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绪茂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393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带有行走滚轮,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拉杆和制动机构,所述伸缩拉杆的下端抵靠在所述制动机构上,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件和复位装置,所述制动件为活动件,其能够在伸缩拉杆的顶推下从箱体底部伸出,该制动件的伸出箱体的长度略大于箱体底端的离地间隙,所述复位装置用于将制动件复位。通过在箱体侧面设置一个可以向下伸出的制动机构,制动机构能够将该侧行李箱底部的两个滚轮抬离地面,在停放行李箱时,由伸出的制动机构配合另外两个滚轮对箱体进行支撑,而制动机构与地面的摩擦力使行李箱停留原地。

Trunk with brake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aking mechanism with a suitcase, comprising a box body,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with a walking wheel, one side of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telescopic rod and a braking mechanism, the lower end of the telescopic rod is pressed on the brake mechanism, the brak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braking member and a reset device. The brake member is a movable part, capable of telescopic rod pushing out from the bottom of the box, the box out of the braking part length is slightly larger than the bottom end of the box body, the ground clearance, the reset device for the brake element reset. By setting a downwardly projecting braking mechanism at the side of the box, the brake mechanism can be two rollers to raise the side at the bottom of the trunk from the ground, parked in the trunk, the braking mechanism extends with the addition of two rollers on the body for support, and the friction braking mechanism and the ground trunk st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
技术介绍
行李箱给外出旅行和搬运较大、较重物品的人们以极大的方便,已经成为众多家庭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它的外形与功能也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得到改进发展。从开始的将行李包裹捆在小拖车上拉着小拖车走的第一代雏形;到后来出现了行李箱自带2只轮子和一个伸缩式拉杆的第二代行李箱;直至当下改进成箱底安装有4只万向轮,推拉自如的自承重式第三代行李箱。第三代自承重式行李箱从大到小,从硬箱到软包,在整个行李箱市场的占有率较为可观。第三代自承重式行李箱,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使用中也暴露出一个大问题——行李箱难以制动。想要不借助外力而将行李箱静止在行进的车厢中或者带有坡度的地面上是很困难的,行李箱会在惯性力或重力的作用下,不受控制的移动。于是近些年陆续出现了几十种专为行李箱轮子进行制动的装置,以解决此问题。但几年过去了,带轮式制动功能的行李箱却未在市场上普及!究其原因,已有的设计专利中制动原理与控制装置相对复杂,生产中既有成本问题,也有质量问题,难于被生产企业与消费者认可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通过在箱体侧面设置一个可以向下伸出的制动机构,制动机构能够将该侧行李箱底部的两个滚轮抬离地面,在停放行李箱时,由伸出的制动机构配合另外两个滚轮对箱体进行支撑,而制动机构与地面的摩擦力使行李箱停留原地。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该行李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带有行走滚轮,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拉杆和制动机构,所述伸缩拉杆的下端抵靠在所述制动机构上,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件和复位装置,所述制动件为活动件,其能够在伸缩拉杆的顶推下从箱体底部伸出,该制动件的伸出箱体的长度略大于箱体底端的离地间隙,所述复位装置用于将制动件复位。进一步,所述制动机构隐藏在所述箱体的内部,箱体底部设置有供所述制动件伸出的孔。进一步,所述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进一步,所述制动件包括至少一个制动杆,所述制动杆的顶部连接有横向连杆,所述伸缩拉杆的下端抵靠在所述横向连杆上,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横向连杆与箱体底部之间。进一步,所述复位弹簧配备一个或者多个。进一步,所述制动杆的下端设置有制动胶垫。进一步,所述伸缩拉杆包括:杆体和拉杆套,所述拉杆套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杆体插置在拉杆套内,杆体的下端能够从拉杆套伸出。进一步,所述制动杆与所述杆体连接成一体。进一步,所述伸缩拉杆上设置有将所述杆体在其收缩位置处与所述拉杆套相固定的限位锁。进一步,所述制动件伸出箱体的长度比箱体底端的离地间隙长1mm-5cm。本技术的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有别于传统的直接作用在滚轮上的制动机构,本技术利用制动件直接与地面接触进行制动;制动机构配合行李箱上现有的伸缩拉杆,对行李箱的制动和释放无需额外步骤,操作简单;便于在现有的行李箱上进行改装,便于推广应用;制动机构隐藏在箱体内部,不易受到破坏;结构简单、可靠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在实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行李箱在制动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在实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在实例3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所示行李箱在制动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在实例4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拉杆套、3杆体、4制动件、41制动杆、42横向连杆、43制动胶垫、5复位弹簧、6行走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技术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实施例1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部带有四个行走滚轮6,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隐藏在箱体1内部的伸缩拉杆和制动机构,其中,伸缩拉杆包括:杆体3和拉杆套2,拉杆套2固定在箱体1上,杆体3插置在拉杆套2内,杆体3的下端能够从拉杆套2伸出。在伸缩拉杆上设置有将杆体3在其收缩位置处与拉杆套2相固定的限位锁,而通常情况下,伸缩拉杆上还会设置有将杆体3在其伸出位置处与拉杆套2相固定的限位锁,常见的限位锁例如:弹簧珠与卡槽配合,而限位锁的释放机关件往往设置在杆体3的上端手柄部,杆体3在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时,自动触发限位锁,当需要解除限位时,操作释放机关件即可,这在现有的带有伸缩拉杆的行李箱中普遍使用。制动机构,包括:制动件4和复位装置,制动件4为活动件,其结构类似门框型:左右两根制动杆41,制动杆41的底端设置制动胶垫43,制动杆41的顶部连接有横向连杆42,复位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配备的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设置一个,两个,多个均可,复位弹簧5设置在横向连杆42与箱体1底部之间,在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供制动杆41伸出的孔。行李箱在行走过程中,伸缩拉杆从箱体1上方伸出,杆体3锁定在上极限位置,制动机构处于复位状态,制动件4隐藏于箱体1内部;行李箱在停驻时,伸缩拉杆收回箱体1内,使杆体3锁定收缩位置,杆体3在下行过程中顶推制动件4从箱体1的底部伸出,当杆体3位于收缩位置时,制动件4伸出箱体1的长度比箱体1底端的离地间隙长1mm-5cm,将行李箱该侧的两个行走滚轮6抬离地面,整个箱体1依靠两根制动杆41和另外两个行走滚轮6支撑,实现对行李箱的制动。实施例2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相比,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动件4类似“T”型结构,包括一个制动杆41和一个横向连杆42,制动杆41连接在横向连杆42的中部,靠近横向连杆42的两端部与箱体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5,当行李箱需要停驻时,箱体1依靠一根制动杆41和另外两个行走滚轮6支撑,实现对行李箱的制动。实施例3图4和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相比,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动件4与伸缩拉杆的杆体3制成一体,如分别制作杆体3和制动件4然后焊接连接,或者选用较长的杆体3,利用杆体3的下部为制动件的制动杆41使用。实施例4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2相比,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动件4与伸缩拉杆的杆体3制成一体,如分别制作杆体3和制动件4然后焊接连接。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技术,除此之外,还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而这些实施方式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领悟本技术思想后能够想到的,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该行李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带有行走滚轮,其特征在于,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拉杆和制动机构,所述伸缩拉杆的下端抵靠在所述制动机构上,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件和复位装置,所述制动件为活动件,其能够在伸缩拉杆的顶推下从箱体底部伸出,该制动件的伸出箱体的长度略大于箱体底端的离地间隙,所述复位装置用于将制动件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该行李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带有行走滚轮,其特征在于,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拉杆和制动机构,所述伸缩拉杆的下端抵靠在所述制动机构上,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件和复位装置,所述制动件为活动件,其能够在伸缩拉杆的顶推下从箱体底部伸出,该制动件的伸出箱体的长度略大于箱体底端的离地间隙,所述复位装置用于将制动件复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隐藏在所述箱体的内部,箱体底部设置有供所述制动件伸出的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件包括至少一个制动杆,所述制动杆的顶部连接有横向连杆,所述伸缩拉杆的下端抵靠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绪茂
申请(专利权)人:王绪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