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04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3:10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于净化室内空气,包括底座(1)、面板(2)和净化单元(3),所述面板(2)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可将室内空气送至所述净化单元(3)的第一回风口(4),所述面板(2)的另外相对两侧边分别设置有可将净化后空气送至室内的第一出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所述第一出风口(5)设置有可调节出风方向的第一出风调节单元(7),所述第二出风口(6)设置有可调节出风方向的第二出风调节单元(8)。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在面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调节单元和第二出风调节单元,有效地避免了回风短路问题,并且扩大了净化器出风范围,具有良好的空气循环效果。

Air cleaner

An air purifier for indoor air purificatio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1), the panel (2) and purification unit (3), the panel (2) relatively are arranged at both sides of the indoor air can be sent to the purification unit (3) of the first air outlet (4), the panel (2 the other two relative sid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purified air to the interior of the first outlet (5) and second outlet (6), the first outlet (5) is provided with adjustable wind direction of the first air conditioning unit (7), the second air outlet (6) provided with adjustable wind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air conditioning unit (8). The air purifier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panel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outlet and the second outlet, the first air conditioning unit and second air conditioning unit, effectively avoid the return of shortest path problem, and expanded the air purifier, air circulation has good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净化器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市场上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为便携落地式,出风口设置于壳体顶部,回风口设置于两侧,顶部吹出的净化后的空气容易被两侧的回风口吸入,从而造成回风短路,净化后空气流通面积较小,从而只能对净化器周围的空气进行净化,不能达到良好的净化空气循环效果。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采用增大出风风速的方式来提高净化空气的循环效果,但是增大风速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噪声增大,不能满足较高的居住舒适度要求。因此,设计出一种具有良好净化空气循环效果的空气净化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空气净化器的净化空气循环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具有良好净化空气循环效果的空气净化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净化器,用于净化室内空气,包括底座和面板,所述面板的侧边向一侧弯折以使所述面板围合形成一空腔,所述面板的侧边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以密闭所述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可净化室内空气并将净化后空气送出的净化单元,所述面板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可将室内空气送至所述净化单元的第一回风口,所述面板的另外相对两侧边分别设置有可将净化后空气送至室内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有可调节出风方向的第一出风调节单元,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有可调节出风方向的第二出风调节单元。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出风调节单元包括可沿纵向调节出风角度的第一横向风板组件,以及可沿横向调节出风角度的第一纵向风板组件,所述第一纵向风板组件与第一横向风板组件沿所述第一出风口出风方向依次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向风板组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横向风板;所述第一纵向风板组件包括纵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多个第一纵向风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固定板,以及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定位板,所述多个第一纵向风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第一纵向风板的相对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定位板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定位板移动时带动所述多个第一纵向风板变形进而改变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角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出风调节单元包括可沿纵向调节出风方向的第二横向风板组件,以及可沿横向调节出风角度的第二纵向风板组件。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横向风板组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横向风板;所述第二纵向风板组件包括纵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多个第二纵向风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固定板,以及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定位板,所述多个第二纵向风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第二纵向风板的相对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定位板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定位板移动时带动所述多个第二纵向风板变形进而改变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角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向风板为多个,所述第一横向风板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一横向风板的端部以使所述多个第一横向风板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横向风板为多个,所述第二横向风板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二横向风板的端部以使所述多个第二横向风板同步转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纵向风板组件进一步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定位筋,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一圆弧齿槽,所述第一圆弧齿槽内排设有多个第一定位齿,所述第一定位筋可与所述相邻第一定位齿的间隙相配合以移动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纵向风板组件进一步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定位筋,所述第二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二圆弧齿槽,所述第二圆弧齿槽内排设有多个第二定位齿,所述第二定位筋可与所述相邻第二定位齿的间隙相配合以移动所述第二定位板。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纵向风板组件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纵向风板组件并行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纵向风板组件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纵向风板组件并行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面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面板的底部;所述面板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二回风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在面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并且所述第一出风口上设置有可调节出风方向的第一出风调节单元,所述第二出风口上设置有可调节出风方向的第二出风调节单元,有效地避免了回风短路问题,并且扩大了净化器出风范围,具有良好的空气循环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第一出风口设置的第一横向风板组件和第一纵向风板组件能够分别调节第一出风口出风的纵向角度和横向角度,实现立体送风,进一步提高了空气循环效果。3、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第二出风口设置的第二横向风板组件和第二纵向风板组件能够分别调节第二出风口出风的纵向角度和横向角度,实现立体送风,进一步提高了空气循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器第一出风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出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器第二出风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器第二纵向风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以上各图中:1、底座;2、面板;21、面板本体;22、格栅板;3、净化单元;31、电机;32、电机支架;33、离心风扇;34、风圈;35净化模块;36、粗滤件;4、第一回风口;5、第一出风口;6、第二出风口;7、第一出风调节单元;71、第一横向风板组件;711、第一横向风板;712、第一连接杆;72、第一纵向风板组件;721、第一纵向风板;722、第一固定板;723、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筋;724、第一圆弧齿槽;725、第一定位齿;8、第二出风调节单元;81、第二横向风板组件;811、第二横向风板;、第二连接板;82、第二纵向风板组件;821第二纵向风板;822、第二固定板;823、第二定位板;824、第二定位筋;825、第二圆弧齿槽;826、第二定位齿;9、第二回风口;10、格栅;11、拨杆;12、挂墙板;13、第一新风口;14、第二新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空气净化器的长度方向为横向,与横向垂直的方向为纵向;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见图1、图2,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气净化器,用于净化室内空气,包括底座1和面板2,所述面板2的侧边向一侧弯折以使所述面板2围合形成一空腔,所述面板2的侧边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面板2和底座1使所述空腔成为密闭空间,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净化单元3,所述净化单元可吸入室内空气,将室内空气过滤净化为净化空气,并将净化空气送至室内。所述面板2上设置有第一回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气净化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于净化室内空气,包括底座(1)和面板(2),所述面板(2)的侧边向一侧弯折以使所述面板(2)围合形成一空腔,所述面板(2)的侧边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以密闭所述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可净化室内空气并将净化后空气送出的净化单元(3),所述面板(2)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可将室内空气送至所述净化单元(3)的第一回风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的另外相对两侧边分别设置有可将净化后空气送至室内的第一出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所述第一出风口(5)设置有可调节出风方向的第一出风调节单元(7),所述第二出风口(6)设置有可调节出风方向的第二出风调节单元(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器,用于净化室内空气,包括底座(1)和面板(2),所述面板(2)的侧边向一侧弯折以使所述面板(2)围合形成一空腔,所述面板(2)的侧边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以密闭所述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可净化室内空气并将净化后空气送出的净化单元(3),所述面板(2)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可将室内空气送至所述净化单元(3)的第一回风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的另外相对两侧边分别设置有可将净化后空气送至室内的第一出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所述第一出风口(5)设置有可调节出风方向的第一出风调节单元(7),所述第二出风口(6)设置有可调节出风方向的第二出风调节单元(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调节单元(7)包括可沿纵向调节出风角度的第一横向风板组件(71),以及可沿横向调节出风角度的第一纵向风板组件(72),所述第一纵向风板组件(72)与第一横向风板组件(71)沿所述第一出风口(5)出风方向依次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风板组件(71)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5)的第一横向风板(711);所述第一纵向风板组件(72)包括纵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5)的多个第一纵向风板(72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5)的第一固定板(722),以及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5)的第一定位板(723),所述多个第一纵向风板(72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固定板(722)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第一纵向风板(721)的相对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定位板(723)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定位板(723)移动时带动所述多个第一纵向风板(721)变形进而改变所述第一出风口(5)的出风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调节单元(8)包括可沿纵向调节出风方向的第二横向风板组件(81),以及可沿横向调节出风角度的第二纵向风板组件(8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风板组件(81)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口(6)的第二横向风板(811);所述第二纵向风板组件(82)包括纵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口(6)的多个第二纵向风板(82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口(6)的第二固定板(822),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建芳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