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金柱专利>正文

一种颈椎治疗仪及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1282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颈椎治疗仪及操作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治疗仪由传动装置、摇摆装置、升降装置组成,前两个部分依次连接后安装在升降装置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数字化传动与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疗效所需动作定位准确可靠、操作简单,达到治疗颈椎病必备动作要求的目的。该器械的构造符合技术动作的疗效要求,能一次性完成对治疗颈椎病所需的推、揉、挤、压、上弯牵拉、下弯复位、左右摇摆的动作。该器械有升降可调功能,又能与不同厚度的家用床垫床配用,可大幅度提高颈椎病的治疗疗效和缩短治愈所需的时间。

Cervical vertebra therapeutic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ervical vertebra therapeutic apparatus and an operation method,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osed of a driving device, a swinging device and a lifting device, wherein the first two parts are connected in turn and arranged on the lif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digital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utomation, accurate action, accurate and reliable action positioning and simple oper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requirement of the necessary a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The structure of the instrument conforms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echnical action, and can finish the movements of pushing, kneading, squeezing, pressing, bending, pulling, bending, resetting and swinging left and right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t one ti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unctions of lifting and adjusting, and can be matched with a household mattress bed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an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shorten the time needed for cu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治疗仪及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指一种颈椎治疗仪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己有技术颈椎治疗仪的构造,是由电机输出轴穿入一蜗杆,蜗杆传动两个相同对称的蜗轮,锅轮轴连接一曲柄,曲柄另一端的轴头连接一个圆柱形弹簧,弹簧另一端装有一个带卡槽的轴套,其里孔连接一头为弧形圆柱型的按摩棒,形成蜗轮偏心式的颈椎治疗仪。操作方法是:两个按摩棒的中心对准颈椎部位旋转按摩。虽然己有技术采用蜗轮加曲柄,使按摩棒对向旋转按摩脖颈两侧的工作原理,实现滚压脖颈两侧的按摩目的,但在治疗颈椎病所需动作的全过程,还存在对颈椎的推、揉、挤、压、上弯牵拉、下弯复位、可升可降、左右摆动、回蹾振荡动作所需治疗的效果上还存在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颈椎治疗仪及操作方法,该治疗仪在治疗的全过程中,不但能一次性完成治疗颈椎病所需动作,而且能分步骤连惯控制对颈椎病灶部位进行推、揉、挤、压、上弯牵拉、下弯复位、可升可降、左右摆动、回蹾振荡的动作、还能与家庭不同厚度的床垫床配用。该治疗仪包括传动装置、摇摆装置和升降装置,传动装置和摇摆装置连接后安装在升降装置上;传动装置包括轴承座、花键垫、软弹簧、偏心轮、按摩手轮、半圆卡环、压盖、偏心支架、花键轴、大齿型轮、定向柱、滚筒、滚轮、定位轴、圆螺母、止退垫圈和轴承,定位轴从滚轮里孔穿入连接一个偏心支架上的五个小孔,由螺栓紧固在该偏心支架上,其中心花健孔从花键轴的一端穿入,另一个偏心支架上的中心花键孔从花键轴的另一端穿入,其中五个小孔对准五个轴头螺栓紧固,轴向自由度由花键轴的台间限定,半圆卡环与偏心轮的沟槽连接,装入按摩手轮的里孔,与压盖里孔连接由螺栓固定合为一体,将整体的按摩手轮、软弹簧、花键垫对向从花键轴两端穿入,两端由圆螺母、止退垫圈锁定,大齿型轮、轴承、轴承座依次穿入后,整体插入摇摆装置底座上的对向开口槽中,定向柱与滚筒连接,定向柱位于偏心轮下端;摇摆装置包括头枕支架、垫板、枕垫、底座、扣盖、压块、轴套、摇摆电机和小齿型轮,头枕支架、垫板、枕垫依次连接合为一体插入底座上的燕尾槽中,竖向自由度由头枕支架非通的燕尾槽限定,轴套与底座上的大孔穿入螺栓紧固,压块与底座开口槽处的上平面由螺栓紧固,摇摆电机轴连接小齿型轮后与底座底平面连接,由螺栓紧固,扣盖与底座开口处由螺栓紧固;升降装置包括下压盖、滑块、滑块支架、丝杠、上压盖、升降电机、半圆卡圈和小齿轮,摇摆装置上的轴套从滑块平面的大孔穿入,由半圆卡圈对向卡入轴套外径的开口槽中,用螺栓与滑块平面大孔处的螺孔紧固,小齿轮与升降电机轴连接,由穿入滑块上的小孔螺栓紧固,丝杠的小头端从滑块开口处的螺孔旋进,合为一体穿入滑块支架的燕尾槽中,丝杠两端位于滑块支架上下的环形槽中,由上压盖、下压盖分别与滑块支架上下环形槽对接,由螺栓紧固。采用该颈椎治疗仪的操作方法,包括推、揉、挤、压操作,上弯牵拉操作,下弯复位操作,左右摆动操作和可升可降操作五种。其中,推、揉、挤、压操作具体为:半圆卡环与偏心轮的沟槽连接后装入按摩手轮的里孔,再与压盖里孔由螺栓固定,合为一体的按摩手轮上的偏心轮的中心花键孔,从花键轴的两端对向穿入,由摇摆电机轴上的小齿型轮传动花键轴上的大齿型轮并带动偏心轮旋转;与偏心轮合为一体的按摩手轮底部装有定向柱、滚筒并插入底座上的横向沟槽中,偏心轮上设有x、y两点偏心,偏心轮呈8字曲线轨迹旋转,按摩手轮不旋转。按摩手轮的分解动作为:前推后拉,开合挤压,按摩手轮不转,是随从偏心轮的8字曲线旋转轨迹运行,此时的按摩手轮则有推、揉、挤、压的动作。上弯牵拉操作具体为:定位轴从滚轮里孔穿入连接偏心支架上的五个小孔,由螺栓紧固在偏心支架上,其中心花健孔从花键轴的一端穿入,另一个偏心支架上的中心花键孔从花键轴的另一端穿入,其五个小孔对准五个轴头螺栓紧固合为一体,轴向自由度由花键轴的台间限定。偏心支架逆时针旋转90度,使用者头部被滚轮抬起,颈椎开始向上弯曲,颈椎底部被滚轮向前推动。下弯复位操作具体为:整体呈八挂图形状的偏心支架逆时针旋转至180度时,使用者头部被偏心支架上的滚轮抬到极限,颈椎向上弯曲也到极限,当偏心支架逆时针旋转大于180度时,使用者头部则从最高点,快速从偏心支架上的凹形面下降至枕垫上,使颈椎向下弯曲的同时还有一个回蹾震荡力的效果,这两个力的合成连续旋转,使颈椎有上弯牵拉、下弯复位、回蹾振荡的作用力。左右摆动操作具体为:轴套从底座大孔穿入,由螺栓紧固,再穿入滑块上的大孔,由半圆卡圈对向装入轴套外径的开口槽中,由螺栓紧固,小齿轮与升降电机轴连接,由穿入滑块上的小孔螺栓紧固,小齿轮与底座上的弧形齿啮合,摇摆电机正反旋转则带动摇摆装置水平左右弧形位移。可升可降操作具体为:丝杠的小头端从滑块开口处的螺孔旋进合为一体后,穿入滑块支架的燕尾槽中,丝杠两端位于滑块支架上下的环形槽中,由上压盖、下压盖分别与滑块支架上下环形槽对接,由螺栓紧固,滑块支架与床栓固定不动,旋转丝杠,滑块托着摇摆装置、传动装置同步升降。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采用数字化传动与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疗效动作准确可靠、治愈时间短、操作简单,达到治疗颈椎病必备的动作要求。在推揉挤压中,由于采用偏心轮上设有x、y两点偏心,按摩手轮随着偏心轮的旋转呈对向同步按8字曲线的轨迹旋转,按摩手轮不转的分解动作为:前推后拉,开合挤压,它们的合成动作和连续旋转就形成了对颈椎的病灶部位就有了推揉挤的按摩动作,这个动作能解除颈椎肌肉痉挛、酸胀、疼痛、麻木,能使颈椎在制动休息的状态下得以治疗。在上弯牵拉动作中,由于采用偏心支架上设有五个滚轮,当整体偏心支架逆时针旋转90度时,头部被滚轮抬起,颈椎开始向上弯曲,此时的动作就形成了对颈椎上弯拉伸的开始。这个力的作用、能使被压扭曲的椎动脉得己释放,增进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颈椎节可得到纵向拉绅,减少椎间盘受压,缓节颈椎僵硬的治疗效果。在下弯复位动作中,当整体偏心支架逆时针旋转大于180度时,头部则从最高点快速从偏心支架上的凹形面下降至枕垫上,这个动作能使颈椎向下弯曲的同时还有一个回蹾震荡力的效果,这两个力的合成连续旋转,就使颈椎有了上弯牵拉、下弯复位、回蹾振荡的作用力。这个动作能使被牵开的颈椎节间隙内形成负压真空环境,对已突出的椎间盘产生回吸的作用,使椎间盘复位。在左右摆动动作中,由于采用电机轴上的小齿轮与底座上的弧形齿啮合,电机正反旋转则带动摇摆装置水平左右弧形位移,这个动作能使颈椎在水平面上左右弯曲,达到对颈椎侧面逐椎节拉开,这个动作能缓和神经根刺激和压迫,松懈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粘连,消退神经根充血与水肿。在可升可降动作中,由于采用旋转丝杠,滑块托着摇摆装置、传动装置可升可降,该器械能与各种不同厚度的家庭床垫床配用,适用性强,治疗环境要求不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颈椎治疗仪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B-B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A-A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摇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左视图;图9为图7的俯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A-A剖面示意图;图12为图10的俯视图。其中:01:传动装置;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颈椎治疗仪及操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装置(01)、摇摆装置(02)和升降装置(03),传动装置(01)和摇摆装置(02)连接后安装在升降装置(03)上;传动装置(01)包括轴承座(01‑1)、花键垫(01‑2)、软弹簧(01‑3)、偏心轮(01‑4)、按摩手轮(01‑5)、半圆卡环(01‑6)、压盖(01‑7)、偏心支架(01‑8)、花键轴(01‑9)、大齿型轮(01‑10)、定向柱(01‑11)、滚筒(01‑12)、滚轮(01‑13)、定位轴(01‑14)、圆螺母(01‑15)、止退垫圈(01‑16)和轴承(01‑17),定位轴(01‑14)从滚轮(01‑13)里孔穿入连接一个偏心支架(01‑8)上的五个小孔,由螺栓紧固在该偏心支架(01‑8)上,其中心花健孔从花键轴(01‑9)的一端穿入,另一个偏心支架(01‑8)上的中心花键孔从花键轴(01‑9)的另一端穿入,其中五个小孔对准五个轴头螺栓紧固,轴向自由度由花键轴(01‑9)的台间限定,半圆卡环(01‑6)与偏心轮(01‑4)的沟槽连接,装入按摩手轮(01‑5)的里孔,与压盖(01‑7)里孔连接由螺栓固定合为一体,将整体的按摩手轮(01‑5)、软弹簧(01‑3)、花键垫(01‑2)对向从花键轴(01‑9)两端穿入,两端由圆螺母(01‑15)、止退垫圈(01‑16)锁定,大齿型轮(01‑10)、轴承(01‑17)、轴承座(01‑1)依次穿入后,整体插入摇摆装置(02)底座上的对向开口槽中,定向柱(01‑11)与滚筒(01‑12)连接,定向柱(01‑11)位于偏心轮(01‑4)下端;摇摆装置(02)包括头枕支架(02‑1)、垫板(02‑2)、枕垫(02‑3)、底座(02‑4)、扣盖(02‑5)、压块(02‑6)、轴套(02‑7)、摇摆电机(02‑8)和小齿型轮(02‑9),头枕支架(02‑1)、垫板(02‑2)、枕垫(02‑3)依次连接合为一体插入底座(02‑4)上的燕尾槽中,竖向自由度由头枕支架(02‑1)非通的燕尾槽限定,轴套(02‑7)与底座(02‑4)上的大孔穿入螺栓紧固,压块(02‑6)与底座(02‑4)开口槽处的上平面由螺栓紧固,摇摆电机(02‑8)轴连接小齿型轮(02‑9)后与底座(02‑4)底平面连接,由螺栓紧固,扣盖(02‑5)与底座(02‑4)开口处由螺栓紧固;升降装置(03)包括下压盖(03‑1)、滑块(03‑2)、滑块支架(03‑3)、丝杠(03‑4)、上压盖(03‑5)、升降电机(03‑6)、半圆卡圈(03‑7)和小齿轮(03‑8),摇摆装置(02)上的轴套(02‑7)从滑块(03‑2)平面的大孔穿入,由半圆卡圈(03‑7)对向卡入轴套(02‑7)外径的开口槽中,用螺栓与滑块(03‑2)平面大孔处的螺孔紧固,小齿轮(03‑8)与升降电机(03‑6)轴连接,由穿入滑块(03‑2)上的小孔螺栓紧固,丝杠(03‑4)的小头端从滑块(03‑2)开口处的螺孔旋进,合为一体穿入滑块支架(03‑3)的燕尾槽中,丝杠(03‑4)两端位于滑块支架(03‑3)上下的环形槽中,由上压盖(03‑5)、下压盖(03‑1)分别与滑块支架(03‑3)上下环形槽对接,由螺栓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装置(01)、摇摆装置(02)和升降装置(03),传动装置(01)和摇摆装置(02)连接后安装在升降装置(03)上;传动装置(01)包括轴承座(01-1)、花键垫(01-2)、软弹簧(01-3)、偏心轮(01-4)、按摩手轮(01-5)、半圆卡环(01-6)、压盖(01-7)、偏心支架(01-8)、花键轴(01-9)、大齿型轮(01-10)、定向柱(01-11)、滚筒(01-12)、滚轮(01-13)、定位轴(01-14)、圆螺母(01-15)、止退垫圈(01-16)和轴承(01-17),定位轴(01-14)从滚轮(01-13)里孔穿入连接一个偏心支架(01-8)上的五个小孔,由螺栓紧固在该偏心支架(01-8)上,其中心花健孔从花键轴(01-9)的一端穿入,另一个偏心支架(01-8)上的中心花键孔从花键轴(01-9)的另一端穿入,其中五个小孔对准五个轴头螺栓紧固,轴向自由度由花键轴(01-9)的台间限定,半圆卡环(01-6)与偏心轮(01-4)的沟槽连接,装入按摩手轮(01-5)的里孔,与压盖(01-7)里孔连接由螺栓固定合为一体,将整体的按摩手轮(01-5)、软弹簧(01-3)、花键垫(01-2)对向从花键轴(01-9)两端穿入,两端由圆螺母(01-15)、止退垫圈(01-16)锁定,大齿型轮(01-10)、轴承(01-17)、轴承座(01-1)依次穿入后,整体插入摇摆装置(02)底座上的对向开口槽中,定向柱(01-11)与滚筒(01-12)连接,定向柱(01-11)位于偏心轮(01-4)下端;摇摆装置(02)包括头枕支架(02-1)、垫板(02-2)、枕垫(02-3)、底座(02-4)、扣盖(02-5)、压块(02-6)、轴套(02-7)、摇摆电机(02-8)和小齿型轮(02-9),头枕支架(02-1)、垫板(02-2)、枕垫(02-3)依次连接合为一体插入底座(02-4)上的燕尾槽中,竖向自由度由头枕支架(02-1)非通的燕尾槽限定,轴套(02-7)与底座(02-4)上的大孔穿入螺栓紧固,压块(02-6)与底座(02-4)开口槽处的上平面由螺栓紧固,摇摆电机(02-8)轴连接小齿型轮(02-9)后与底座(02-4)底平面连接,由螺栓紧固,扣盖(02-5)与底座(02-4)开口处由螺栓紧固;升降装置(03)包括下压盖(03-1)、滑块(03-2)、滑块支架(03-3)、丝杠(03-4)、上压盖(03-5)、升降电机(03-6)、半圆卡圈(03-7)和小齿轮(03-8),摇摆装置(02)上的轴套(02-7)从滑块(03-2)平面的大孔穿入,由半圆卡圈(03-7)对向卡入轴套(02-7)外径的开口槽中,用螺栓与滑块(03-2)平面大孔处的螺孔紧固,小齿轮(03-8)与升降电机(03-6)轴连接,由穿入滑块(03-2)上的小孔螺栓紧固,丝杠(03-4)的小头端从滑块(03-2)开口处的螺孔旋进,合为一体穿入滑块支架(03-3)的燕尾槽中,丝杠(03-4)两端位于滑块支架(03-3)上下的环形槽中,由上压盖(03-5)、下压盖(03-1)分别与滑块支架(0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柱罗先国郭宝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