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红朝专利>正文

一种手术用侧卧位上肢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1072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用侧卧位上肢固定架,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术用侧卧位上肢固定架,包括设置于手术床的侧部的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转轴可活动地连接有托板,托板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放置上肢的U型凹槽,托板的前端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固设于手术床的侧部;第一伸缩杆伸缩时带动托板的前端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二伸缩杆伸缩时带动第一伸缩杆、托板的前端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一伸缩杆伸缩时带动托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二伸缩杆伸缩时带动第一伸缩杆、托板沿水平方向移动,使病人感觉更加舒适,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Lateral position upper limb fixing rack for op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teral position upper limb fixing rack for surgery,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auxiliary instrumen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urgical lateral upper limb fixing bracket comprises a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operating table side, connecting plate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which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plate, the top plate is used for U type groove along the upper set length direction, the front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telescopic rod. The first telescopic rod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side of the telescopic rod, second telescopic rod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operating table; the first telescopic rod drives the telescopic plate front moves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second telescopic rod drives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retractable telescopic rod, the movement of the pallet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first telescopic rod drives the telescopic plate along the vertical movement the direction of second telescopic rod drives the telescopic movement of the first telescopic rod and plate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make the patients feel more comfortab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smooth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用侧卧位上肢固定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手术用侧卧位上肢固定架。
技术介绍
病人在做侧卧位手术时,需要侧卧在手术床上进行,病人的上肢是压在床上的,因此上肢容易受压迫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时间久了会使上肢麻木,给病人带来不适,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用侧卧位上肢固定架,可对病人上肢有效固定,使病人感觉舒适。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术用侧卧位上肢固定架,包括设置于手术床的侧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转轴可活动地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放置上肢的U型凹槽,所述托板的前端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固设于手术床的侧部;所述第一伸缩杆伸缩时带动所述托板的前端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托板相对于手术床移动的夹角为0~50°;所述第二伸缩杆伸缩时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托板的前端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托板相对于手术床的侧部移动的夹角为0~90°。其中,所述托板的前端连接有用于放置手掌的托盘。其中,所述托板为可伸缩托板。其中,所述U型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控制器和加热装置,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加热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U型凹槽的底面设置有若干透气孔。其中,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内外套设的内伸缩杆、外伸缩杆,所述内伸缩杆和所述外伸缩杆的外壁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若干插孔,所述第一伸缩杆伸缩时,所述内伸缩杆上的一个插孔对应所述外伸缩杆上的一个插孔,螺杆由外向内依次穿过所述外伸缩杆和所述内伸缩杆相对应的两个插孔,以实现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手术用侧卧位上肢固定架,包括设置于手术床的侧部的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转轴可活动地连接有托板,托板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放置上肢的U型凹槽,托板的前端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固设于手术床的侧部;第一伸缩杆伸缩时带动托板的前端沿竖直方向移动,托板相对于手术床移动的夹角为0~50°;第二伸缩杆伸缩时带动第一伸缩杆、托板的前端沿水平方向移动,托板相对于手术床的侧部移动的夹角为0~90°;病人侧卧时,将上肢放置于位于手术床侧部的上肢固定架的U型槽内,U型凹槽使病人上肢放置于托板时更加舒适,托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连接板可实现托板的活动,第一伸缩杆伸缩时带动托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二伸缩杆伸缩时带动第一伸缩杆、托板沿水平方向移动,病人的上肢固定于托板后可根据需要自由调节托板的方向,使病人感觉更加舒适,避免长时间侧卧对上肢的压迫,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手术用侧卧位上肢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连接板;2-托板;3-转轴;4-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6-托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手术用侧卧位上肢固定架,包括设置于手术床的侧部的连接板1,连接板1通过转轴3可活动地连接有托板2,托板2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放置上肢的U型凹槽,托板2的前端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伸缩杆4,第一伸缩杆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5固设于手术床的侧部;第一伸缩杆4伸缩时带动托板2的前端沿竖直方向移动,托板2相对于手术床移动的夹角为0~50°,例如0°、10°、20°、30°、40°、50°;第二伸缩杆5伸缩时带动第一伸缩杆4、托板2的前端沿水平方向移动,托板2相对于手术床的侧部移动的夹角为0~90°,例如0°、10°、20°、30°、40°、50°、60°、70°、80°、90°;病人侧卧时,将上肢放置于位于手术床侧部的上肢固定架的U型槽内,U型凹槽使病人上肢放置于托板时更加舒适,托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连接板可实现托板的活动,第一伸缩杆伸缩时带动托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二伸缩杆伸缩时带动第一伸缩杆、托板沿水平方向移动,病人的上肢固定于托板后可根据需要自由调节托板的方向,使病人感觉更加舒适,避免长时间侧卧对上肢的压迫,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优选地,托板2的前端连接有用于放置手掌的托盘6,托盘的设置便于病人手掌放置,使输液或对手部进行处理时更方便,病人手部舒适感增强。更优选地,托板2为可伸缩托板,可以根据病人的年龄及上肢的长度自由调节托板的长度。进一步地,U型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控制器和加热装置,温度感应器与加热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温度感应器可以感应托板的温度,当托板温度太低时,温度感应器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启动加热装置对托板进行加热,增加病人的舒适感,满足手术对温度的要求。作为优选方案,U型凹槽的底面设置有若干透气孔,可使托板更加透气,增加病人的舒适感。更优选地,第一伸缩杆4包括内外套设的内伸缩杆、外伸缩杆,内伸缩杆和外伸缩杆的外壁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若干插孔,第一伸缩杆伸缩时,内伸缩杆上的一个插孔对应外伸缩杆上的一个插孔,螺杆由外向内依次穿过外伸缩杆和内伸缩杆相对应的两个插孔,以实现第一伸缩杆4的定位,避免由于上肢放置后的重力作用导致伸缩杆下滑,使托板更加稳固。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手术用侧卧位上肢固定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术用侧卧位上肢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手术床的侧部的连接板(1),所述连接板(1)通过转轴(3)可活动地连接有托板(2),所述托板(2)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放置上肢的U型凹槽,所述托板(2)的前端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伸缩杆(4),所述第一伸缩杆(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杆(5),所述第二伸缩杆(5)固设于手术床的侧部;所述第一伸缩杆(4)伸缩时带动所述托板(2)的前端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托板(2)相对于手术床移动的夹角为0~50°;所述第二伸缩杆(5)伸缩时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杆(4)、所述托板(2)的前端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托板(2)相对于手术床的侧部移动的夹角为0~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用侧卧位上肢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手术床的侧部的连接板(1),所述连接板(1)通过转轴(3)可活动地连接有托板(2),所述托板(2)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放置上肢的U型凹槽,所述托板(2)的前端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伸缩杆(4),所述第一伸缩杆(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杆(5),所述第二伸缩杆(5)固设于手术床的侧部;所述第一伸缩杆(4)伸缩时带动所述托板(2)的前端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托板(2)相对于手术床移动的夹角为0~50°;所述第二伸缩杆(5)伸缩时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杆(4)、所述托板(2)的前端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托板(2)相对于手术床的侧部移动的夹角为0~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侧卧位上肢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的前端连接有用于放置手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红朝杨志萍张勇汪艳刘宏敏
申请(专利权)人:樊红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