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遵义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巫山北鲵的饲养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330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巫山北鲵的饲养池,属于养殖技术领域,包含池体、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由鹅卵石砌成的多个栖息通道,所述栖息通道内部直径为10厘米,多个栖息通道相互连通。这种巫山北鲵的饲养池池体小,结构简单便于实施,通过进水孔可时常保持活动流水,池底设有鹅卵石砌成的多个栖息通道,便于小鲵在里面活动,避开阳光,从而提高养殖成活率。

A Wushan salamander breeding po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ushan salamander breeding pool,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ulture, including a tank body, water inlet and the water outlet, the bottom of the poo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hannels from the cobblestone habitat, the habitat within the channel is 10 cm in diameter, a plurality of channels interconnected habitat. The Wushan salamander breeding pool of small size, simple structure and is convenient for implementation, through the water inlet hole can keep water activity, the bottom of the poo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erch channel cobblestone, facilitate Hynobiid activities on the inside, out of the sun, so as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br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巫山北鲵的饲养池
本技术涉及养殖领域,具体为一种巫山北鲵的饲养池。
技术介绍
巫山北鲵在重庆市巫山县以及湖北省神农架地区多有养殖,也常见到很多人把它当做观赏性动物来饲养,但是由于此种动物喜欢生活在清凉的洁净流水中,且喜阴暗,很多养殖户使用静水或饮用自来水养殖,水不流动,并且小鲵暴露在光亮处,极易导致小鲵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缺点,通过模仿自然环境下巫山北鲵的生活环境,提供一种巫山北鲵的饲养池,进而提高巫山北鲵的养殖成活率。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巫山北鲵的饲养池,包含池体、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由鹅卵石砌成的多个栖息通道,所述栖息通道内部直径为10厘米,多个栖息通道相互连通。进一步,所述池体的长宽高均为1米。进一步,所述进水孔离池底高度为20厘米,所述出水孔离池底高度为10厘米。进一步,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均设有滤网。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种巫山北鲵的饲养池池体小,结构简单便于实施,通过进水孔可时常保持活动流水,池底设有鹅卵石砌成的多个栖息通道,便于小鲵在里面活动,避开阳光,从而提高养殖成活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巫山北鲵的饲养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巫山北鲵的饲养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巫山北鲵的饲养池,包含池体(1)、进水孔(2)和出水孔(4),其特征是:所述池体(1)的底部设有由鹅卵石砌成的多个栖息通道(3),所述栖息通道(3)内部直径为10厘米,多个栖息通道(3)相互连通;所述池体(1)的长宽高均为1米;所述进水孔(2)离池底高度为20厘米,所述出水孔(4)离池底高度为10厘米;所述进水孔(2)和出水孔(4)均设有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巫山北鲵的饲养池,包含池体(1)、进水孔(2)和出水孔(4),其特征是:所述池体(1)的底部设有由鹅卵石砌成的多个栖息通道(3),所述栖息通道(3)内部直径为10厘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禹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