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田井下管、杆管理与应用方法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设备,具体涉及油田井下用管、杆的管理方法和应用此管理方法产生的大数据的应用。二、
技术介绍
油田油井的正常工作中,每天运行的油水井有数万口,油田井下用管、杆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流转环节多,回收修复过程繁杂。油管、抽油杆、井下工具是连接井口与油层的通道。作为油水井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油水井免修期长短和作业成本的高低。但目前油管杆的数据采集管理主要靠人工录入、记台账,此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网上运行的数据不全或不连续,透明度不够,信息不能共享。而且没有对每口井油管杆、井下工具的腐蚀、断脱、偏磨、漏失等失效原因的网络数据采集和描述,进而没有形成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对油管杆和井下工具的失效分析、基于数字化油田对数字井筒的建立要求。比如,同样是使用一年的管杆,由于所处油井工况不一,其失效程度会有所不同,而且管杆完全依靠人工管理,精细程度不够,网上运行的数据也不完整、未共享。每口油水井管杆腐蚀、断脱、偏磨等失效原因的数据采集分析也未实现,出现质量问题不能全程、准确追溯;同时,每根管杆、每个井下工具从投产到报废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田井下用管、杆的管理应用系统,特征是,利用读取管杆上的唯一身份的标识码,自动将管杆的实时状态和管杆数据信息录入后台数据库,数据库在后台对数据进行处理,管理人员通过后台显示的数据库内容,调用管杆数据信息及处理后的数据从而实现数字化档案的建立和分析,并提供分析结果,形成供日常生产参考所使用的表格及其他分析数据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井下用管、杆的管理应用系统,特征是,利用读取管杆上的唯一身份的标识码,自动将管杆的实时状态和管杆数据信息录入后台数据库,数据库在后台对数据进行处理,管理人员通过后台显示的数据库内容,调用管杆数据信息及处理后的数据从而实现数字化档案的建立和分析,并提供分析结果,形成供日常生产参考所使用的表格及其他分析数据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下用管、杆的管理应用系统,其特征所述的管杆的实时状态是:在管杆在使用过程中入库、发放、下井、回收、修复、报废全寿命过程,其中管杆的实时状态包括的视频或图片以及管杆所处的井下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田井下管、杆管理与应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管杆数据信息包括:管杆的编码、生产厂家、管杆规格、类别、材质、长度、使用频次、投产年月、所属管理区、油田、井号、作业队、录入时间;所述的录入时间包括入库时间、发放时间、下井时间、回收时间、修复时间、报废时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永生,姜文峰,李宁,张奇,杨斌,陆彬,
申请(专利权)人:施永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