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芳衔专利>正文

一种使用方便的泡茶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43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泡茶壶,它包括壶盖、壶体茶叶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手持块,壶盖盖合在壶体上方开口处,壶体边侧设有壶嘴,茶叶放置在茶叶篮中,茶叶篮外周侧设有供水进入的网孔,茶叶篮上方连接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端铰接第二连杆一端,第二连杆另一端穿过壶盖连接手持块,手持块位于壶盖上方,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泡茶壶泡茶时,壶盖盖合壶体上方,茶叶篮浸泡到壶体的水中,待茶水到达合适浓度后,人工拿取手持块驱动茶叶篮从茶水中抽出上升一定高度,弯折第二连杆,使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之间的夹角为90°,固定茶叶篮的高度,从而精确控制茶水的浓度,使用非常方便,获得口味更好的茶饮,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eapot with convenient us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venient teapot, which comprises a kettle cover, a kettle body tea basket, a first connecting rod,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hand block, pot cover in the upper opening of the pot body, the pot body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spout, placed in the tea tea tea basket basket, the peripheral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supply enter the mesh, tea bas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rod is seco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rough connecting with the lid, the lid holding block is located in the upper p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ea tea pot, pot cover pot body above the tea basket to soak the pot body to be water. Tea at the appropriate concentration, take the artificial block driver pulled up the tea basket with a certain height from the tea water, the bending angle between second to second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90 degrees, fixed tea basket Height, concentration and control of tea, very convenient to use, better get a taste of tea,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方便的泡茶壶
本技术涉及茶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方便、可控制泡茶浓度的泡茶壶。
技术介绍
随着茶饮文化的发展,泡茶越来越受人们的喜欢,由此衍生了各种茶具,其中泡茶壶是比较常见的泡茶工具,现在市场上存在的泡茶壶大致分为普通泡茶壶和电子泡茶壶两种,普通泡茶壶的原理为壶体内部安装有一个放置茶叶的茶叶蓝,把热水直接倒入壶体中浸泡茶叶蓝,从而得到茶饮,而电子泡茶壶是一种自动热茶的工具,其原理为预先在壶体里放好水和茶叶,再放到电磁板上,插上插销,待水煮沸时完成自动热茶,使用很方便。但上述两种结构的泡茶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如下缺点:一是茶叶泡在水中,时间久了,茶的浓度会变高,不仅会影响茶的饮用口味,而且高浓度的茶不利于健康;二是控制茶的浓度困难,需特意把茶叶蓝从壶体中抽出,使用操作不便,不能满足不同用户对茶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泡茶壶不能精确控制泡茶浓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泡茶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使用方便的泡茶壶,包括壶盖和壶体,壶盖盖合在壶体上方开口处,壶体边侧设有壶嘴,还包括茶叶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手持块,茶叶放置在茶叶篮中,茶叶篮外周侧设有供水进入的网孔,茶叶篮上方连接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端铰接第二连杆一端,第二连杆另一端穿过壶盖连接手持块,手持块位于壶盖上方,人工拿取手持块驱动茶叶篮上升,弯折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为90°,固定茶叶篮的高度。优选的,还包括胶套,第二连杆穿过胶套,胶套套装在壶盖的中心位置,胶套上方设有与手持块相配合的倒圆锥部。优选的,所述茶叶篮由分体式的顶盖和底壳组成,底壳外周侧和底面设有网孔,顶盖卡合在底壳上方开口处。优选的,所述胶套采用橡胶制成,胶套边侧设有固定槽,弯折90°的第二连杆嵌入固定槽中固定。优选的,所述壶盖下方安装密封圈,密封圈下方安装不锈钢层。优选的,所述手持块螺纹连接第二连杆。优选的,所述壶盖、手持块采用木材制成。优选的,所述壶体边侧设有把手。优选的,茶叶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采用不锈钢制成,壶体采用无色透明玻璃制成。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技术的泡茶壶泡茶时,壶盖盖合壶体上方,茶叶篮浸泡到壶体的水中,待茶水到达合适浓度后,人工拿取手持块驱动茶叶篮从茶水中抽出上升一定高度,弯折第二连杆,使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之间的夹角为90°,固定茶叶篮的高度,从而精确控制茶水的浓度,使用非常方便,获得口味更好的茶饮,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另外,弯折90°后的第二连杆嵌入固定槽中固定,第二连杆不易走位,茶叶篮不易掉落,结构稳固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胶套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茶叶蓝的示意图。图中,1—壶盖,2—壶体,21—壶嘴,3—茶叶篮,31—网孔,32—顶盖,33—底壳,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手持块,7—胶套,71—倒圆锥部,72—固定槽,8—密封圈,9—不锈钢层,10—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使用方便的泡茶壶,包括壶盖1、壶体2、茶叶篮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和手持块6,壶盖1盖合在壶体2上方开口处,壶体2边侧设有壶嘴21,茶叶放置在茶叶篮3中,茶叶篮3外周侧设有供水进入的网孔31,茶叶篮3上方连接第一连杆4,第一连杆4上端铰接第二连杆5一端,第二连杆5另一端穿过壶盖1螺纹连接手持块6,手持块6位于壶盖1上方。具体的,如图3所示泡茶壶还包括胶套7,第二连杆5穿过胶套7,胶套7套装在壶盖1的中心位置,胶套7上方设有与手持块6相配合的倒圆锥部71,常态泡茶时,手持块6嵌入胶套7中的倒圆锥部71处,胶套7起限位的作用,胶套7采用橡胶制成,起密封的作用,防止热量从第二连杆5与壶盖1之间的间隙中流出,保证茶叶可在热水中快速浸泡成茶水,胶套7边侧设有固定槽72,弯折90°的第二连杆5嵌入固定槽72中固定,茶叶篮3离水高度不变。具体的,如图4所示茶叶篮3由分体式的顶盖32和底壳33组成,茶叶放置在底壳33内腔,底壳33外周侧和底面设有网孔31,水可从网孔31进入底壳33内腔充分浸泡茶叶,顶盖32卡合在底壳33上方开口处,第一连杆4一端焊接顶盖32顶部。具体的,壶盖2下方安装密封圈8,密封圈8下方安装不锈钢层9,密封圈8防止热流从壶盖1与壶体2之间的间隙中流出,进一步加强气密性,不锈钢层9具有良好的隔热防锈功能,另外,所述壶盖1、手持块6采用木材制成,不易导热,不会烫手,茶叶篮、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采用不锈钢制成,防止生锈,壶体采用无色透明玻璃制成,方便用户观测茶浓度,所述壶体2边侧设有把手10,便于使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提起壶盖1,往壶体2中加入适量的热水,把适量茶叶放入茶叶篮3中,盖合壶盖1,热水充分浸泡茶叶篮,待茶水浸泡到合适浓度后,人工拿取手持块6驱动茶叶篮3上升一定高度,弯折第二连杆5,使第二连杆5和第一连杆4之间的夹角为90°,第二连杆5嵌入固定槽72中固定,茶叶篮3从茶水中抽出,茶浓度不会继续变浓,获得较好的口味体验,茶叶可多次重复使用,满足用户需求。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使用方便的泡茶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方便的泡茶壶,包括壶盖(1)和壶体(2),壶盖(1)盖合在壶体(2)上方开口处,壶体(2)边侧设有壶嘴(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茶叶篮(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和手持块(6),茶叶放置在茶叶篮(3)中,茶叶篮(3)外周侧设有供水进入的网孔(31),茶叶篮(3)上方连接第一连杆(4),第一连杆(4)上端铰接第二连杆(5)一端,第二连杆(5)另一端穿过壶盖(1)连接手持块(6),手持块(6)位于壶盖(1)上方,人工拿取手持块(6)驱动茶叶篮(3)上升,弯折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之间的夹角为90°,固定茶叶篮(3)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方便的泡茶壶,包括壶盖(1)和壶体(2),壶盖(1)盖合在壶体(2)上方开口处,壶体(2)边侧设有壶嘴(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茶叶篮(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和手持块(6),茶叶放置在茶叶篮(3)中,茶叶篮(3)外周侧设有供水进入的网孔(31),茶叶篮(3)上方连接第一连杆(4),第一连杆(4)上端铰接第二连杆(5)一端,第二连杆(5)另一端穿过壶盖(1)连接手持块(6),手持块(6)位于壶盖(1)上方,人工拿取手持块(6)驱动茶叶篮(3)上升,弯折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之间的夹角为90°,固定茶叶篮(3)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泡茶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套(7),第二连杆(5)穿过胶套(7),胶套(7)套装在壶盖(1)的中心位置,胶套(7)上方设有与手持块(6)相配合的倒圆锥部(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泡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篮(3)由分体式的顶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芳衔徐克亮
申请(专利权)人:曹芳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