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7060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7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壶,包括壶体(1)和壶盖(2),壶体(1)具有可被壶体(1)外部的加热源所加热的加热面(11),壶体(1)的内腔内设有用于冲泡茶叶的冲泡装置(3),冲泡装置(3)包括导流管(31)和具有中空腔体的茶滤斗(32),导流管(31)的底端朝向加热面(11),导流管(31)的顶端和茶滤斗(32)的中空腔体连通。该茶壶可适用于电磁炉、电陶炉、明火等不同的加热源上,提高了该茶壶的通用性。使用加热源对壶体进行加热,壶体内的水被加热煮沸,沸水在蒸汽引导下进入导流管,并经导流管顶端喷出至茶滤斗内的茶叶上,使得茶叶的泡制更加充分,使茶水更清香。

Teapo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kettle, comprising a kettle body and a kettle cover (1) (2), the pot body (1) has been the kettle body (1) heating surface heating source by the external heating kettle body (11), (1)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cavity of the brewing device for brewing tea (3), brewing device (3) comprises a flow tube (31) and has a hollow cavity (32), tea filter duct (31) of the bottom end towards the heating surface (11), (31) the top of the diversion pipe and tea funnel (32) communicated with the hollow cavity. The teapot can be applied to different heating sources, such as an electromagnetic oven, an electric ceramic stove, an open flame, etc., and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teapot is improved. The pot body is heated by a heating source, the pot body is heated to boiling water, boiling water into the diversion pipe in the steam guide, and through the guide tube top is sprayed to the tea in the tea funnel, making tea brewing more fully, make tea more fragr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壶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茶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喝茶、品茶开始成为生活质量的一种象征。茶壶是人们泡茶的主要器具。现有技术的茶壶主要包括:壶体和盖设在壶体上的壶盖,壶体内设有用于盛放茶叶的茶漏。当需要泡茶时,将茶叶放入茶漏中,然后将热水倒入壶体内,泡一段时间后,即可享用茶水。然而,由于现有技术的茶壶无法直接在电磁炉、电陶炉或明火上进行加热,导致茶叶泡制不充分,减少了茶水应有的香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茶壶,能够使该茶壶适用于不同的加热源上,提高了茶水品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茶壶,包括壶体和盖设在所述壶体上的壶盖,所述壶体具有可被所述壶体外部的加热源所加热的加热面,所述壶体的内腔内设有用于冲泡茶叶的冲泡装置,所述冲泡装置包括导流管和具有中空腔体的茶滤斗,所述导流管的底端朝向所述加热面,所述导流管的顶端和所述茶滤斗的中空腔体连通。这样由于壶体具有可被加热源加热的加热面,使得该茶壶可适用于电磁炉、电陶炉、明火等不同的加热源上,提高了该茶壶的通用性。在泡茶时,使用加热源对壶体进行加热,壶体内的水被加热煮沸,沸水在蒸汽引导下进入导流管,并经导流管顶端喷出至茶滤斗内的茶叶上,使得茶叶的泡制更加充分,使茶水更清香。可选的,所述导流管的底端还设有与所述导流管连通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罩设在所述壶体的加热面上,所述开口边沿开设有进水孔。这样在壶体内的水被加热沸腾时,通过引导部将壶体内的水引导至导流管中,使得进入导流管中的水流更加稳定和均匀。可选的,所述进水孔为多个,且相互间隔排布在所述引导部的开口边沿。这样可使壶体内的水从不同方向进入至导流管中,水沸腾后,保证喷洒至茶叶上的水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可选的,所述加热面位于所述壶体的底部。在泡茶时,直接将茶壶的底部与加热源接触即可对茶壶内的水进行加热。可选的,所述加热面上具有导磁部。由于电磁炉对器具的加热是利用磁力线切割导磁体而进行加热的,而当壶体由非导磁材料制成时,该茶壶无法在电磁炉上使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该茶壶的通用性,制作时,无需考虑壶体的材质,仅通过在加热面上设置导磁部,便可使在电陶炉、明火等上适用的茶壶同样适用于电磁炉上,制作和使用都非常方便。可选的,所述加热面上还设有凸筋。为了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导磁部发生磨损,通过在加热面上设置凸筋,避免导磁部直接与加热源的台面接触,保证了导磁部的性能,延长了茶壶的使用寿命,同时,凸筋的存在使得壶体的强度更高。可选的,所述茶滤斗位于所述壶体内腔的上半部。这样可防止茶滤斗内的茶叶串至壶体内冲泡装置的外部。可选的,所述导流管的顶端设有用于改变从所述导流管喷出的水流方向的止挡部。这样可使从导流管的顶端流出的水直接喷洒至茶滤斗上的茶叶上,使茶叶得以更好的冲泡,茶叶的营养成分得以有效萃取。可选的,所述引导部为金属引导部。这样将引导部由金属材料制成,从而无需在加热面上设置导磁部,当通过电磁炉对该茶壶进行加热时,电磁炉通电后产生的磁力线切割金属引导部,从而对壶体内的水加热。可选的,所述茶滤斗的顶部边沿具有外折边,所述外折边与所述壶体的壶口匹配连接。在装配时,直接将茶滤斗上的外折边与壶口连接,便可将冲泡装置稳定地放置在壶体内腔,装配非常方便。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茶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茶壶中的冲泡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茶壶中的冲泡装置的仰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茶壶用于电磁炉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茶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茶壶用于电磁炉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茶壶的底部设有凸筋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壶体;2—壶盖;11—加热面;3—冲泡装置;31—导流管;32—茶滤斗;33—引导部;331—进水孔;4—导磁部;311—止挡部;12—凸筋;5—手柄;6—电磁炉。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茶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茶壶中的冲泡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茶壶中的冲泡装置的仰视结构图。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壶,包括壶体1和壶盖2,壶盖2盖设在壶体1的壶口上,壶盖2可以与壶体1铰接,也可以直接从壶体1上取下。壶体1上具有手柄5,通过手柄5方便地提拿茶壶。其中,壶体1具有可被壶体1外部的加热源所加热的加热面11。本技术中所述的加热源可以包括但并不限于电磁炉、电陶炉、明火(例如燃气灶)。在本实施例中,茶壶的加热面11位于壶体1的底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面11也可以位于茶壶的壶壁。加热面11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曲面。壶体1的内腔内设有用于冲泡茶叶的冲泡装置3,冲泡装置3具体包括:导流管31和具有中空腔体的茶滤斗32,茶叶放置在茶滤斗32的中空腔体内,导流管31的底端朝向加热面11,导流管31的顶端和茶滤斗32的中空腔体连通。茶滤斗32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在壶盖2的底部,也可以在茶滤斗32的顶部边沿设置外折边(图中未示出),外折边与壶体1的壶口匹配连接,从而将茶滤斗32稳定地放置在壶体1内腔中。茶滤斗32可位于壶体1内腔的中部,较为优选的,茶滤斗32位于壶体1内腔的上半部,这样可防止茶叶串至壶体内冲泡装置3的外部。在使用时,将茶叶放置在茶滤斗32内,向壶体1内注入水,然后将整个茶壶放置在外部加热源上,加热源对加热面11进行加热,从而使壶体1内的水沸腾,由于导流管31的底端朝向加热面11,水沸腾后壶体1内产生较多蒸汽,蒸汽会将水从导流管31向上引,使热水从导流管31的底端进入,并从导流管31的顶端喷洒在茶滤斗32内,然后水从茶滤斗32底部的漏水孔流出至壶体1中,如此循环,直到煮茶工作完成。本实施例提供的茶壶,该茶壶的壶体具有可被壶体外部的加热源加热的加热面,壶体内腔内设有用于冲泡茶叶的冲泡装置,冲泡装置包括导流管和茶滤斗,导流管的底端朝向加热面,导流管的顶端和茶滤斗的中空腔体连通。由于壶体具有可被外部的加热源加热的加热面,使得该茶壶可适用于电磁炉、电陶炉、明火等不同的加热源上,提高了该茶壶的通用性。在泡茶时,使用加热源对壶体进行加热,壶体内的水被加热煮沸,沸水在蒸汽引导下进入导流管,并经导流管顶端喷出至茶滤斗内的茶叶上,使得茶叶的泡制更加充分,使茶水更清香。进一步地,导流管31的底端还设有引导部33,该引导部33的顶部与导流管31的底端连通,引导部33的底部具有开口,开口罩设在壶体1的加热面11上,具体地,引导部33的开口尺寸大于导流管31底端的开口尺寸。引导部33的开口边沿开设有进水孔331。进水孔331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茶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壶,包括壶体(1)和盖设在所述壶体(1)上的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具有可被所述壶体(1)外部的加热源所加热的加热面(11),所述壶体(1)的内腔内设有用于冲泡茶叶的冲泡装置(3),所述冲泡装置(3)包括导流管(31)和具有中空腔体的茶滤斗(32),所述导流管(31)的底端朝向所述加热面(11),所述导流管(31)的顶端和所述茶滤斗(32)的中空腔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壶,包括壶体(1)和盖设在所述壶体(1)上的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具有可被所述壶体(1)外部的加热源所加热的加热面(11),所述壶体(1)的内腔内设有用于冲泡茶叶的冲泡装置(3),所述冲泡装置(3)包括导流管(31)和具有中空腔体的茶滤斗(32),所述导流管(31)的底端朝向所述加热面(11),所述导流管(31)的顶端和所述茶滤斗(32)的中空腔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1)的底端还设有与所述导流管(31)连通的引导部(33),所述引导部(33)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罩设在所述壶体(1)的加热面(11)上,所述开口边沿开设有进水孔(3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331)为多个,且相互间隔排布在所述引导部(33)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栋黄理水史庭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