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3125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6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解决了前排灯对投影幕上显示的图案存在影响而需要麻烦别人去关闭前排灯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位于投影幕一侧的前排灯以及用于控制投影仪启闭的控制开关,还包括耦接于控制开关且受控于控制开关并输出延时信号的延时装置以及耦接于延时装置以响应于延时信号并控制前排灯断开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在投影仪启动之后,能够经过一段时间后自动断开对投影仪投影的图像产生影响的前排灯,无需在麻烦别人去关闭前排灯,当关闭投影仪后,又能自动打开前排灯,使得会议室更加的智能化,会议室的照明灯实现全自动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会议室,特别涉及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会议室一般是指供开会用的房间,通常包含演讲区域以及会议区域,在演讲区域内包括供演讲者放置东西的演讲桌、帮助演讲者更好的完成讲解的投影仪以及投影幕,而在会议区域内对应设置多排座位;同时整个会议室内设置有多排照明灯用于对会议室的各个位置进行照明。图3为现有的投影仪的启闭电路原理图,通过开关K1实现对投影仪的开启与关闭的控制,但是对于一些没有窗户的会议室,则通常会打开照明灯进行照常;此时,处于投影幕一侧的照明灯就会对投影仪投影至投影幕上的图像产生影响,若照明灯的光线太强,就会造成投影幕上的影像不清楚,此时则需要去关闭前侧的照明灯而造成会议的中断,给整个会议带来不便,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投影仪开启之后自动关闭照明灯的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包括位于投影幕一侧的前排灯以及用于控制投影仪启闭的控制开关,还包括耦接于控制开关且受控于控制开关并输出延时信号的延时装置以及耦接于延时装置以响应于延时信号并控制前排灯断开的控制装置。采用上述方案,启动控制开关以控制投影仪启动,同时也控制延时装置启动,延时所设定的时间后自动断开对投影仪投影的图像产生影响的前排灯,由于启动投影仪的初始阶段,投影仪投影至投影幕上的图像需要慢慢的进行显现,同时此时一般演讲者需要整理一下演讲桌上的资料,故此时保持前排灯处于启动状态,当经过一段时间后,投影幕上的图像处于稳定状态了,则直接断开前排灯;整个过程无需在麻烦别人去关闭前排灯,当关闭投影仪后,又能自动打开前排灯,使得会议室更加的智能化。作为优选,所述延时装置为555延时电路。采用上述方案,555延时电路的电路构造简单,同时容易实施,方便后期的维护的同时成本低廉,能够充份的完成整个控制电路中的延时功能,且信号传递稳定,保证在延时所设定的时间后在输出高电平的延时信号。作为优选,所述延时装置上设有用于调节延时时间的调节单元。采用上述方案,实现对所设定时间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环境,由于不同的投影机的图像显现的时间周期不同,即可以通过自己的需要进行随意调节,以适配市面上所有的投影仪。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单元包括不同电容值的若干电容以及用于将任一电容切入至延时装置的切换开关。采用上述方案,不同电容值的电容对应于各档位的时间以供使用者进行选择,同时通过切换开关进行切换,整体的切换过程简单且容易实现。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耦接于延时装置以接收延时信号的开关元件以及耦接于开关元件且受控于开关元件的执行元件,所述执行元件耦接于前排灯的供电回路。采用上述方案,开关元件与执行元件两者相互配合对前排灯进行控制,即开关元件对延时装置所输出的延时信号进行判断,而执行元件则响应于开关元件来实现对前排灯的控制,整体的电路设计合理且容易实施。作为优选,还包括演讲桌,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演讲桌的桌面上。采用上述方案,直接把控制开关设置在演讲桌上能够有效的避免控制投影仪的遥控板遗失等问题,而对于投影仪上的图像调节则可以直接通过投影仪上的按钮实现。作为优选,所述演讲桌靠近投影幕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并输出人员检测信号的人员检测装置,所述人员检测装置上还耦接有用于保持投影仪能够被启动的驱动装置。采用上述方案,只有在人员站在演讲桌的前面即位于靠近投影幕的一侧时,投影仪才能够被启动,有效的避免人员站在演讲桌的旁边演讲,而不小心触碰到了设置在演讲桌上的控制开关或翻动演讲桌上的资料而碰触到控制开关的情况,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避免投影仪突然启动而给演讲者造成影响。作为优选,所述人员检测装置为红外热释电传感器。采用上述方案,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同时价格低廉,便于后期的维护以及更换。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为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受控于人员检测装置且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依次串联于控制开关、投影仪的供电回路。采用上述方案,继电器的设置能够完成对投影仪的控制,在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之后,能够保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此时使得投影仪能够受控于控制开关,闭合控制开关即可完成启动投影仪的作用,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没有闭合,则无法通过闭合控制开关来完成启动投影仪的功能,有效避免误触发的情况出现,对继电器的线圈上的残余电流进行消耗,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接于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的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漏极之间。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继电器完成自锁,使得只要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从而此时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与否仅仅受控于控制开关,而不再受控于场效应管,避免出现演讲人员离开而断开投影仪,造成会议的中断。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投影仪启动之后,能够经过一段时间后自动断开对投影仪投影的图像产生影响的前排灯,无需在麻烦别人去关闭前排灯,当关闭投影仪后,又能自动打开前排灯,使得会议室更加的智能化,会议室的照明灯实现全自动的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智能会议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演讲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投影仪启闭控制电路图;图4为延时装置与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人员检测装置与驱动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演讲台;2、演讲桌;3、座椅;4、照明灯;41、前排灯;42、后排灯;5、投影组件;51、投影仪;52、投影幕;6、延时装置;61、调节单元;7、控制装置;8、人员检测装置;9、驱动装置;K1、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智能会议室包括演讲台1、放置在演讲台1上的演讲桌2、位于演讲台1下的座椅3、设置于天花板上的照明灯4以及投影组件5。会议者做在座椅3上来听演讲台1上的演讲者进行演讲或者组织会议。投影组件5包括投影仪51以及与投影仪51配合的投影幕52,帮助演讲者更好的完成讲解以及表达会议的内容;同时整个会议室内设置有多排照明灯4用于对会议室的各个位置进行照明。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投影仪51启闭的控制开关K1、耦接于控制开关K1且受控于控制开关K1并输出延时信号的延时装置6以及耦接于延时装置6以响应于延时信号并控制前排灯41断开的控制装置7。定义位于投影幕52一侧的一排照明灯4为前排灯41,其余的为后排灯42。延时装置6为555延时电路。555延时电路的受控端耦接于控制开关K1,555延时电路的受控端为电源端,故控制开关K1连接于电源与555芯片之间,当控制开关K1闭合时,则提供555延时电路电能,当接通电源后,由于电容C1进行充电,即存在电流以及电位差,从而保证555芯片的第二脚与第六脚处于高电平,此时555芯片的第三脚输出低电平,随着电容Cl充电直至充电完成,由于电容充满电后即不再充电,故不存在电流与电位,通过电容C1将直流电源进行阻隔,使得555芯片的第二脚与第六脚的电位变成低电平,输出端输出的电信号发生翻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包括位于投影幕(52)一侧的前排灯(41)以及用于控制投影仪(51)启闭的控制开关(K1),其特征是:还包括耦接于控制开关(K1)且受控于控制开关(K1)并输出延时信号的延时装置(6)以及耦接于延时装置(6)以响应于延时信号并控制前排灯(41)断开的控制装置(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包括位于投影幕(52)一侧的前排灯(41)以及用于控制投影仪(51)启闭的控制开关(K1),其特征是:还包括耦接于控制开关(K1)且受控于控制开关(K1)并输出延时信号的延时装置(6)以及耦接于延时装置(6)以响应于延时信号并控制前排灯(41)断开的控制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延时装置(6)为555延时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延时装置(6)上设有用于调节延时时间的调节单元(6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调节单元(61)包括不同电容值的若干电容以及用于将任一电容切入至延时装置(6)的切换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控制装置(7)包括耦接于延时装置(6)以接收延时信号的开关元件以及耦接于开关元件且受控于开关元件的执行元件,所述执行元件耦接于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照山尚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安联智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