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文玉专利>正文

一套根治江河水库淤塞的蓄清排浑除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1890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借力使力,以流治淤”的技术(简称“治淤技术”),即一种利用自然之物和力因势利导而不淤滞的方法,与泥沙的淤积规律和水流的特性跟机械原理相结合,用钢筋混凝上和钢材为主要材料设制而成、并利用水的能量或重力或其自身物质,解决江河水库淤积这一世界性难题,对江河水库里的淤积物或浑水进行清淤、疏浚、排走,变水患为水利、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寿命、还能充分利用水能和水资源等之目的技术,是一套人为控制的自洁生态系统‑‑‑‑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的蓄清排浑除淤系统。

A radical river reservoir blockage of the storage discharge muddy silt removal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kind of \leveraging the power flow to cure and Technolog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governance and technology \), is a use of natural objects and without stasis method in the light of its general trend, and sedimentation and sediment flow characteristics with mechanical principle combined with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steel as the main material is made, and the use of water energy or gravity or its own material, solve the river reservoir sedimentation which is a worldwide problem, the rivers in the reservoir sediment or muddy water for dredging, dredging, draining, flood water conservancy change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but also make full use of technology to water and the water resources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self-cleaning ecological system is advanced, practicability and novelty of an artificially controlled storage of clear muddy silt remova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套根治江河水库淤塞的蓄清排浑除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自然之物和力去蓄清水排浑水,同时除掉长江黄河及其水库里的淤积物,专用于管控江河水库,让“水当蓄则蓄,泥当走则走,洪水造福祉,江河润九州”这样一套人为控制的自洁生态系统,属于水利领域疏浚江河河道泥沙和水库淤积的一种新方法及其机械和设施。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在河流上修建的水利设施越来越多,越来越宏大,但河道水库的泥沙淤积这一世界性难题,迄今为止仍一直困扼着全球江河水库的安全、运行能力及其使用寿命。众所周知的许多水库皆因泥沙淤积沉淀而使得水库库容减小、发电能力降低,防汛抗旱能力也严重降低,我国的三门峡水库6-1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由于泥沙严重淤积而几乎大去了水库应有的蓄水功能,整个水利工程几乎处于残废状态;十几年后,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也将步三门峡水库之后尘;现有的“蓄清排浑”方案用在新建成的长江三峡大坝,仍然会使每年产生一立方公里的淤积物6-2淤积于库底,百年后的三峡水库库容将只剩一半左右6-3,而这些宝贵的淤泥被困在库底6-4,使得下游数百公里的动植物缺少养分6-5;黄河淤泥沙使河床升高6-6,增加了溃堤垮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套根治江河水库淤塞的蓄清排浑除淤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借助水流的力量和其水本身作为载体去清除淤积物的“借力使力,以流治淤”技术,简称治淤技术,即一种利用自然之物和力因势利导而不淤滞的方法,与泥沙的淤积规律和水流的特性跟机械原理相结合,设制出以下五种排浑清淤设施和装置,其各自的具体结构和特征如下:1).导流疏浚设施,系由挡板(1‑1)、盾桩(1‑2)构成,挡板由套管与钢筋混凝土浇注而成,盾桩由铁轨为材料和钢板焊接而成;2).蓄清排浑系统,系由吸浑栅栏(2‑2)、众多排浑管(2‑3)、主导管(2‑4)、增流水泵(2‑5)、(2‑6)、闸阀箱(2‑9)、虹吸管(2‑10)、连接泄洪孔或涡轮机分管(2‑11),构成一个蓄清排浑系统,闸阀箱、主导管和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借助水流的力量和其水本身作为载体去清除淤积物的“借力使力,以流治淤”技术,简称治淤技术,即一种利用自然之物和力因势利导而不淤滞的方法,与泥沙的淤积规律和水流的特性跟机械原理相结合,设制出以下五种排浑清淤设施和装置,其各自的具体结构和特征如下:1).导流疏浚设施,系由挡板(1-1)、盾桩(1-2)构成,挡板由套管与钢筋混凝土浇注而成,盾桩由铁轨为材料和钢板焊接而成;2).蓄清排浑系统,系由吸浑栅栏(2-2)、众多排浑管(2-3)、主导管(2-4)、增流水泵(2-5)、(2-6)、闸阀箱(2-9)、虹吸管(2-10)、连接泄洪孔或涡轮机分管(2-11),构成一个蓄清排浑系统,闸阀箱、主导管和排浑管都由钢筋混凝土和预制件连接而成,挡浑墙可以是钢铁或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3).清淤机,系由水滴耙齿柱(3-7)、耙齿(3-8)、圆盘支架(3-9)组成四柱耙齿转笼(3-2)、锥形螺旋片(3-4)、螺杆蜗轮(3-5)、外壳(3-11)组成耙吸头、多个耙吸头单元(3-3)组成耙吸头组(4-10)、螺杆蜗轮油箱(3-6)、吸水口(3-10)、外壳(接合缝)(3-11)、保安角(3-12)、主导管(4-1)、闸门(4-2)、备用水泵(4-3)、输淤管(4-4)、联接口(4-5)、备用电机(4-6)、拖栓(4-7)、套管(4-11)、三棱盾桩杆(4-12)、三棱盾桩(4-13)、虹吸管(4-14)构成;4).蓄清排浑除淤系统,系由蓄清排浑系统(5-1)、耙吸头组(5-2)、输淤管(5-3)、水泵兼接头(5-4)联合构成;5).吹淤增效机,系由高压水泵(7-1)、高压管(7-2)、分管支架(7-3)、喷嘴(7-4)构成。该系列以流治淤技术设施,其技术特征都在于由“借力使力,以流治淤”这一总的发明构思,与泥沙的淤积规律和水流的自然特性跟机械原理相结合,用钢筋混凝土和钢材为主要材料设制而成流疏浚设施、蓄清排浑系统和清淤机,以及各装置联合组成的蓄清排浑除淤系统,都是利用水的能量或重力或其自身物质,对江河水库里的各种淤积物或浑水进行清淤、疏浚或排除,最终达到变水患为水利: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寿命、充分利用水能和水资源、防汛抗旱等之目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治淤技术及其五种设施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疏浚设施:把预制钢筋混凝土挡板经套管套上一对盾桩,组装成一组一组的导流疏浚设施,安装于河道内弯a下游与河道内滩c的河漕b当中,各组挡板的安装角度α由河漕b中水流对其产生的冲击力F和挡板重量G决定。挡板主要起改变水流方向的作用,使水流切出又深又窄落差又大的新河槽的同时,支撑板下边的泥沙被水流淘空时,档板在自身重力G作用下档板随套管(1-2)沿盾桩铁轨(1-5)下沉,水流下切加时间,就自然成为新河槽的护墙;舵盾在档板的沉重压力下始终在河床泥沙中,与底盾共同保持水的冲力与挡板顷斜所产生的力保持平衡,保持挡板斜角(1-α)不变,盾桩因形似盾而得名,其舵盾和底盾的功能取代了传统的支架或钢丝绳,可使挡板在运行时不倒伏而又能成为河岸护堤长期发挥作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治淤技术及其五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清排浑清淤系统中的挡浑墙(2-6),将浑水挡在水库外,根据清浮浊沉的自然规律,包挟有泥沙的浑水自然下沉至挡浑墙以下经众多入水口(2-a)流进排浑管(2-3)、由导管(2-4)排出大坝下游,而较清的悬浊水经挡浑墙顶入口处(2-c)流入挡浑墙另一侧进入水库里的浑水区域,只要水库蓄水区不放水流出坝外,翻墙而入浑水就不可能流到水库的清水区产生沉淀留下淤积物,最多只能与清水形成一道清浑交界面(2-7、6-12),以此同时,进入库区的洪水也只能推高清水区的蓄水线、被阻止在浑水区域,而进入库区短渐停留的这些浑水也将被优先从出口(2-d)经导管排出大坝下游,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玉
申请(专利权)人:谢文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