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1859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它以植物纤维配以化纤混纺而成,植物纤维为剑麻纤维,蓖麻纤维或蕉麻纤维,化纤为氨沦、腈纶、锦纶、莫代尔、天丝、粘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材料表面光滑,透气性能好,轻薄,保温,能够抵抗大肠杆菌O157,金黄色葡萄球菌,花斑藓菌,红色毛藓菌,须毛藓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菌的侵害。

Plant fiber and chemical fiber blended yar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lended yarn of plant fiber and chemical fiber. It is with plant fiber with fiber blends into plant fiber as sisal fiber, Castor fiber or abaca fiber, chemical fiber as one or more of an ammonia, acrylic, nylon, modal, Tencel, viscose. The invention of the plant fiber and chemical fiber blended yarn material, smooth surface, good air permeability, light, thermal insulation, resistance to Escherichia coli O157, Staphylococcus aureus, spotted ringworm, red hair ringworm, 513 ringworm, Candida albicans and other pathogenic pathog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纺纱,特别涉及一种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纺织的原料向着轻,薄,滑方向发展,并且兼具保温性能和透气性,目前的材料普遍采用化纤或者纯棉,化纤材料可以做到表面滑,但是化纤材料透气性差,散发化学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害,且用久了颜色发暗,并且容易滋生细菌,纯棉的材料质软,轻,但是纯棉的材料容易起球,使用寿命短,抗拉强度低,也容易滋生细菌,虽然透气性好,但是略显笨重,且表面不光滑,穿戴的舒适度低,采用纯棉或者化纤混纺虽然能改进各自的性能,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人们对于面料的透气性,轻薄,保温,抗菌等方面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的制备方法。一种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它以植物纤维配以化纤混纺而成。所述植物纤维为剑麻纤维,蓖麻纤维或蕉麻纤维。所述剑麻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对剑麻叶采用轧压的方法将叶肉胶质去除,在温度40-60℃条件下置于浓度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渍6小时,循环水冲洗干净,至pH为6.7-6.8,加入清水浸没,蒸煮10小时,脱水,抖松,给油,烘干制成。所述蓖麻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蓖麻皮从蓖麻茎秆上剥离,收集,在温度40-60℃条件下置于浓度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渍6小时,循环水冲洗干净,至pH为6.7-6.8,然后放入3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蒸煮10小时,循环水冲洗干净,至pH为7.0-7.2,脱水,抖松,给油,烘干制成。所述蕉麻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对蕉麻叶采用轧压的方法将叶肉胶质去除,在温度40-60℃条件下置于浓度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渍6小时,循环水冲洗干净,至pH为6.7-6.8,然后放入3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蒸煮10小时,循环水冲洗干净,至pH为7.0-7.2,脱水,抖松,给油,烘干制成。所述化纤为氨沦、腈纶、锦纶、莫代尔、天丝、粘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混纺纱中植物纤维占1-99wt%。一种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将植物纤维和化纤分别染色后,制条,然后到头针,然后到二针,然后到三针,然后到头粗,然后到粗纱,最后到细纱或者是包芯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材料表面光滑,透气性能好,轻薄,保温,能够抵抗大肠杆菌O157,金黄色葡萄球菌,花斑藓菌,红色毛藓菌,须毛藓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菌的侵害。本专利技术的混纺纱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剑麻纤维和氨沦分别染色后,制条,然后到头针,然后到二针,然后到三针,然后到头粗,然后到粗纱,最后到细纱或者是包芯纱。上述的剑麻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对剑麻叶采用轧压的方法将叶肉胶质去除,在温度40-60℃条件下置于浓度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渍6小时,循环水冲洗干净,至pH为6.7-6.8,加入清水浸没,蒸煮10小时,脱水,抖松,给油,烘干制成。材料表面光滑,透气性能好,轻薄,保温,上述材料表面光滑,透气性能好,轻薄,保温,喷洒含有大肠杆菌O157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液(1X108个每平方厘米)于材料表面,半小时内病菌的致死率达到80%,1小时内病菌的致死率达到99%。实施例2一种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的制备方法,蓖麻纤维和腈纶分别染色后,制条,然后到头针,然后到二针,然后到三针,然后到头粗,然后到粗纱,最后到细纱或者是包芯纱。所述蓖麻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蓖麻皮从蓖麻茎秆上剥离,收集,在温度40-60℃条件下置于浓度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渍6小时,循环水冲洗干净,至pH为6.7-6.8,然后放入3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蒸煮10小时,循环水冲洗干净,至pH为7.0-7.2,脱水,抖松,给油,烘干制成。材料表面光滑,透气性能好,轻薄,保温,上述材料表面光滑,透气性能好,轻薄,保温,喷洒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花斑藓菌的菌液(1X108个每平方厘米)于材料表面,半小时内病菌的致死率达到78%,1小时内病菌的致死率达到99%。实施例3一种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的制备方法,蕉麻纤维和莫代尔分别染色后,制条,然后到头针,然后到二针,然后到三针,然后到头粗,然后到粗纱,最后到细纱或者是包芯纱。所述蕉麻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对蕉麻叶采用轧压的方法将叶肉胶质去除,在温度40-60℃条件下置于浓度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渍6小时,循环水冲洗干净,至pH为6.7-6.8,然后放入3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蒸煮10小时,循环水冲洗干净,至pH为7.0-7.2,脱水,抖松,给油,烘干制成。材料表面光滑,透气性能好,轻薄,保温,上述材料表面光滑,透气性能好,轻薄,保温,喷洒含有红色毛藓菌,须毛藓菌或白色念珠菌的菌液(1X108个每平方厘米)于材料表面,半小时内病菌的致死率达到66%,1小时内病菌的致死率达到92%。实施例4一种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剑麻纤维和氨沦分别染色后,制条,然后到头针,然后到二针,然后到三针,然后到头粗,然后到粗纱,最后到细纱或者是包芯纱。上述的剑麻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对剑麻叶采用轧压的方法将叶肉胶质去除,在温度40-60℃条件下置于浓度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渍6小时,循环水冲洗干净,至pH为6.7-6.8,加入紫花地丁提取液浸没,蒸煮10小时,脱水,抖松,给油,烘干制成。所述紫花地丁提取液的提取方法为:将紫花地丁的花收集,捣碎,加70%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3次,合并滤液,活性炭脱色,蒸干获得粉末,粉末按照质量比1:1000溶于清水。材料表面光滑,透气性能好,轻薄,保温,上述材料表面光滑,透气性能好,轻薄,保温,喷洒含有大肠杆菌O157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液(1X108个每平方厘米)于材料表面,半小时内病菌的致死率达到95%,1小时内病菌的致死率达到100%。实施例5一种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的制备方法,蕉麻纤维和莫代尔分别染色后,制条,然后到头针,然后到二针,然后到三针,然后到头粗,然后到粗纱,最后到细纱或者是包芯纱。所述蕉麻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对蕉麻叶采用轧压的方法将叶肉胶质去除,在温度40-60℃条件下置于浓度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渍6小时,循环水冲洗干净,至pH为6.7-6.8,然后放入3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蒸煮10小时,循环水冲洗干净,至pH为7.0-7.2,然后加入泥胡菜提取液浸没,蒸煮1小时,脱水,抖松,给油,烘干制成。所述紫花地丁提取液的提取方法为:将泥胡菜的花收集,捣碎,加70%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3次,合并滤液,活性炭脱色,蒸干获得粉末,粉末按照质量比1:1000溶于清水。材料表面光滑,透气性能好,轻薄,保温,上述材料表面光滑,透气性能好,轻薄,保温,喷洒含有红色毛藓菌,须毛藓菌或白色念珠菌的菌液(1X108个每平方厘米)于材料表面,半小时内病菌的致死率达到91%,1小时内病菌的致死率达到99%。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它以植物纤维配以化纤混纺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它以植物纤维配以化纤混纺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为剑麻纤维,蓖麻纤维或蕉麻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剑麻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对剑麻叶采用轧压的方法将叶肉胶质去除,在温度40-60℃条件下置于浓度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渍6小时,循环水冲洗干净,至pH为6.7-6.8,加入清水浸没,蒸煮10小时,脱水,抖松,给油,烘干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纤维与化纤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蓖麻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蓖麻皮从蓖麻茎秆上剥离,收集,在温度40-60℃条件下置于浓度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渍6小时,循环水冲洗干净,至pH为6.7-6.8,然后放入3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蒸煮10小时,循环水冲洗干净,至pH为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绒彩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