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竹与板材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0518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2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竹与板材的连接节点,包括第一原竹、第二原竹、第一板材、第二板材、第三板材及第四板材,其中,第一原竹与第二原竹呈十字形结构,且第一原竹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原竹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扣合,第一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的左侧与第二原竹的后侧之间,第二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的右侧与第二原竹的后侧之间,第三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的左侧与第二原竹的前侧之间,第四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的右侧与第二原竹的前侧之间,该连接节点能够适用于竹建筑屋面,并且重量较轻。

Connecting node of raw bamboo and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on with bamboo plate, including the first second original bamboo, bamboo plate, plate, second first, third and four of the plate plate, the first and second bamboo bamboo is cruciform structure, and the side of the first bamboo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second bamboo the sid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grooves,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second groove is buckled, between the back side of the first plate is fixed on the first and secon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original bamboo bamboo, between the rear plate fixed on the first second and secon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original bamboo bamboo, between the third front plate is fixed on the first and secon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original bamboo bamboo, between the fourth front plate is fixed on the first and secon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original bamboo bamboo, the bamboo joints can be applied to the building roof, and the ligh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竹与板材的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节点,具体涉及一种原竹与板材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在全球木材资源缺乏的情况下,竹子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成材早及产量高等特点,同时,竹材纹理通直、色泽淡雅、材质坚韧,具有硬阔叶材的诸多优点,是生产室内门、家具、地板及各种构件的理想材料,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各地竹建筑拔地而起,现有的屋面均采用钢框架与玻璃组合的方式、钢筋混凝土的方式或者原木与瓦结合的方式搭建而成,然而上述现有的路面重量较重,如果用于竹建筑中会使竹建筑承受较大的压力,从而严重的影响了竹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够适用于竹建筑屋面的连接节点,以降低屋面的重量,延长竹建筑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原竹与板材的连接节点,该连接节点能够适用于竹建筑屋面,并且重量较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原竹与板材的连接节点包括第一原竹、第二原竹、第一板材、第二板材、第三板材及第四板材,其中,第一原竹与第二原竹呈十字形结构,且第一原竹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原竹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扣合,第一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的左侧与第二原竹的后侧之间,第二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的右侧与第二原竹的后侧之间,第三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的左侧与第二原竹的前侧之间,第四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的右侧与第二原竹的前侧之间。还包括第一十字形连接板及第二十字形连接板,第一十字形连接板位于第一原竹与第二原竹相连接位置的下方,第二十字形连接板位于第一原竹与第二原竹相连接位置的上方;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十字形连接板中后端部的侧面、第一原竹的侧面、第二十字形连接板中后端部的侧面及第一板材的侧面将第一十字形连接板、第一原竹、第二十字形连接板及第一板材相连接;第二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十字形连接板中后端部的侧面、第一原竹的侧面、第二十字形连接板中后端部的侧面及第二板材的侧面将第一十字形连接板、第一原竹、第二十字形连接板及第二板材相连接;第三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十字形连接板中前端部的侧面、第一原竹的侧面、第二十字形连接板中前端部的侧面及第三板材的侧面将第一十字形连接板、第一原竹、第二十字形连接板及第三板材相连接;第四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十字形连接板中前端部的侧面、第一原竹的侧面、第二十字形连接板中前端部的侧面及第四板材的侧面将第一十字形连接板、第一原竹、第二十字形连接板及第四板材相连接。第一十字形连接板的上表面为与第一原竹侧面及第二原竹侧面相配合的弧面。第二十字形连接板的上表面为与第一原竹侧面及第二原竹的侧面相配合的弧面。第一螺栓中的螺母与第一板材之间设有第一垫片;第二螺栓中的螺母与第二板材之间设有第二垫片;第三螺栓中的螺母与第三板材之间设有第三垫片;第四螺栓中的螺母与第四板材之间设有第四垫片。第一原竹的上表面与第二原竹的上表面齐平,第一原竹的下表面与第二原竹的下表面齐平。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原竹与板材的连接节点采用原竹与板材混合搭建的方式,具体的,将第一板材、第二板材、第三板材及第四板材分别固定于第一原竹与第二原竹之间,实现以第一原竹及第二原竹为骨架的连接节点,从而有效的降低连接节点的重量,以本技术所述的连接节点为基准搭建屋面,能够有效的降低屋面的重量,降低屋面对竹建筑的压力,从而有效的提高竹建筑的使用寿命,而且屋面板与屋架连接牢固,施工简便,安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与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的位置关系图。其中,1为第一原竹、2为第二原竹、3为第一螺栓、4为第二螺栓、5为第三螺栓、6为第四螺栓、7为第一板材、81为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2为第二十字形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的原竹与板材的连接节点包括第一原竹1、第二原竹2、第一板材7、第二板材、第三板材及第四板材,其中,第一原竹1与第二原竹2呈十字形结构,且第一原竹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原竹2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扣合,第一板材7固定于第一原竹1的左侧与第二原竹2的后侧之间,第二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1的右侧与第二原竹2的后侧之间,第三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1的左侧与第二原竹2的前侧之间,第四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1的右侧与第二原竹2的前侧之间。本技术还包括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及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位于第一原竹1与第二原竹2相连接位置的下方,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位于第一原竹1与第二原竹2相连接位置的上方;第一螺栓3依次穿过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中后端部的侧面、第一原竹1的侧面、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中后端部的侧面及第一板材7的侧面将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第一原竹1、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及第一板材7相连接;第二螺栓4依次穿过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中后端部的侧面、第一原竹1的侧面、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中后端部的侧面及第二板材的侧面将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第一原竹1、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及第二板材相连接;第三螺栓5依次穿过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中前端部的侧面、第一原竹1的侧面、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中前端部的侧面及第三板材的侧面将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第一原竹1、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及第三板材相连接;第四螺栓6依次穿过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中前端部的侧面、第一原竹1的侧面、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中前端部的侧面及第四板材的侧面将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第一原竹1、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及第四板材相连接。具体的,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的上表面为与第一原竹1侧面及第二原竹2侧面相配合的弧面;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的上表面为与第一原竹1侧面及第二原竹2的侧面相配合的弧面;第一螺栓3中的螺母与第一板材7之间设有第一垫片;第二螺栓4中的螺母与第二板材之间设有第二垫片;第三螺栓5中的螺母与第三板材之间设有第三垫片;第四螺栓6中的螺母与第四板材之间设有第四垫片;第一原竹1的上表面与第二原竹2的上表面齐平,第一原竹1的下表面与第二原竹2的下表面齐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原竹与板材的连接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原竹与板材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原竹(1)、第二原竹(2)、第一板材(7)、第二板材、第三板材及第四板材,其中,第一原竹(1)与第二原竹(2)呈十字形结构,且第一原竹(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原竹(2)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扣合,第一板材(7)固定于第一原竹(1)的左侧与第二原竹(2)的后侧之间,第二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1)的右侧与第二原竹(2)的后侧之间,第三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1)的左侧与第二原竹(2)的前侧之间,第四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1)的右侧与第二原竹(2)的前侧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竹与板材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原竹(1)、第二原竹(2)、第一板材(7)、第二板材、第三板材及第四板材,其中,第一原竹(1)与第二原竹(2)呈十字形结构,且第一原竹(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原竹(2)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扣合,第一板材(7)固定于第一原竹(1)的左侧与第二原竹(2)的后侧之间,第二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1)的右侧与第二原竹(2)的后侧之间,第三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1)的左侧与第二原竹(2)的前侧之间,第四板材固定于第一原竹(1)的右侧与第二原竹(2)的前侧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竹与板材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及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位于第一原竹(1)与第二原竹(2)相连接位置的下方,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位于第一原竹(1)与第二原竹(2)相连接位置的上方;第一螺栓(3)依次穿过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中后端部的侧面、第一原竹(1)的侧面、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中后端部的侧面及第一板材(7)的侧面将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第一原竹(1)、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及第一板材(7)相连接;第二螺栓(4)依次穿过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中后端部的侧面、第一原竹(1)的侧面、第二十字形连接板(82)中后端部的侧面及第二板材的侧面将第一十字形连接板(81)、第一原竹(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际平秦梦浩寇跃峰田黎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