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灯光窗帘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31259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6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灯光窗帘控制系统,包括窗帘、灯光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窗帘控制设备和灯光控制设备,所述窗帘与窗帘控制设备电连接,所述灯光与灯光控制设备电连接;所述窗帘控制设备和灯光控制设备均连接有室内控制终端,该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灯光窗帘控制系统中,通过射频发射端子、状态指示灯、显示界面、控制按键、数据接口和扬声器,提高了室内控制终端的实用性和智能化,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仅如此,在射频发射电路中,采用了常规的元器件,在保证了射频可靠发射的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灯光窗帘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灯光窗帘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在现有的智能家居中,灯光窗帘控制系统开始慢慢引入到现代家庭当中,但是用户在通过室内控制终端对室内的窗帘和灯光进行操控的时候,由于室内控制终端的功能简单,从而降低了用户的操控体验,降低了系统的实用性;不仅如此,在现有的系统中,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来保证用户对系统进行监控,但是由于现有的无线通讯模块采用了昂贵的集成电路来保证无线通讯,这样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系统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灯光窗帘控制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灯光窗帘控制系统,包括窗帘、灯光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窗帘控制设备和灯光控制设备,所述窗帘与窗帘控制设备电连接,所述灯光与灯光控制设备电连接;所述窗帘控制设备和灯光控制设备均连接有室内控制终端;所述窗帘控制设备和灯光控制设备均连接有数据采集设备,所述数据采集设备连接有无线控制终端、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控制终端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射频发射端子、状态指示灯、显示界面、若干控制按键、数据接口和扬声器,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中央控制模块,所述射频发射端子、状态指示灯、显示界面、控制按键、数据接口和扬声器均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采用的芯片型号为STM32F103RBT6;所述射频发射端子电连接有射频发射模块,所述射频发射模块包括射频发射电路,所述射频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可调电容、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稳压二极管,所述可调电容与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感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容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感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容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内部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蓝牙,所述蓝牙通过蓝牙4.0通讯协议与无线控制终端无线连接。作为优选,智能手机作为最普遍的通讯设备,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所述无线控制终端为智能手机。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传感器为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作为优选,氧化铝湿度计的体积小,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所述湿度传感器为氧化铝湿度计。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等级,所述本体的阻燃等级为V-0。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系统的可持续工作能力,所述本体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三氟锂电池。作为优选,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多样化,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所述显示界面为液晶显示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灯光窗帘控制系统中,通过射频发射端子、状态指示灯、显示界面、控制按键、数据接口和扬声器,提高了室内控制终端的实用性和智能化,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仅如此,在射频发射电路中,采用了常规的元器件,在保证了射频可靠发射的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灯光窗帘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灯光窗帘控制系统的室内控制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灯光窗帘控制系统的射频发射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无线控制终端,2.温度传感器,3.湿度传感器,4.室内控制终端,5.数据采集设备,6.窗帘控制设备,7.窗帘,8.灯光控制设备,9.灯光,10.本体,11.射频发射端子,12.状态指示灯,13.显示界面,14.控制按键,15.数据接口,16.扬声器,L1.第一电感,L2.第二电感,CP1.可调电容,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3.第三三极管,D1.稳压二极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灯光窗帘控制系统,包括窗帘7、灯光9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窗帘控制设备6和灯光控制设备8,所述窗帘7与窗帘控制设备6电连接,所述灯光9与灯光控制设备8电连接;所述窗帘控制设备6和灯光控制设备8均连接有室内控制终端4;所述窗帘控制设备6和灯光控制设备8均连接有数据采集设备5,所述数据采集设备5连接有无线控制终端1、温度传感器2和湿度传感器3;所述室内控制终端4包括本体10、设置在本体10上的射频发射端子11、状态指示灯12、显示界面13、若干控制按键14、数据接口15和扬声器16,所述本体10的内部设有中央控制模块,所述射频发射端子11、状态指示灯12、显示界面13、控制按键14、数据接口15和扬声器16均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采用的芯片型号为STM32F103RBT6;所述射频发射端子11电连接有射频发射模块,所述射频发射模块包括射频发射电路,所述射频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可调电容CP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稳压二极管D1,所述可调电容CP1与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感L1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二电阻R2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感L2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三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灯光窗帘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灯光窗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窗帘(7)、灯光(9)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窗帘控制设备(6)和灯光控制设备(8),所述窗帘(7)与窗帘控制设备(6)电连接,所述灯光(9)与灯光控制设备(8)电连接;所述窗帘控制设备(6)和灯光控制设备(8)均连接有室内控制终端(4);所述窗帘控制设备(6)和灯光控制设备(8)均连接有数据采集设备(5),所述数据采集设备(5)连接有无线控制终端(1)、温度传感器(2)和湿度传感器(3);所述室内控制终端(4)包括本体(10)、设置在本体(10)上的射频发射端子(11)、状态指示灯(12)、显示界面(13)、若干控制按键(14)、数据接口(15)和扬声器(16),所述本体(10)的内部设有中央控制模块,所述射频发射端子(11)、状态指示灯(12)、显示界面(13)、控制按键(14)、数据接口(15)和扬声器(16)均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采用的芯片型号为STM32F103RBT6;所述射频发射端子(11)电连接有射频发射模块,所述射频发射模块包括射频发射电路,所述射频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可调电容(CP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稳压二极管(D1),所述可调电容(CP1)与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感(L1)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二电阻(R2)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感(L2)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灯光窗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窗帘(7)、灯光(9)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窗帘控制设备(6)和灯光控制设备(8),所述窗帘(7)与窗帘控制设备(6)电连接,所述灯光(9)与灯光控制设备(8)电连接;所述窗帘控制设备(6)和灯光控制设备(8)均连接有室内控制终端(4);所述窗帘控制设备(6)和灯光控制设备(8)均连接有数据采集设备(5),所述数据采集设备(5)连接有无线控制终端(1)、温度传感器(2)和湿度传感器(3);所述室内控制终端(4)包括本体(10)、设置在本体(10)上的射频发射端子(11)、状态指示灯(12)、显示界面(13)、若干控制按键(14)、数据接口(15)和扬声器(16),所述本体(10)的内部设有中央控制模块,所述射频发射端子(11)、状态指示灯(12)、显示界面(13)、控制按键(14)、数据接口(15)和扬声器(16)均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采用的芯片型号为STM32F103RBT6;所述射频发射端子(11)电连接有射频发射模块,所述射频发射模块包括射频发射电路,所述射频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可调电容(CP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稳压二极管(D1),所述可调电容(CP1)与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心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意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