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槽用铝母线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3772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槽用铝母线的生产装置,包括熔炉、溜槽、热顶帽、分配盘、结晶器、竖井、引锭盘和升降盘。熔炉用于供给铝液,其下部设置有铝液出口;溜槽的一端与铝液出口相连通,其另一端与热顶帽相连通。溜槽用于将熔炉中的铝液导入热顶帽中;分配盘设置在热顶帽下方,其上设置有多个结晶器。竖井内部用于容纳冷却水,竖井内部设置有引锭盘和升降盘;升降盘设置在引锭盘的下方,引锭盘设置在结晶器的下方,其用于引导铝液形成电解槽用铝母线。该装置的成品率得到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也得到提高。

Device for producing aluminium bus bar for electrolytic bat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duction device of aluminum busbar electrolyzer, including furnace, chute, hot cap, distribution plate, mold, shaft, spindle and lead the lifting disc. The furnace is used for supplying aluminum liquid,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furnace is provided with an aluminum liquid outlet; one end of the chut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aluminum liquid outlet, and the other e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hot top cap. The chute is used for introducing molten aluminum in the furnace into the hot top cap; the distributor plate is arranged below the hot top cap an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moulds. The shaft for receiving internal cooling water, the shaft is arranged inside the guide spindle and the lifting plate; the lifting disc is arranged below the guide spindle, spindle is arranged in the mold under the guide, the guide for the formation of liquid aluminum electrolytic cell with aluminum busbar. The yield of the device is remarkably improved,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also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解槽用铝母线的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解槽用铝母线的生产装置,尤其是大截面的电解槽用铝母线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电解生产中需要使用电解槽。电解槽的安全运行和电耗指标与铝母线的质量有关。以前,电解槽铝母线均采用轧制压延母线,它存在工艺制造复杂、能耗高、各相异性严重、电流不均等缺点。近年来,随着铝电解装置的大型化,铝电解装置的阴极母线和阳极母线均采用了大截面铝母线。大截面铝母线具有机械强度高、电耗较低等优点。但是,目前主要采用水平铸造装置生产大截面的电解槽用铝母线。采用该装置生产上述铝母线时,容易出现中心裂纹、边角裂纹等铸造缺陷,成品率仅为60%左右。采用该装置生产近方形的铝母线,其成品率仅为50%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槽用铝母线的生产装置,其成品率得到显著提高。本技术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槽用铝母线的生产装置,其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解槽用铝母线的生产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熔炉、溜槽、热顶帽、分配盘、结晶器、竖井、引锭盘和升降盘;其中,所述熔炉用于供给铝液,所述熔炉的下部设置有铝液出口;所述溜槽的一端与所述铝液出口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热顶帽相连通;所述溜槽用于将所述熔炉中的铝液导入所述热顶帽中;所述分配盘设置在所述热顶帽的下方,其用于分配铝液;所述分配盘上设置有多个结晶器,所述结晶器用于铝液成型;其中,所述竖井的内部用于容纳冷却水,所述竖井的内部设置有引锭盘和升降盘;所述升降盘设置在所述引锭盘的下方,其用于带动引锭盘进行上下运动;所述的引锭盘设置在所述结晶器的下方,其用于引导铝液形成所述电解槽用铝母线。在本技术中,所述的熔炉也称为熔铸炉,其用于熔化和/或供给铝液。该铝液为熔融状态,其通过溜槽流入热顶帽中。所述熔炉的下部设置有铝液出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铝液出口设置在所述熔炉的侧壁与底部的结合处。在本技术中,所述溜槽的一端与所述铝液出口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热顶帽相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热顶帽上设置有铝液进口,其与所述溜槽的另一端相连通。根据本技术的装置,所述溜槽向下倾斜,其倾斜角优选为3°~6°,更优选为3°~5°。这样可以保证铝液依靠重力作用稳定地流入所述热顶帽。在本技术中,所述热顶帽用于容纳铝液,并控制铝液温度。本技术的热顶帽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那些,例如CN201921981U、CN201519748U公开的热顶帽。在此,将这些专利文献的全部内容引入本文。根据本技术的装置,优选地,所述溜槽与所述铝液出口之间设置有过滤单元,其用于将来自所述熔炉的铝液进行过滤。本技术的过滤单元可以为过滤板或者过滤网,优选为过滤板。根据本技术的装置,优选地,所述竖井设置在所述熔炉的斜下方。所述竖井的内部用于容纳冷却水,冷却水将铝液冷却成型为铝母线。根据本技术的装置,优选地,所述的竖井的高度为0.5~13米,优选为5~13米。竖井的高度超出上述范围,将会导致铝母线的成型变得困难,降低成品率。在本技术中,所述分配盘设置在所述热顶帽的下方,优选为正下方。根据本技术的装置,优选地,所述分配盘的下表面与所述竖井中的水面之间的距离为3~50cm。更优选地,二者的距离为8~38cm。将二者的距离控制在上述范围,更加有利于提高铝母线的成品率。根据本技术的装置,优选地,所述分配盘的长度为2~3米,宽度为1.5~2.5米,且高度为0.5~1.5米。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分配盘的长度为2.5米,宽度为2.2米,且高度为0.8米。在本技术中,所述分配盘上设置有多个结晶器。根据本技术的装置,优选地,所述结晶器的数量为4~16个。更优选地,所述结晶器的数量为6~8个。采用多个结晶器,可以同时生产多支铝母线,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作为优选,每个结晶器的上方均设置一个热顶帽。这样更有利于控制铝液温度,便于铝母线的加工成型。根据本技术的装置,优选地,所述结晶器内设置有石墨环。本技术的石墨环可以为方形结构。根据本技术的装置,优选地,所述石墨环的长度为210~460mm,宽度为240~400mm,且高度为100~300mm。在本技术中,引锭盘和升降盘均设置在所述竖井的内部。升降盘设置在引锭盘的下方,用于带动引锭盘进行上下运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装置还包括驱动设备,其用于驱动升降盘进行上下运动。引锭盘设置在结晶器的下方,用于引导铝液形成所述电解槽用铝母线。作为优选,每个结晶器下方均设置一个引锭盘。本技术的电解槽用铝母线的生产装置,其成品率得到显著提高。另外,由于采用同时生产多支铝母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电解槽用铝母线生产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熔炉、2-溜槽、3-热顶帽、4-结晶器、5-分配盘、6-引锭盘、7-升降盘、8-竖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电解槽用铝母线生产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熔炉1、溜槽2、热顶帽3、分配盘5、结晶器4、竖井8、引锭盘6和升降盘7。熔炉1用于熔融和供给铝液。铝液出口设置在熔炉1的侧壁与底部的结合处。溜槽2可以将熔炉1中的铝液导入热顶帽3中,其一端与铝液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热顶帽3相连通。溜槽2向下倾斜,其倾斜角为5°。溜槽2与铝液出口之间设置有过滤板(未图示),其可以将来自熔炉1的铝液进行过滤,然后进入溜槽2中。分配盘5设置在热顶帽3的下方,可以分配来自热顶帽3的铝液;其长度为2.5米,宽度为2.2米,且高度为0.8米。分配盘5上设置有6个结晶器4。每个结晶器4内均设置有一个石墨环。每个石墨环的尺寸(长×宽×高)均为460mm×400mm×200mm。竖井8设置在熔炉1的斜下方,其高度为13米。竖井8的内部容纳有冷却水,分配盘5的下表面与竖井8内部的水面之间的距离为38cm。竖井8的内部设置有6个引锭盘6和一个升降盘7。升降盘7设置在引锭盘6的下方,带动引锭盘6进行上下运动。每个引锭盘6位于相应的结晶器4的下方,引导铝液形成电解槽用铝母线。以下描述上述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熔炉1中产生的铝液通过溜槽2进入热顶帽3中,然后进入分配盘5上的结晶器4中,通过结晶器4内的石墨环成型,进入竖井8内的冷却水中形成铝母线。在升降盘7的带动下,引锭盘6向下运动,从而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铝母线。经检测,该铝母线没有中心裂纹和边角裂纹的铸造缺陷,成品率达90%。由于采用同时生产多支铝母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实施例2除了将结晶器4的数量改变为16个,其尺寸(长×宽×高)改变为210×240×200mm之外,其他部件与实施例1相同。经检测,该铝母线没有中心裂纹和边角裂纹的铸造缺陷,成品率达93%。由于采用同时生产多支铝母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实施例3除了将竖井8的高度改变为8米之外,其他部件与实施例1相同。经检测,该铝母线没有中心裂纹和边角裂纹的铸造缺陷,成品率达93%。由于采用同时生产多支铝母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解槽用铝母线的生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槽用铝母线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熔炉、溜槽、热顶帽、分配盘、结晶器、竖井、引锭盘和升降盘;其中,所述熔炉用于供给铝液,所述熔炉的下部设置有铝液出口;所述溜槽的一端与所述铝液出口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热顶帽相连通;所述溜槽用于将所述熔炉中的铝液导入所述热顶帽中;所述分配盘设置在所述热顶帽的下方,其用于分配铝液;所述分配盘上设置有多个结晶器,所述结晶器用于铝液成型;其中,所述竖井的内部用于容纳冷却水,所述竖井的内部设置有引锭盘和升降盘;所述升降盘设置在所述引锭盘的下方,其用于带动引锭盘进行上下运动;所述的引锭盘设置在所述结晶器的下方,其用于引导铝液形成所述电解槽用铝母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槽用铝母线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熔炉、溜槽、热顶帽、分配盘、结晶器、竖井、引锭盘和升降盘;其中,所述熔炉用于供给铝液,所述熔炉的下部设置有铝液出口;所述溜槽的一端与所述铝液出口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热顶帽相连通;所述溜槽用于将所述熔炉中的铝液导入所述热顶帽中;所述分配盘设置在所述热顶帽的下方,其用于分配铝液;所述分配盘上设置有多个结晶器,所述结晶器用于铝液成型;其中,所述竖井的内部用于容纳冷却水,所述竖井的内部设置有引锭盘和升降盘;所述升降盘设置在所述引锭盘的下方,其用于带动引锭盘进行上下运动;所述的引锭盘设置在所述结晶器的下方,其用于引导铝液形成所述电解槽用铝母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溜槽向下倾斜,其倾斜角为3°~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荣胜卢娟邓指碧菅少霆秦永光秦建钧郭春林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吉泰稀土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