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传送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161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送行走装置,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该传送行走装置包括底盘、支架、链条机构、柔性支撑板和动力机构,链条机构包括第一链条机构、第二链条机构、第三链条机构和第四链条机构,通过将每个柔性支撑板的第一侧边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上,柔性支撑板的第二侧边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三链条和第四链条上,使得在通过动力机构驱动链条机转动时,柔性支撑板会一起移动,在柔性支撑板上放置物品,柔性支撑板运动到竖直状态之前,可以人工取走物品,通过在底盘上设置滚轮、滚轮电机和循迹传感器,可以通过滚轮电机驱动滚轮转动,使传送行走装置沿着循迹线行走,实现物品的自动运送,避免了采用人工导致的效率低的问题。

Conveying walk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nsmission walking device,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The walking device comprises a chassis, a bracket and a chain mechanism, flexible support plate and a power mechanism, a chain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chain mechanism, second chain mechanism, third chain mechanism and fourth chain mechanism,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side of each flexible support plat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in chain, both ends of the second side of the flexible the edge of the support plat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in chain, the drive chain machine to rotate through the power mechanism, flexible support plate will move together, placing objects in flexible support plate, the support plate before flexible movement to the vertical state, can be removed by artificial objects, roller, roller motor and tracking sensor set on the chassis, wheel can be driven to rotate by the transmission roller motor, walking device walking along the line tracking, to realize the goods The automatic delivery avoids the inefficient use of manual lab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送行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传送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在餐饮、物流、制造等行业,都有大量的物品需要运送,目前主要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例如在餐饮行业中,需要大量的服务员往返于厨房和餐桌,以进行饭菜的运送,在物流和制造业中,则有大量的货物或零件需要运送。通过人工往返运送的方式效率低,不利于自动化生产,还增加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人工往返运送物品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送行走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传送行走装置,所述传送行走装置包括:底盘、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链条机构、柔性支撑板和用于驱动所述链条机构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链条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竖直平面内的第一链条机构、设置在第二竖直平面内的第二链条机构、设置在第三竖直平面内的第三链条机构和设置在第四竖直平面内的第四链条机构,且所述第一竖直平面、所述第二竖直平面、所述第三竖直平面和所述第四竖直平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链条机构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绕设在所述第一链条机构中的四个链轮上,所述第二链条机构包括第五链轮、第六链轮、第七链轮、第八链轮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绕设在所述第二链条机构中的四个链轮上,所述第三链条机构包括第九链轮、第十链轮和第三链条,所述第三链条绕设在所述第三链条机构中的两个链轮上,所述第四链条机构包括第十一链轮、第十二链轮和第四链条,所述第四链条绕设在所述第四链条机构中的两个链轮上,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三链轮设置在第一竖直高度位置,所述第二链轮、所述第四链轮设置在第二竖直高度位置,且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三链轮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二链轮和所述第四链轮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五链轮、所述第九链轮和所述第十一链轮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二链轮、所述第六链轮、所述第十链轮和所述第十二链轮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三链轮和所述第七链轮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四链轮和所述第八链轮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一链条、所述第二链条、所述第三链条和所述第四链条的转动方向和线速度相同,每个所述柔性支撑板均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竖直平面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柔性支撑板的第一侧边的两端分别以可绕所述第一侧边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第二链条上,所述柔性支撑板的第二侧边的两端分别以可绕所述第二侧边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三链条和第四链条上,所述柔性支撑板具有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当所述柔性支撑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侧边位于所述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的轴线所在平面的远离所述第一链轮的一侧,所述第二侧边位于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的轴线所在平面的靠近所述第三链轮的一侧,当所述柔性支撑板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均位于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的轴线所在平面的远离所述第三链轮的一侧;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滚轮、用于检测预设的循迹线的循迹传感器和用于带动所述滚轮转动的滚轮电机,所述传送行走装置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循迹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传送行走装置沿所述循迹线行走的控制器。优选地,所述传送行走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滚轮电机,所述滚轮包括万向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与两个所述滚轮电机一一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避障传感器,所述避障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一链条的上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柔性支撑板上是否放有物品的红外光栅。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轴,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五链轮、所述第九链轮和所述第十一链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五链轮、所述第九链轮和所述第十一链轮的直径均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链条、所述第二链条、所述第三链条和所述第四链条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柔性支撑板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柔性支撑板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两端均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可转动地插设在所述安装孔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链条、所述第二链条、所述第三链条和所述第四链条上分别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结构。可选地,所述柔性支撑板包括柔性连接件和平行间隔设置的多块条形板,所述多块条形板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可选地,所述柔性连接件为链条。可选地,所述传送行走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链条机构和所述多个柔性支撑板位于所述外壳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支架上设置链条机构,其中链条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相互平行的四个平面内的四个链条机构,由于第一链条机构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第一链条,且第一链轮、第三链轮设置在第一竖直高度位置,第二链轮、第四链轮设置在第二竖直高度位置,第一链轮和第三链轮之间的间距与第二链轮和第四链轮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第一链条围成较大的四边形,从而使得第三链条和第四链条分别围成较小的四边形,通过第一链轮、第五链轮、第九链轮和第十一链轮的转动轴线重合,第二链轮、第六链轮、第十链轮和第十二链轮的转动轴线重合,第三链轮和第七链轮的转动轴线重合,第四链轮和第八链轮的转动轴线重合,可以使得第二链条围成与第一链条相同的较大的四边形,第四链条围成与第三链条相同的较小的四边形,通过将柔性支撑板的第一侧边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上,柔性支撑板的第二侧边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三链条和第四链条上,使得在链条机构转动时,柔性支撑板会一同移动,由于当柔性支撑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侧边位于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的轴线所在平面的远离第一链轮的一侧,第二侧边位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轴线所在平面的靠近第三链轮的一侧,且柔性支撑板处于水平状态,当柔性支撑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均位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轴线所在平面的远离第三链轮的一侧,且柔性支撑板处于竖直状态,从而可以在柔性支撑板处于水平状态时,在柔性支撑板上放置待运送的物品,在柔性支撑板运动到竖直状态之前,可以人工取走该柔性支撑板上的物品,在所有柔性支撑板上的物品都被取走后则可以控制链条机构翻转,使得柔性支撑板回到水平状态。通过在底盘上设置滚轮、滚轮电机和循迹传感器,从而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滚轮电机驱动滚轮转动,使传送行走装置沿着预先设定的循迹线行走,实现物品的自动运送,避免了采用人工导致的效率低的问题,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送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送行走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送行走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送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送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传送行走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送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行走装置包括:底盘(60)、设置在所述底盘(60)上的支架(10)、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的链条机构、柔性支撑板(20)和用于驱动所述链条机构转动的动力机构(30);所述链条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竖直平面内的第一链条机构、设置在第二竖直平面内的第二链条机构、设置在第三竖直平面内的第三链条机构和设置在第四竖直平面内的第四链条机构,且所述第一竖直平面、所述第二竖直平面、所述第三竖直平面和所述第四竖直平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链条机构包括第一链轮(501)、第二链轮(502)、第三链轮(503)、第四链轮(504)和第一链条(41),所述第一链条(41)绕设在所述第一链条机构中的四个链轮上,所述第二链条机构包括第五链轮(505)、第六链轮(506)、第七链轮(507)、第八链轮(508)和第二链条(42),所述第二链条(42)绕设在所述第二链条机构中的四个链轮上,所述第三链条机构包括第九链轮(509)、第十链轮(510)和第三链条(43),所述第三链条(43)绕设在所述第三链条机构中的两个链轮上,所述第四链条机构包括第十一链轮(511)、第十二链轮(512)和第四链条(44),所述第四链条(44)绕设在所述第四链条机构中的两个链轮上,所述第一链轮(501)、所述第三链轮(503)设置在第一竖直高度位置,所述第二链轮(502)、所述第四链轮(504)设置在第二竖直高度位置,且所述第一链轮(501)和所述第三链轮(503)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二链轮(502)和所述第四链轮(504)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一链轮(501)、所述第五链轮(505)、所述第九链轮(509)和所述第十一链轮(511)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二链轮(502)、所述第六链轮(506)、所述第十链轮(510)和所述第十二链轮(512)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三链轮(503)和所述第七链轮(507)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四链轮(504)和所述第八链轮(508)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一链条(41)、所述第二链条(42)、所述第三链条(43)和所述第四链条(44)的转动方向和线速度相同;每个所述柔性支撑板(20)均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竖直平面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两端分别以可绕所述第一侧边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一链条(41)和所述第二链条(42)上,所述第二侧边的两端分别以可绕所述第二侧边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三链条(43)和第四链条(44)上,所述柔性支撑板(20)具有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当所述柔性支撑板(20)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侧边位于所述第三链轮(503)和第四链轮(504)的轴线所在平面的远离所述第一链轮(501)的一侧,所述第二侧边位于所述第一链轮(501)和所述第二链轮(502)的轴线所在平面的靠近所述第三链轮(503)的一侧,且所述柔性支撑板(20)处于水平状态,当所述柔性支撑板(20)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均位于所述第一链轮(501)和所述第二链轮(502)的轴线所在平面的远离所述第三链轮(503)的一侧,且所述柔性支撑板(20)处于竖直状态;所述底盘(60)上设置有滚轮、用于检测预设的循迹线的循迹传感器(64)和用于带动所述滚轮转动的滚轮电机(63),所述传送行走装置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循迹传感器(64)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传送行走装置沿所述循迹线行走的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送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行走装置包括:底盘(60)、设置在所述底盘(60)上的支架(10)、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的链条机构、柔性支撑板(20)和用于驱动所述链条机构转动的动力机构(30);所述链条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竖直平面内的第一链条机构、设置在第二竖直平面内的第二链条机构、设置在第三竖直平面内的第三链条机构和设置在第四竖直平面内的第四链条机构,且所述第一竖直平面、所述第二竖直平面、所述第三竖直平面和所述第四竖直平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链条机构包括第一链轮(501)、第二链轮(502)、第三链轮(503)、第四链轮(504)和第一链条(41),所述第一链条(41)绕设在所述第一链条机构中的四个链轮上,所述第二链条机构包括第五链轮(505)、第六链轮(506)、第七链轮(507)、第八链轮(508)和第二链条(42),所述第二链条(42)绕设在所述第二链条机构中的四个链轮上,所述第三链条机构包括第九链轮(509)、第十链轮(510)和第三链条(43),所述第三链条(43)绕设在所述第三链条机构中的两个链轮上,所述第四链条机构包括第十一链轮(511)、第十二链轮(512)和第四链条(44),所述第四链条(44)绕设在所述第四链条机构中的两个链轮上,所述第一链轮(501)、所述第三链轮(503)设置在第一竖直高度位置,所述第二链轮(502)、所述第四链轮(504)设置在第二竖直高度位置,且所述第一链轮(501)和所述第三链轮(503)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二链轮(502)和所述第四链轮(504)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一链轮(501)、所述第五链轮(505)、所述第九链轮(509)和所述第十一链轮(511)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二链轮(502)、所述第六链轮(506)、所述第十链轮(510)和所述第十二链轮(512)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三链轮(503)和所述第七链轮(507)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四链轮(504)和所述第八链轮(508)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一链条(41)、所述第二链条(42)、所述第三链条(43)和所述第四链条(44)的转动方向和线速度相同;每个所述柔性支撑板(20)均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竖直平面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两端分别以可绕所述第一侧边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一链条(41)和所述第二链条(42)上,所述第二侧边的两端分别以可绕所述第二侧边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三链条(43)和第四链条(44)上,所述柔性支撑板(20)具有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当所述柔性支撑板(20)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侧边位于所述第三链轮(503)和第四链轮(504)的轴线所在平面的远离所述第一链轮(501)的一侧,所述第二侧边位于所述第一链轮(501)和所述第二链轮(502)的轴线所在平面的靠近所述第三链轮(503)的一侧,且所述柔性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骑峰易建钢方自强韩盼潘乃康陈汉梅宋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