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1950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待测储层的地层参数确定在各个突进系数下待测储层各个地层的渗透率;并为每一个突进系数建立一个待测储层的油藏模型并模拟采油,得到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基于油藏采出程度随突进系数的变化关系,并选取变化关系中的拐点对应的突进系数作为待测储层的储层突进系数;最终计算得到待测储层中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得到待测储层的储层突进系数的情况下,结合平均渗透率,计算待测储层中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从而达到定量确定待测储层高渗带范围的目的,通过确定出的准确的渗透率下限值指导油气勘探可以有效提高油气的开采效率。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lower limit of permeability of high permeability bel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and device to determine a high permeability zone permeability limit. Among them, the method includes: accor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reservoir parameters to be measured to determine the measured reservoir in each stratum in each rush coefficient of the permeability; and for each test to establish a dart coefficient model of reservoir reservoir and the simulation of oil production, each reservoir model corresponding to the degree of reservoir recovery; reservoir recovery degree changes with the onrush coefficient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and select the onrush coefficient variation in the rel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inflection point as the reservoir reservoir onrush coefficient to be tested; the final calculation of the measured values of the permeability limit of high permeability zone in reservoir.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the tested reservoir reservoir onrush coefficient, combined with the average permeability, calculating the permeability limit of high permeability zone in reservoir, so as to achieve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he measured permeability reservoir in high range, by determining the accurate permeability limit guide th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il recovery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
,特别涉及一种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油藏储层沉积成岩条件的不同,厚油层内部不同部位的物性(如:孔隙度、渗透率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在注水开发时越容易引起油水储层在驱替过程中驱替前缘成指状穿入被驱替相的现象,相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也就越大。对于具有较高孔隙度和渗透率,在水驱初期就具有较快油水界面移动速度的油藏储层,称为高渗带。由于高渗带储层内局部渗透率较高,导致注水井吸水量较高,产油井初期产油较快,在注水后容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从而导致储层含水率快速上升,高渗层严重水淹,最终造成高渗带较低的油藏采出程度和原油采收率。目前,为了提高油藏储层高渗带的油藏采收率,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高渗带识别方式:(1)以井间示踪剂技术为基础的高渗带识别方式该方式是通过拟合油藏储层的井间示踪剂曲线反演储层单个层位的测井响应特征,从各层的响应特征预测油藏储层的渗透率等参数,根据这些参数确定储层的高渗透层是否存在以及发育情况。然而,采用以井间示踪剂技术为基础的高渗带识别方式时,所需要的识别周期较长。(2)以油藏动态资料为依据的高渗带识别方式该方式是通过注采水量曲线的升降来定性分析油水井的注采动态,并根据注采动态分析结果粗略地判断高渗带的大致分布方向。也可以采用动态观察法,对注水井停注后再注水,通过观察油井产液量的变化,确定高渗带的大致分布方向。还可以采用井间压力脉冲方法,根据压力波传播最快的方向确定注水推进最快的方向,并据此定性的判断高渗带的大致分布方向。然而,以油藏动态资料为依据的高渗带识别方式,只能定性判断高渗带的大致分布方向,无法定量表征高渗带的分布情况。(3)以测井资料为依据的高渗带识别方式然而,采用以测井资料为依据的高渗带识别方式时,对于将何种范围的渗透率作为高渗带只能大致的表示出高渗带的分布情况,无法定量确定高渗带的分布。针对如何快速定量确定高渗带的分布情况,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的确定方法和装置,以达到定量确定待测工区中高渗带的分布情况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的确定方法,可以包括:将待测储层划分为多个深度为预设高渗带厚度的地层;设定多个突进系数,并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地层参数确定在各个突进系数下所述待测储层各个地层的渗透率,其中,所述地层参数包括:平均渗透率;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地层参数、各个突进系数下所述待测储层各个地层的渗透率,为所述多个突进系数中的每一个突进系数建立一个所述待测储层的油藏模型;利用各个油藏模型模拟采油,得到所述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基于确定的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随突进系数的变化关系,选取所述变化关系中油藏采出程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随突进系数下降的拐点,将所述拐点对应的突进系数作为所述待测储层的储层突进系数;根据所述储层突进系数和所述平均渗透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中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根据所述储层突进系数和所述平均渗透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中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其中,Kmin表示所述待测储层中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a>0,TK表示所述储层突进系数,表示所述平均渗透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层参数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地层平均厚度、平均孔隙度和平均饱和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确定的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随突进系数的变化关系,选取所述变化关系中油藏采出程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随突进系数下降的拐点,将所述拐点对应的突进系数作为所述待测储层的储层突进系数,可以包括:选取所述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随突进系数的变化关系中油藏采出程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随突进系数下降的拐点,得到多个拐点;获取所述多个拐点中各个拐点所对应的突进系数,得到多个第一突进系数;将所述多个第一突进系数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待测储层的储层突进系数。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地层参数确定在各个突进系数下所述待测储层各个地层的渗透率,可以包括:按照以下方式设置当前突进系数下所述待测储层各个地层的渗透率:根据所述平均渗透率设定渗透率初始值;基于所述渗透率初始值,在保证各个地层的渗透率的最大值与所述平均渗透率的比值等于所述当前突进系数的前提下,设定所述待测储层多个地层中各个地层的渗透率。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利用各个油藏模型模拟采油,得到所述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所述各个油藏模型水驱至含水率达到98%。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确定的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随突进系数的变化关系,选取所述变化关系中油藏采出程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随突进系数下降的拐点,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以及所述突进系数,得到反映所述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与突进系数之间变化关系的表达式;分别求取出所述表达式关于所述突进系数的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将所述一阶导数为常数且二阶导数为零时的点,作为所述变化关系中油藏采出程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随突进系数下降的拐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的确定装置,可以包括:地层划分模块,可以用于将待测储层划分为多个深度为预设高渗带厚度的地层;渗透率确定模块,可以用于设定多个突进系数,并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地层参数确定在各个突进系数下所述待测储层各个地层的渗透率,其中,所述地层参数包括:平均渗透率;油藏模型建立模块,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地层参数、各个突进系数下所述待测储层各个地层的渗透率,为所述多个突进系数中的每一个突进系数建立一个所述待测储层的油藏模型;采出程度确定模块,可以用于利用各个油藏模型模拟采油,得到所述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突进系数确定模块,可以用于基于确定的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随突进系数的变化关系,选取所述变化关系中油藏采出程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随突进系数下降的拐点,将所述拐点对应的突进系数作为所述待测储层的储层突进系数;下限值计算模块,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储层突进系数和所述平均渗透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中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限值计算模块具体可以用于按照以下公式根据所述储层突进系数和所述平均渗透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中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其中,Kmin表示所述待测储层中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a>0,TK表示所述储层突进系数,表示所述平均渗透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层参数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地层平均厚度、平均孔隙度和平均饱和度。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利用待测储层为每一个突进系数所建立的油藏模型模拟采油,得到与多个突进系数相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根据确定的油藏采出程度随突进系数的变化关系,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突进系数。最后根据储层突进系数和平均渗透率,计算得到待测储层中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并进行石油开发。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定量表征高渗带的分布情况、操作周期较长、成本较高的问题,该方法提出了在得到待测储层的储层突进系数的情况下,结合平均渗透率,计算得到待测储层中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从而达到定量确定待测储层高渗带范围的目的,这种方式所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测储层划分为多个深度为预设高渗带厚度的地层;设定多个突进系数,并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地层参数确定在各个突进系数下所述待测储层各个地层的渗透率,其中,所述地层参数包括:平均渗透率;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地层参数、各个突进系数下所述待测储层各个地层的渗透率,为所述多个突进系数中的每一个突进系数建立一个所述待测储层的油藏模型;利用各个油藏模型模拟采油,得到所述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基于确定的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随突进系数的变化关系,选取所述变化关系中油藏采出程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随突进系数下降的拐点,将所述拐点对应的突进系数作为所述待测储层的储层突进系数;根据所述储层突进系数和所述平均渗透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中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测储层划分为多个深度为预设高渗带厚度的地层;设定多个突进系数,并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地层参数确定在各个突进系数下所述待测储层各个地层的渗透率,其中,所述地层参数包括:平均渗透率;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地层参数、各个突进系数下所述待测储层各个地层的渗透率,为所述多个突进系数中的每一个突进系数建立一个所述待测储层的油藏模型;利用各个油藏模型模拟采油,得到所述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基于确定的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随突进系数的变化关系,选取所述变化关系中油藏采出程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随突进系数下降的拐点,将所述拐点对应的突进系数作为所述待测储层的储层突进系数;根据所述储层突进系数和所述平均渗透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中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根据所述储层突进系数和所述平均渗透率,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储层中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其中,Kmin表示所述待测储层中高渗带的渗透率下限值,a>0,TK表示所述储层突进系数,表示所述平均渗透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参数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地层平均厚度、平均孔隙度和平均饱和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确定的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随突进系数的变化关系,选取所述变化关系中油藏采出程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随突进系数下降的拐点,将所述拐点对应的突进系数作为所述待测储层的储层突进系数,包括:选取所述各个油藏模型对应的油藏采出程度随突进系数的变化关系中油藏采出程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随突进系数下降的拐点,得到多个拐点;获取所述多个拐点中各个拐点所对应的突进系数,得到多个第一突进系数;将所述多个第一突进系数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待测储层的储层突进系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地层参数确定在各个突进系数下所述待测储层各个地层的渗透率,包括:按照以下方式设置当前突进系数下所述待测储层各个地层的渗透率:根据所述平均渗透率设定渗透率初始值;基于所述渗透率初始值,在保证各个地层的渗透率的最大值与所述平均渗透率的比值等于所述当前突进系数的前提下,设定所述待测储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亚郭睿田中元赵丽敏王根久韩海英刘扬苏海洋高盛恩段天向吴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