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661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生命吸管,涉及获取饮用水的净水装置技术领域。该生命吸管包括设置有液体入口与液体出口的净化腔,净化腔包括内腔,以及设置在内腔外围、具有可挠性外壳的外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过滤部,内腔的一端与液体出口连通,内腔的另一端通过单向阀一与外腔联接,所述外腔通过单向阀二与液体入口联接;具有可挠性外壳的外腔在使用时可作为助力结构,通过该助力结构促使液体通过过滤部经由前述的液体出口导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帮助吸取、帮助吸管过滤且具有储水功能的生命吸管,所述生命吸管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便、环境适应性强,适合各类用户。

LifeStraw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fe straw,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water purifying device for obtaining drinking water. The life Straw comprises a purification chamber and the liquid outlet of the liquid entrance, the purification cavity comprises a cavity, and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external cavity, peripheral flexible casing; a filter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chamber, one end of the cavity and the liquid outlet is communica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cavity through a one-way valve connected with an external cavity and the outer chamber through a one-way valve two and the liquid entrance connected with external cavity; the flexible casing in use can be used as the power structure, the power structure makes the liquid through the filter through the liquid outlet of the export depart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raw life can help absorb and help Straw filtration and has a water storage function, the Straw life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strong adaptability to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all types of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命吸管
本技术涉及获取饮用水的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野外生存中,随时获取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至关重要。由于在野外中时常缺乏电力设备,通常只能应用随身携带的设备来获取安全干净的用水,但随时携带的水量往往有限,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及时对野外水进行净化的装置,于是出现了生命吸管。生命吸管,主要用于野外喝水用,由于野外的水没有经过处理,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而生命吸管能够净化野外的水资源,以便直接从野外获取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目前已有的生命吸管一般通过饮用者的嘴在吸管的吸口处提供吸取力,液体由于被吸取,可以从吸管的液体入口处通过吸管中的过滤装置后从吸口处导出进入饮用者嘴部。首先,其需要饮用者能够通过嘴提供较大的吸取力,对于老幼体弱者而言难以正常使用;其次,基本不具有存储水的功能,在水资源缺乏的环境时,难以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帮助吸取、帮助吸管过滤且具有储水功能的生命吸管。本技术的生命吸管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便、环境适应性强,适合各类用户。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命吸管,包括设置有液体入口与液体出口的净化腔,净化腔包括内腔,以及设置在内腔外围、具有可挠性外壳的外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过滤部,内腔的一端与液体出口连通,内腔的另一端通过单向阀一与外腔联接,所述外腔通过单向阀二与液体入口联接;具有可挠性外壳的外腔在使用时可作为助力结构,通过该助力结构促使液体通过过滤部经由前述的液体出口导出。进一步,在外腔的可挠性外壳受到挤压时,所述单向阀一打开连通内腔和外腔让流体通过,所述单向阀二关闭不允许流体通过;释放施加给可挠性外壳的压力时,外腔处于负压状态,单向阀一关闭,单向阀二打开,通过单向阀二可向外腔内注入水。进一步,通过在内腔和外腔之间设置弹簧作为外腔回弹的助力结构。进一步,通过手握和/或脚踏的力挤压外腔的可挠性外壳。进一步,外腔的可挠性外壳包括橡胶层和纤维层,所述纤维层作为增强材料设置在橡胶层内。进一步,所述单向阀一为球阀或蝶阀;和/或,所述单向阀二为球阀或蝶阀。进一步,所述过滤部包括至少一束中空纤维,每一中空纤维具有微孔膜,所述微孔膜围成过滤腔,当液体流过膜时,所述过滤腔用于从液体中过滤微粒。进一步,所述过滤部包括压缩棉层、活性碳层和纤维层,相邻两层之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液体出口具有吸口以及封闭所述吸口的盖体,所述吸口形成可以放置在液体饮用者口中的形状,所述盖体在无需饮用液体时可封闭吸口。进一步,所述液体入口设置有预过滤器,所述预过滤器用于防止较大的颗粒进入净化腔。进一步,净化腔的内腔和/或外腔内设置有杀菌剂,所述杀菌剂用于杀死或灭活所述净化腔内的微生物,所述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进一步,所述过滤部还包括人类营养源,所述营养源具有不同的、组特异性的营养成分类型。进一步,还包括入口接管和出口接管,所述入口接管与出口接管具有显著区分的图案和/或形状。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作为举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现有的单纯依靠饮用者嘴部的吸取力提供水过滤、水吸取的动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可帮助吸取、帮助吸管过滤且具有储水功能的外腔,在使用时,通过单向阀利用压差原理,进行水存储、加强水过滤、帮助饮用者吸取水,使得生命吸管可适用于不同人群、自然环境。进一步,什么吸管中还设置了可以根据饮用者类型提供不同的营养成分类型的营养源,为饮用者提供营养微量元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命吸管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命吸管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命吸管被挤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命吸管储水时的工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入口接管和出口接管的生命吸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命吸管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生命吸管100;液体入口110,液体出口120,内腔130,外腔140,过滤部150,单向阀一160,单向阀二170,弹簧180,盖体190;可挠性外壳141,纤维层141a;入口接管200;出口接管3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生命吸管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需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述的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技术的实施例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实施例图1和图2示例了采用不同结构的本技术的生命吸管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生命吸管100,包括设置有液体入口110与液体出口120的净化腔,净化腔包括内腔130,以及设置在内腔外围、具有可挠性外壳141的外腔140;所述内腔130中设置有过滤部150,内腔130的一端与液体出口120连通,内腔130的另一端通过单向阀一160与外腔140联接,所述外腔140通过单向阀二170与液体入口110联接;具有可挠性外壳141的外腔140在使用时可作为助力结构,通过该助力结构促使液体通过过滤部经由前述的液体出口120导出。净化腔上的液体入口、液体出口可以是一段相对于净化腔突出的管道,也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净化腔上的开口,具体不做限定。内腔设置成可容放过滤部的腔体,液体入口的水经过过滤部后可到达液体出口。过滤部是用于对水进行净化,在一实施例中,过滤部可以是复合的层状结构,不同的层可过滤不同的物质。以图1中示例的过滤部为例,过滤部150包括压缩棉层、活性碳层和纤维层,相邻两层之间可拆卸连接。压缩棉层的流道内填充有压缩棉,所述的活性炭层的流体通道内填充有活性炭层,所述的纤维层的流体通道内填充有纤维。压缩棉层一般用于过滤粗的脏物、活性炭层一般用于过滤并吸附细小脏物,且其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纤维层4一般是利用渗透原理,更加精确的过滤出液体中不健康的物质。优选的,考虑到后期的维护和更换。相邻两层之间可拆卸式连接,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比如可以通过卡扣或螺纹安装在一块。中空纤维也常被作为各种各样的水过滤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采用设置有微孔膜的中空纤维进行水净化。作为举例而非限制,结构可参见图2所示。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生命吸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命吸管,包括设置有液体入口与液体出口的净化腔,其特征在于:净化腔包括内腔,以及设置在内腔外围、具有可挠性外壳的外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过滤部,内腔的一端与液体出口连通,内腔的另一端通过单向阀一与外腔联接,所述外腔通过单向阀二与液体入口联接;具有可挠性外壳的外腔在使用时可作为助力结构,通过该助力结构促使液体通过过滤部经由前述的液体出口导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命吸管,包括设置有液体入口与液体出口的净化腔,其特征在于:净化腔包括内腔,以及设置在内腔外围、具有可挠性外壳的外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过滤部,内腔的一端与液体出口连通,内腔的另一端通过单向阀一与外腔联接,所述外腔通过单向阀二与液体入口联接;具有可挠性外壳的外腔在使用时可作为助力结构,通过该助力结构促使液体通过过滤部经由前述的液体出口导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命吸管,其特征在于:在外腔的可挠性外壳受到挤压时,所述单向阀一打开连通内腔和外腔让流体通过,所述单向阀二关闭不允许流体通过;释放施加给可挠性外壳的压力时,外腔处于负压状态,单向阀一关闭,单向阀二打开,通过单向阀二可向外腔内注入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命吸管,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内腔和外腔之间设置弹簧作为外腔回弹的助力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命吸管,其特征在于:通过手握和/或脚踏的力挤压外腔的可挠性外壳。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宇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孩子国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