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332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7:28
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包括风机外罩、箱体和风机系统,箱体的进风侧开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长度方向与箱体左右方向一致,在进风口安装有导流叶片,且导流叶片自左向右依次间隔分布而形成进风口的隔栅,位于进风口中间区域的导流叶片为具有固定打开角度的固定导流叶片,位于进风口左右两侧的导流叶片为能根据对应侧的烟雾大小而调节打开角度的活动导流叶片。该近吸式吸油烟机的导流叶片构成进风口的隔栅,固定导流叶片位于中间,活动导流叶片位于左右两侧,且活动导流叶片能根据对应侧的烟雾大小调节其打开角度而使进风量与烟雾大小相适配,从而调节进风口的负压分布,使进风气流更为均匀,吸油烟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油烟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近吸式吸油烟机一般都包括风机外罩和连接在风机外罩下方的箱体,风机外罩内安装有风机系统,箱体的正面形成有长条形的进风口,并且,由于采用风机入口位于箱体中心的直吸形式,因此负压集中在箱体的中心区域,导致长条形进风口的进风速度不均匀,中间进风量大、左右两侧进风量小,对左右两侧油烟的控制能力较弱,而进风口左右两侧正好正对灶眼,是油烟集中升腾的区域,从而使得吸油烟效果不佳。此外,由于风机入口正对着使用者,吸油烟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相对较大。此外,近吸式吸油烟机的整体长度一般都大于灶具的长度,吸油烟机工作时,离开进风口一段距离后负压立即减小。考虑到一般用户家庭都使用双眼灶具,当两个锅具同时使用时,比如一侧炒菜而另一侧煮饭,炒菜一侧产生的油烟较多,煮饭一侧几乎不产生油烟,而现有的近吸式吸油烟机由于无法调整左右负压分布,因而会出现炒菜侧吸不进油烟而煮饭侧负压浪费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对进风口气流进行整流的近吸式吸油烟机。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根据烟雾大小来调节相应侧的进风量且吸油烟效果好的近吸式吸油烟机。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近吸式吸油烟机,包括风机外罩、箱体和风机系统,所述箱体设于风机外罩下方,所述风机系统设于风机外罩内,所述箱体的进风侧开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长度方向与箱体左右方向一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口安装有导流叶片,且所述导流叶片自左向右依次间隔分布而形成进风口的隔栅。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近吸式吸油烟机,位于进风口中间区域的导流叶片为朝向角度固定的固定导流叶片,位于进风口左右两侧的导流叶片为能根据对应侧的烟雾大小而调节打开角度的活动导流叶片。为了降低风机的直传噪声,优选地,位于进风口中间偏左侧的固定导流叶片的朝向角度为自上而下向左侧偏转,位于进风口中间偏右侧的固定导流叶片的朝向角度为自上而下向右侧偏转。固定导流叶片的固定打开角度可以有一定范围,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导流叶片的偏转角度为与所述进风口端部所在平面形成45°~55°的夹角。进一步优选,所述风机系统的风机入口在所述进风口端部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固定导流叶片所对应的区域内。为了使左右两侧的活动导流叶片更好地与燃气灶的左右灶眼相配合,位于进风口左侧的活动导流叶片与中间偏左侧的固定导流叶片同向偏转设置,位于进风口右侧的活动导流叶片与中间偏右侧的固定导流叶片同向偏转设置。活动导流叶片的打开角度可以有多种调节范围,优选地,所述活动导流叶片的打开角度的调节范围为与所述进风口端部所在平面形成20°~75°的夹角。为了使导流叶片之间的流道具有整流作用,所述固定导流叶片和活动导流叶片均为波浪形叶片。为了使导流叶片能优化向后拖出的尾流,所述固定导流叶片和活动导流叶片的内侧边呈内外凹凸的波浪结构。这样,通过导流叶片尾部优化后,可以起到降噪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近吸式吸油烟机位于进风口的导流叶片自左向右依次间隔分布而形成进风口的隔栅,其中位于进风口中间区域的导流叶片为固定导流叶片,位于进风口左右两侧的导流叶片为能根据对应侧的烟雾大小而调节打开角度的活动导流叶片,使进风量与烟雾大小相适配,从而调节进风口的负压分布,使进风气流更为均匀,吸油烟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左右侧烟雾均较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左侧烟雾较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右侧烟雾较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左右侧烟雾均较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导流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近吸式吸油烟机包括风机外罩1、箱体2和风机系统3,箱体2设于风机外罩1下方,风机系统3安装在风机外罩1内部,箱体2的进风侧即在箱体的正面开有进风口21,进风口21呈长方形,且进风口21的长度方向与箱体2左右方向一致,油烟从进风口21进入箱体2内部。在进风口21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导流叶片,导流叶片自左向右依次间隔分布而形成进风口21的隔栅。其中,位于进风口21中间区域的导流叶片为朝向角度固定的固定导流叶片4,位于进风口21左右两侧的导流叶片为活动导流叶片5,活动导流叶片5能根据对应侧的烟雾大小而调节打开角度。位于进风口21中间偏左侧的固定导流叶片4的朝向角度为自上而下向左侧偏转,位于进风口21中间偏右侧的固定导流叶片4为自上而下向右侧偏转。并且,固定导流叶片4的偏转角度为与进风口21端部所在平面形成45°~55°的夹角。本实施例中,该偏转角度取值为50°,由此,可以降低风机的直传噪声。另外,固定导流叶片4需要有足够的覆盖面积,需要使风机系统3的风机入口31在进风口21的端部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固定导流叶片4所对应的区域内。本实施例中,左右两侧的活动导流叶片5的打开方向相反,具体地,位于进风口21左侧的活动导流叶片5朝向角度为自上而下向左侧偏转,位于进风口21右侧的活动导流叶片5为自上而下向右侧偏转。并且,活动导流叶片5的打开角度的调节范围为与进风口21端部所在平面形成20°~75°的夹角,并且,左侧活动导流叶片5和右侧活动导流叶片5的打开角度调节相互独立。如图2所示,左侧活动导流叶片5和右侧活动导流叶片5的打开角度均为20°。如图3所示,左侧活动导流叶片5的打开角度为70°,右侧活动导流叶片5的打开角度为20°。如图4所示,左侧活动导流叶片5的打开角度为20°,右侧活动导流叶片5的打开角度为70°。如图5所示,左侧活动导流叶片5和右侧活动导流叶片5的打开角度均为70°。如图6所示,固定导流叶片4和活动导流叶片5的形状相同,均采用波浪形叶片,从而使相邻导流叶片之间的流道具有整流作用,使进风气流更为均匀。此外,以图6中箭头A所示方向为内侧,固定导流叶片4和活动导流叶片5的内侧边呈内外凹凸的波浪结构,由此来优化叶片向后拖出的尾流,起到降噪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多种改型或改进,这些均被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包括风机外罩(1)、箱体(2)和风机系统(3),所述箱体(2)设于风机外罩(1)下方,所述风机系统(3)设于风机外罩(1)内,所述箱体(2)的进风侧开有进风口(21),且进风口(21)的长度方向与箱体(2)左右方向一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口(21)安装有导流叶片,且所述导流叶片自左向右依次间隔分布而形成进风口(21)的隔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包括风机外罩(1)、箱体(2)和风机系统(3),所述箱体(2)设于风机外罩(1)下方,所述风机系统(3)设于风机外罩(1)内,所述箱体(2)的进风侧开有进风口(21),且进风口(21)的长度方向与箱体(2)左右方向一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口(21)安装有导流叶片,且所述导流叶片自左向右依次间隔分布而形成进风口(21)的隔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吸式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位于进风口(21)中间区域的导流叶片为朝向角度固定的固定导流叶片(4),位于进风口(21)左右两侧的导流叶片为能根据对应侧的烟雾大小而调节打开角度的活动导流叶片(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吸式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位于进风口(21)中间偏左侧的固定导流叶片(4)的朝向角度为自上而下向左侧偏转,位于进风口(21)中间偏右侧的固定导流叶片(4)的朝向角度为自上而下向右侧偏转。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吸式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流叶片(4)的偏转角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乐超何立博黄友根陈浩辉茅忠群诸永定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