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给第一三极管Q1提供基极电流,变压器T1感应一个变压器第一输出端8正、变压器第二输出端7负的感应电动势,同时感应到辅助绕组一个变压器第一输入端T10为正,变压器第二输入端T11为负的感应电动势,此电动势通过第一电容C1(刚开始第一电容C1相当于短路)进一步加强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三极管Q1很快进入饱和导通.随着第一电容C1不断充电,提供给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流下降.当下降到不能维持第一三极管Q1饱和导通而进入放大区,集射电流不能线性增加,此时感应电动势将发生翻转,形成一个变压器第一输出端8负、变压器第二输出端7正的感应电动势,辅助绕组形成一个变压器第一输入端T10为负,变压器第二输入端T11为正的感应电动势,变压器第一输入端T10为负,变压器第二输入端T11为正的感应电动势进一步加剧第一三极管Q1关断,第一电容C1进行放电,第一三极管Q1关断后变压器T1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当能量释放完成又重复以上的周期。同时,上述电路中,用作开关管的第一三极管Q1无论在零电流截止,或是在零电压导通时,产生的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都比较低。而又通过在所述整流电路10的输出端设置一电阻调节模块R100对整个射频接收供电电路的电阻进行调节,能够更进一步的降低整个射频接收供电电路的EMI,大提高了射频接收供电电路的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大大降低EMI。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三极管还可以设置为MOS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负载电路40的负载固定时,通常可以调节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变压器T1以及第一电容C1的参数即可得到负载需要的电流,且对负载电路40的供电功率因素值较高,且谐波失真小。同时,产生的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及射频接收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电路、滤波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和负载电路;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用于将滤波后的电能经自激振荡且进行电压和电流调节后输入至负载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电阻调节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电路、滤波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和负载电路;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用于将滤波后的电能经自激振荡且进行电压和电流调节后输入至负载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电阻调节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激振荡电路包括变压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三极管,所述变压器包括互为同名端的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互为同名端的第二输入端、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串联设置在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以一电阻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经第一电容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连接线上;所述滤波电路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与变压器第一输出端的连接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接收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调节模块包括可调电阻。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勇章宗星李海福黄立彬黄冬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智能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