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更详细地说,涉及包括阳极中构成阳极活性物质的金属中的一种以上在中心部和表面部的浓度相异的阳极活性物质以及以特定比例混合的两种以上的导电材料,并且稳定性优秀且低温特性及功率特性高的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对移动设备的技术开发和需求的增加,对作为能量来源的二次电池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这种二次电池中具有高能量密度和电压的锂二次电池被商业化而被广泛使用。为了将锂二次电池使用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的动力源,需要具备能够在比手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等更苛刻的环境下也能运转的特性。车辆需要在冬季等低气温环境下运转,如所述要件的代表性例子为低温下优异的功率特性。另外,锂二次电池的构成要素中,阳极活性物质在电池内左右如上所述的电池的容量及功率特性等特性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阳极活性物质,主要使用具有优异的循环特性等各项物理性质相对优异的锂钴氧化物(LiCoO2),但LiCoO2所用的钴是所谓的稀有金属,其埋藏量少且产地不均,在供应方面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并且,因这种钴的供应不稳定及锂二次电池需求的增加,LiCoO2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二次电池,包括阳极、阴极、电解质及分离膜,所述阳极包括中心部和表面部的过渡金属浓度相异的阳极活性物质及碳大表面积结构体与碳小表面积结构体以70至10:30至90重量比混合的导电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09 KR 10-2015-01751661.一种锂二次电池,包括阳极、阴极、电解质及分离膜,所述阳极包括中心部和表面部的过渡金属浓度相异的阳极活性物质及碳大表面积结构体与碳小表面积结构体以70至10:30至90重量比混合的导电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活性物质从内侧到外侧依次包括以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中心部及以下述化学式2表示的表面部,[化学式1]LiM1X1M2Y1M3Z1OW[化学式2]LiM1X2M2Y2M3Z2OW所述化学式1、2中,M1、M2、M3从Ni、Co、Mn、Fe、Na、Ca、Ti、V、Cr、Cu、Zn、Ge、Sr、Ag、Ba、Zr、Nb、Mo、Al、Ga、B及这些的组合中选择,0.75≤X1≤0.9,0.75≤X2≤0.9,0≤Y1≤0.2,0≤Y2≤0.2,0.01≤Z1≤0.2,0.01≤Z2≤0.2,0≤W≤3,0<X1+Y1+Z1≤1,0<X2+Y2+Z2≤1,X2≤X1,Y1≤Y2,Z1≤Z2,但所述化学式1与化学式2相同的情况除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活性物质从内侧到外侧依次包括以下述化学式3表示的第一中心部、以下述化学式4表示的第二中心部以及以下述化学式5表示的表面部,[化学式3]LiM1X3M2Y3M3Z3OW[化学式4]LiM1X4M2Y4M3Z4OW[化学式5]LiM1X5M2Y5M3Z5OW所述化学式3至5中,M1、M2、M3从Ni、Co、Mn、Fe、Na、Ca、Ti、V、Cr、Cu、Zn、Ge、Sr、Ag、Ba、Zr、Nb、Mo、Al、Ga、B及这些的组合中选择,0.75≤X3≤0.9,0.75≤X4≤0.9,0.75≤X5≤0.9,0≤Y3≤0.2,0≤Y4≤0.2,0≤Y5≤0.2,0.01≤Z3≤0.2,0.01≤Z4≤0.2,0.01≤Z5≤0.2,0≤W≤3,0<X3+Y3+Z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国炫,刘炅傧,黄德哲,
申请(专利权)人:SK新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