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种一诺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擦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472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清洁领域,尤其是一种安全擦窗器,包括壳体、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转盘、第一擦拭体、第二擦拭体和连杆组等部件,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擦拭体和第二擦拭体可分别向不同方向旋转,提升其清洁能力,并且连杆组长度可调,连杆组与壳体之间角度可调,使人们站在室内即可进行外窗擦拭,安全方便,清洁效果好。

Safety window clean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lass cleaning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safety window clean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motor, a first gear, a second gear, third gear, fourth gear, fifth gear, rotary table, first wipe the body, wipe the body and second connecting rod group and other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first body and the second body can wipe wipe respectively. To the different direction of rotation, to enhance its cleaning ability and linkage adjustable length, angle between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hell can be adjusted, the people standing in the interior can be carried out outside the window clean, safe and convenient, good clean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擦窗器
本技术涉及玻璃清洁领域,尤其是一种安全擦窗器。
技术介绍
居住高层楼房的家庭对于外窗的擦拭是件十分头疼的事,爬到较高的窗台上将身子伸出窗外小心擦拭,非常危险。目前有一些产品是带有磁性的分体式安全擦窗器,使用时常常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外块掉落,仍然存在安全隐患。设计一种可伸至窗外的安全安全擦窗器,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安全擦窗器,使人们站在室内即可对外窗进行擦拭,安全方便,并且其设有可旋转的第一擦拭体和第二擦拭体,两个擦拭体旋转方向相反,使安全擦窗器对玻璃的清洁能力提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擦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机;其固定安装于壳体内部;第一齿轮,通过第一转轴与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第二齿轮,其与第二转轴相固接,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轴承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第三齿轮,与第三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通过轴承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四齿轮,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下部,并位于所述第三齿轮的下方;第五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转盘,其上部与所述第五齿轮相固接并被所述第三转轴穿过,所述转盘内壁与第三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盘上部通过轴承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第一擦拭体,固接于所述转盘下部,所述第一擦拭体为环形;第二擦拭体,固接于所述第三转轴下部,所述第二擦拭体位于第一擦拭体环形中央,所述第一擦拭体和第二擦拭体伸出壳体;连杆组,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杆组由滑杆、固定杆、L型杆和连接座组成,所述滑杆的左端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滑杆右端与固定杆左端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为中空,其上设有可将滑杆紧固的固定螺栓;所述L型杆通过连接座与固定杆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滑杆通过万向节与壳体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擦拭体和第二擦拭体为EVA回弹海绵。优选地,所述L型杆上设有防滑套。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将第一擦拭体和第二擦拭体设置成可旋转的,并使其旋转方向相反,提升了安全擦窗器的清洁能力;连杆组通过设置滑杆、固定杆和L型杆,使安全擦窗器长度可调,人们站在室内即可完成对外窗的擦拭,安全方便;连杆组和壳体之间采用万向节连接,使壳体部分角度可调,便于擦拭窗户角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图1: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本技术连杆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吸风装置的仰视图;图4:本技术吸风装置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词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2所示,一种安全擦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机2;其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部;第一齿轮31,通过第一转轴41与电机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1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第二齿轮32,其与第二转轴42相固接,所述第二转轴42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第三齿轮33,与第三转轴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33通过第二齿轮32与第一齿轮31相啮合;第四齿轮34,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41的下部,并位于所述第三齿轮33的下方;第五齿轮35,与所述第四齿轮34相啮合;转盘5,其上部与所述第五齿轮35相固接并被所述第三转轴43穿过,所述转盘5内壁与第三转轴4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盘上部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第一擦拭体7,固接于所述转盘5下部,所述第一擦拭体7为环形;第二擦拭体8,固接于所述第三转轴43下部,所述第二擦拭体8位于第一擦拭体7中央,所述第一擦拭体7和第二擦拭体8伸出壳体1;连杆组,与所述壳体1可拆卸连接。将连接第一擦拭体7的转盘5通过第四齿轮34、第五齿轮35和第一转轴41与电机2连接,将连接第二擦拭体8的第三转轴43通过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和第三齿轮33与电机2连接,第三转轴43从转盘5中央穿过,使转盘5和第三转轴43均可旋转且方向相反,在擦拭玻璃时,具有更强的清洁力度。如图1、2所示,第二擦拭体位于转盘中央位置,如果其面积过小,则旋转起来意义不大,因此应增大第二擦拭体的面积,其侧截面为等腰梯形,下部面积大于上部面积。相应地,所述第一擦拭体侧截面为倒置的直角梯形形状。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站在室内操作安全擦窗器,所述连杆组由滑杆100、固定杆101、L型杆102和连接座104组成,所述滑杆的左端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滑杆右端与固定杆101左端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101为中空,其上设有可将滑杆紧固的固定螺栓103;所述L型杆102通过连接座104与固定杆101螺纹连接。如图3、4所示,安全擦窗器由于内部装有齿轮、电机等部件,相较于其它擦窗器重量会稍沉一些,因此还设置了吸风装置,所述吸风装置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于壳体1下部的吸风通道10和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部的吸风器,所述吸风通道10与吸风器的吸入口相连通,所述吸风通道10的数量优选为4~8个。当第一擦拭体和第二擦拭体贴近窗户时,吸风通道处产生吸附力,使安全擦窗器吸附于玻璃表面,减轻安全擦窗器对于手部的压力。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擦拭窗户角落,所述滑杆100通过万向节105与壳体1连接。滑杆和第一擦拭体、第二擦拭体之间的角度可以调节,使可清洁范围更加全面。为了提升擦窗器的清洁能力,所述第一擦拭体7和第二擦拭体8为EVA回弹海绵。为了使擦窗器握在手里更加稳固,所述L型杆102上设有防滑套。使用该安全擦窗器时,手握住连杆组的L型杆102,将滑杆100向外拉出一定长度,用固定螺栓103固定,然后将滑杆100、固定杆101和壳体1部分伸出窗外,使第一擦拭体7和第二擦拭8体贴紧玻璃,开始擦拭即可,旋转的第一擦拭体和第二擦拭体会把玻璃表面的污垢擦除,吸风通道10产生的吸附力使转盘5更加贴紧玻璃,手部抓握更轻松。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技术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安全擦窗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擦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机(2);其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部;第一齿轮(31),通过第一转轴(41)与电机(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1)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第二齿轮(32),其与第二转轴(42)相固接,所述第二转轴(42)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第三齿轮(33),与第三转轴(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33)通过第二齿轮(32)与第一齿轮(31)相啮合;第四齿轮(34),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41)的下部并位于所述第三齿轮(33)的下方;第五齿轮(35),与所述第四齿轮(34)相啮合;转盘(5),其上部与所述第五齿轮(35)相固接并被所述第三转轴(43)穿过,所述转盘(5)内壁与第三转轴(4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盘上部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第一擦拭体(7),固接于所述转盘(5)下部,所述第一擦拭体为环形;第二擦拭体(8),固接于所述第三转轴(43)下部,所述第二擦拭体位于第一擦拭体环形中央,所述第一擦拭体(7)和第二擦拭体(8)伸出壳体(1);连杆组,与所述壳体(1)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擦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机(2);其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部;第一齿轮(31),通过第一转轴(41)与电机(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1)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第二齿轮(32),其与第二转轴(42)相固接,所述第二转轴(42)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第三齿轮(33),与第三转轴(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33)通过第二齿轮(32)与第一齿轮(31)相啮合;第四齿轮(34),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41)的下部并位于所述第三齿轮(33)的下方;第五齿轮(35),与所述第四齿轮(34)相啮合;转盘(5),其上部与所述第五齿轮(35)相固接并被所述第三转轴(43)穿过,所述转盘(5)内壁与第三转轴(4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盘上部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第一擦拭体(7),固接于所述转盘(5)下部,所述第一擦拭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种一诺
申请(专利权)人:种一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