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温敏两系核不育系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3150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温敏两系核不育系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通过利用这种方法制得的种子作为杂交水稻的母本应用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既可不受恢保关系制约,克服三系法配组不自由的缺点,有利于水稻资源利用率的大幅度提高,又确保了杂交制种安全,克服两系法不育系育性不稳定的缺点;利用这种方法制得的水稻种子作母本,以常规稻作父本杂交所得的杂交水稻都为正常可育,从而扩大了水稻资源的应用范围,易于培育高产优质杂交稻以及推动杂交水稻安全、持续的发展。

Cultivation method of indica hybrid rice used for photo thermo sensitive two-line genic male sterile l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breeding two-line photo thermo 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lines of indica hybrid rice, by using this method, the prepared by seed as the female parent of Hybrid Rice Heterosis Application in rice, can not overcome the restoring and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 constraints, three lines with group A have disadvantages to the utilization of rice resources greatly improved,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wo-line hybrid seed production, overcome sterility instability problem; rice seeds prepared by this method as the female parent and hybrid rice with conventional rice as male hybrid is fertile, thus expanding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rice resources development, easy to cultivate high-yield hybrid rice and hybrid rice to promote the safe and sustain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温敏两系核不育系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种子培育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光温敏两系核不育系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1970年,袁隆平、李必湖等在海南野生稻中发现一株雄性不育株,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逐渐得到大面积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受恢保关系的制约,培育新不育系和父本难度大,水稻资源利用率低于10%。随着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研究成功,大大加快了不育系和强优势组合的选育速度,超级杂交早稻、超级杂交中稻和超级杂交晚稻相继育成,大幅度提高了杂交水稻的产量。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存在育性不稳定的问题,在杂交制种时会因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育系恢复可育性而导致杂交制种失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温敏两系核不育系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通过该育种方法的应用,解决了现有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光温敏两系核不育系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第一年夏,选择育种的母本和父本,培育F1种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光温敏两系核不育系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第一年夏,选择育种的母本和父本,培育F1种子;步骤二,第二年夏,种植F1,获得F2种子;步骤三,第三年夏,种植F2,并当年对F2进行割茬再生、自交,获得F3种子;步骤四,第三年冬季至第四年春季,种植F3成苗若干株,选择一定数量形状较好的单株系,收获F4代种子;步骤五,第五年夏,取一定数量F4代单株群体进行培育,并于当年进行割茬再生、自交,获得F5代种子;步骤六,第五年冬至第六年春,种植F5成苗若干株,选择一定数量形状较好的单株系,收获F6代种子;步骤七,第七年夏,取一定数量F6代单株群体进行培育,并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温敏两系核不育系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第一年夏,选择育种的母本和父本,培育F1种子;步骤二,第二年夏,种植F1,获得F2种子;步骤三,第三年夏,种植F2,并当年对F2进行割茬再生、自交,获得F3种子;步骤四,第三年冬季至第四年春季,种植F3成苗若干株,选择一定数量形状较好的单株系,收获F4代种子;步骤五,第五年夏,取一定数量F4代单株群体进行培育,并于当年进行割茬再生、自交,获得F5代种子;步骤六,第五年冬至第六年春,种植F5成苗若干株,选择一定数量形状较好的单株系,收获F6代种子;步骤七,第七年夏,取一定数量F6代单株群体进行培育,并于当年进行割茬再生、自交,获得F7代种子;步骤八,第七年冬至第八年,对F7进行加代培育,少量套袋进行核心种子培育,获得F8代种子;步骤九,第九年夏,种植F8,进行分期育性观察,选择形状较好、育性稳定的,获得F9代种子;步骤十,第九年冬至第十年,对F9代种子进行加代培育,核心种子少量扩繁,进行小组合人工测配,获得F10代种子;步骤十一,第十一年,对F10代成苗进行分期插栽,进行优势鉴定,杂优组合制种获得F11代种子,即获得所需种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温敏两系核不育系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第一年夏正季,选用杂交选育的广占63S为母本,选用株叶形态优良、繁茂性好、米质优良、抗病力强的广恢5088为父本,在安徽合肥进行小型组合制种,获得F1种子;步骤二,第二年夏正季,在安徽合肥种植F1,结实较好收获F2种子,当年混收少量F1;步骤三,第三年夏正季,在安徽合肥种植2100株F2,选择包颈度低、典型败育、不育的植株12株,于8月中下旬进行割茬再生进行自交结实,选择育性恢复较好的单株混收,取得F3种子;步骤四,第三年冬季至第四年春季,在海南三亚种植F3代成苗83株,选择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男范思静樊友鑫王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培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