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hydraulic throttle speed control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high-rise escape slow falling device comprises a shell, a reel, a first piston and a second piston cavity cavity, the first and second piston cavity is communicated with a piston cavity through an oil pipe, a throttle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pipe; the reel through multiple sets of combined gear and is composed of a first second,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crank gear \crank\ driving mechanism to drive the reciprocating movement of the piston, piston and piston driven reciprocating motion of active will fall into the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of oil, ensure human smooth, uniform land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volume, convenient maintenance, storage, use, use process is stable and safe, for high-rise escape has a high use value,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escape self-help building after the disaster, provides 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eans of esc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液压节流原理控速的高层逃生用缓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层逃生用缓降装置,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液压节流原理控速的高层逃生用缓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进步,建筑的形式正逐渐向高层化、密集化的方向发展。单位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所带来的住房压力,但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当火灾等危急情况发生时,位于高层的人员如何快速、平稳、安全的撤离,成为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传统的逃生通道对于高层被困人员安全撤离的作用很小,逃生速度过慢、过火层以上人员需穿越烟火范围等不利因素严重威胁着受灾人员的生命安全。目前高层建筑火灾人员逃生主要有依靠救援和自救两种方式。依靠救援即利用消防单位所提供的设备撤离,多为云梯车或救援直升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这种方式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因素影响——消防单位在接警后赶赴现场和展开设备均需一定时间且由于建筑密集化程度较高大型设备展开受限,只能作为自救失败的最终保障,若想有效保证被困人员生命安全,还需配合有效的自救。自救的方式分为内部逃生和外部逃生两种方式,内部逃生除传统的逃生通道外,目前新兴起的一种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液压节流原理控速的高层逃生用缓降装置,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中的绕线轮(2)、第一活塞腔(3)和第二活塞腔(4),绕线轮上固定有轮轴(7),轮轴转动设置于壳体中,绕线轮上缠绕有绳索,壳体中设置有用于绳索穿出的绕线通道(10);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位于绕线轮的上方,且其中分别设置有从动活塞(5)、主动活塞(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腔与第二活塞腔通过油管(8)相连通,油管中设置有控制缓降装置下落速度的节流孔(9);主动活塞的下表面上固定有活塞杆(11),活塞杆的下端固定有拉杆(12),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壳体中设置有相啮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压节流原理控速的高层逃生用缓降装置,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中的绕线轮(2)、第一活塞腔(3)和第二活塞腔(4),绕线轮上固定有轮轴(7),轮轴转动设置于壳体中,绕线轮上缠绕有绳索,壳体中设置有用于绳索穿出的绕线通道(10);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位于绕线轮的上方,且其中分别设置有从动活塞(5)、主动活塞(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腔与第二活塞腔通过油管(8)相连通,油管中设置有控制缓降装置下落速度的节流孔(9);主动活塞的下表面上固定有活塞杆(11),活塞杆的下端固定有拉杆(12),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壳体中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一曲柄齿轮(18)和第二曲柄齿轮(19),第一曲柄齿轮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第二曲柄齿轮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振宇,刘剑秋,牟晓蕾,曲相燕,郭强,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