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电路及家用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592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电路及家用电器,所述通信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及第二电路;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通过第一电路及第二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第一PNP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一NPN三极管、第五电阻、第七电阻及第八电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功耗、高可靠性的通信电路,该通信电路主要由互补的三极管对管来实现通信,只有在发送数据时三极管才导通,其余时候都在截止状态,这可以有效的降低待机功耗和减少三极管耗损,提高电路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电路及家用电器
本技术涉及通信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电路及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现在的家用电器功能日益复杂,需要多个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简称MCU)来完成不同的功能,而不同的MCU需要通过通信以交换数据了,通常采用通信电路将不同的MCU连接。目前,常用的通信电路是采用两个同类型的三极管来实现,而且无论通信电路是否发送数据,通信电路中的两个三极管都是工作的,因此对待机功耗、三极管寿命、电路可靠性都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电路及家用电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论通信电路是否发送数据,通信电路中的两个三极管都始终工作的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电路,所述通信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及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一控制器的发送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器的接收端口连接;或者,所述第二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一控制器的发送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器的接收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第一P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信电路及家用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及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一控制器的发送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器的接收端口连接;或者,所述第二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一控制器的发送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器的接收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第一PNP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高电平连接,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及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一控制器的发送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器的接收端口连接;或者,所述第二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一控制器的发送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器的接收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第一PNP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高电平连接,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地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一NPN三极管、第五电阻、第七电阻及第八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高电平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高电平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三电路及第四电路;所述第三电路的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华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