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衔接防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931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线衔接防护板,涉及生产线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叠加设置的下护板和上护板,所述下护板包括下护板本体,所述下护板本体的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下护板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上护板包括上护板本体,所述上护板本体上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线衔接防护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产线的两台设备这间作业安全隐患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线衔接防护板能够有效的保护作业人员在两台设备之间的间隙内作业不被机械手伤到,提高了生产线作业的安全性,降低了安全隐患。

Connecting protective plate for production 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duction line connection protection board, involving the production line equipment technical field, including the overlapped lower guard plate and upper plate, the lower guard plate comprises a lower guard plate body, wherein one end of the lower guard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hole, the other end of the lower guard plate body the adjusting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e upper support plate comprises an upper support plate body, the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adjusting holes, the second adjusting holes and the first adjusting holes corresponding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tection plate production line connection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this hidden safety production line in the prior two sets of equipment is high, the production lin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link protection plate effectively safeguarding the workers in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sets of equipment in operation is not mechanical hand hurt,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safety line operation, reducing the security ris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产线衔接防护板
本技术涉及生产线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设置在生产线的两台设备之间的衔接防护板。
技术介绍
在一些自动化生产线中,一条线通常都由用于多个工序的加工设备连接而成,尤其是在注塑产品的生产线中,为了保障上、下模方便快捷,注塑机台的操作侧与反操作侧多会保留一些间隙来满足人员作业。通常放料工序与上料工序相毗邻,这就造成注塑机台与上料、放料的流水带以及其它自动化设备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当注塑机台因故障出现异常报警时,作业人员必须进入到注塑机台与流水带或其它自动化设备之间的间隙内解除报警,才可以保证注塑机台的正常运行。由于注塑机台的上料和放料均是由机械手来完成,机械手在注塑机台与流水带及其它自动化设备之间来回运行,注塑机台与流水带之间的间隙正是机械手运行时的必经之地,因此,当作业人员在设备的间隙内解除报警作业时很容易被机械手碰到,存在很大的危险,严重的会造成安全问题,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线衔接防护板,此生产线衔接防护板能够有效的保护作业人员在设备之间的间隙内作业时不被机械手伤到,提高了生产线作业的安全性,降低了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产线衔接防护板,包括叠加设置的下护板和上护板,所述下护板包括下护板本体,所述下护板本体的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下护板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上护板包括上护板本体,所述上护板本体上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其中,所述下护板本体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一侧翼,两所述第一侧翼均向上翘起;所述上护板本体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二侧翼,两所述第二侧翼均向上翘起;所述上护板本体与所述下护板本体相叠加,所述第二侧翼与所述第一侧翼相叠加。其中,所述第一侧翼与所述下护板本体之间呈钝角设置。其中,所述钝角的角度为125°~145°。其中,所述下护板本体设有所述第一调节孔的一端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两侧的所述下护板本体上均设有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上护板本体的中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共同形成放料耙孔。其中,两所述第二侧翼的同一端均设有向所述第二开口的相反方向延伸的侧耳,所述侧耳位于所述第二侧翼的边缘侧,两所述侧耳与所述上护板本体之间形成一避让缺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各设有两条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各设有两条所述第二调节孔。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一调节孔由下护板本体的该端向设有所述固定孔的一端延伸;所述第二调节孔也为条形孔,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一致。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宽度一致。其中,所述下护板与所述上护板通过同时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的紧固件固定为一体。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生产线衔接防护板包括叠加设置的下护板和上护板,下护板包括下护板本体,下护板本体的一端设有固定孔,下护板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条形的第一调节孔;上护板包括上护板本体,上护板本体上设有条形的第二调节孔,第二调节孔与第一调节孔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本技术生产线衔接防护板在使用时可通过下护板上的固定孔安装在一侧设备上,然后根据两设备之间的距离调整上护板的位置,调整好后通过上护板上的第二调节孔安装到另一侧的设备上,上护板与下护板可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同时穿过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固定为一体,从而在两台设备之间的间隙上方形成了一个防护,作业人员在间隙内作业时不会受到上方机械手的伤害,保护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生产线作业的安全性,降低了安全隐患。由于上护板本体和下护板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向上翘起的侧翼,向上翘起的侧翼使得防护板的边缘不会有锋利的棱角,作业人员进出设备间隙的时候不会被防护板本身伤到,进一步的保护了作业人员,提高了安全性。由于下护板本体与下护板本体的中部相对应位置各设有一开口,两开口的开口方向相反,共同形成了一个放料耙孔。在注塑工艺中会有废料产生(如存在料道内的物料),此废料称为料耙,在进行下一次注塑时需要将上次注塑留下的料耙取走,一般情况下是机械手从注塑机上取走料耙放到料耙收集箱内,再取下次注塑时需要的原料,为了减少机械手的行程,在两台设备的间隙处放置料耙收集箱是最优的位置,本技术在为作业人员提供足够保护的同时还为机械手提供了放料耙的最佳位置,从而保证了机械手的最短行程,保证了原有的生产效率不被影响。由于两个第二侧翼的端部均设有同方向延伸的则耳,两侧耳与上护板本体之间形成避让缺口,避让缺口的下方对应原料存放区,避让缺口可方便机械手下行抓取原料,同时两侧的侧耳可以在原料存放区两侧对作业人员起到防护作用,即不仅在设备间隙内可以起到防护,增加了防护的范围,更进一步的提高了作业人员作业的安全性,降低了安全隐患。综上所述,本技术生产线衔接防护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产线的两台设备之间作业安全隐患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生产线衔接防护板能够有效的保护作业人员在两台设备之间的间隙内作业不被机械手伤到,提高了生产线作业的安全性,降低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生产线衔接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中下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上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下护板,11、下护板本体,12、第一调节孔,14、第一侧翼,16、第一开口,18、固定孔,20、上护板,21、上护板本体,22、第二调节孔,24、第二侧翼,240、侧耳,26、第二开口,28、避让缺口,30、放料耙孔,40、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指衔接防护板正常使用时的方位,不涉及其存储及运输时的方位。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生产线衔接防护板,包括叠加设置的下护板10和上护板20,用于安装在一条生产线上相邻的两台设备之间,如注塑生产线中注塑机台与放、下料的流水线之间,注塑机台与流水线之间会留有一个间隙,当注塑机台报警停车时作业人员需要进入到此间隙内解除报警,本技术生产线衔接防护板就安装在此间隙的上方,其中下护板10和上护板20分别固定在注塑机台上和流水线上,用以保护在此间隙内作业的作业人员,防止其被上方工作的机械手伤害。如图1、图3和图4共同所示,下护板10包括下护板本体11,下护板本体11的一端设有两个固定孔18,两个固定孔18均为圆孔,沿下护板本体11的该端边缘并排设置,下护板本体11的另一端设有条形的第一调节孔12,第一调节孔12由下护板本体11的该端向设有固定孔18的一端延伸,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调节孔12平行设有四个,四个第一调节孔分别设置在下护板本体11的两侧,一侧各设有两个第一调节孔12。上护板20包括上护板本体21,上护板本体21上设有条形的第二调节孔22,第二调节孔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调节孔12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调节孔22也设有四个,四个第二调节孔22分别设置在上护板本体21的两侧,一侧各设有两个。四个第二调节孔22分别与四个第一调节孔12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生产线衔接防护板

【技术保护点】
生产线衔接防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加设置的下护板和上护板,所述下护板包括下护板本体,所述下护板本体的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下护板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上护板包括上护板本体,所述上护板本体上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生产线衔接防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加设置的下护板和上护板,所述下护板包括下护板本体,所述下护板本体的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下护板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上护板包括上护板本体,所述上护板本体上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衔接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板本体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一侧翼,两所述第一侧翼均向上翘起;所述上护板本体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二侧翼,两所述第二侧翼均向上翘起;所述上护板本体与所述下护板本体相叠加,所述第二侧翼与所述第一侧翼相叠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线衔接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翼与所述下护板本体之间呈钝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线衔接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的角度为125°~14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线衔接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板本体设有所述第一调节孔的一端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两侧的所述下护板本体上均设有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上护板本体的中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宋雪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