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eel pipe reinforced by prestressed steel beam connection, welding in front side rectangular steel plate after welding the first anchor, on the side of a rectangular steel pipe second anchoring steel plate,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anchor plate, rectangular steel pipe, second anchoring steel plate on the front and back of the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 the first secon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chor, anchor, first splint, second splint are respectively and vertically welded front side in the first anchoring plate o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eam in the first splint, second splint between the first splint, second splint and H-shaped steel bea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crete filled rectangular steel tub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node strength,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seismic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预应力增强的钢管-钢梁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管-钢梁混凝土柱节点,属于建筑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结构工程领域中,由于钢管混凝土柱较之钢筋混凝土柱具有承载力大、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延性提高等优势,钢管-钢梁混凝土柱节点已经成为超高层建筑节点设计的常用方法。因此,研究钢管-钢梁混凝土柱节点是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传统的钢管-钢梁混凝土柱节点是通过在钢管内壁焊接纵向、横向加劲肋来加强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摩擦接触,以达到两者之间相互传力的目的。由于焊接加劲肋会造成较大的残余应力,对钢管造成较大的初始变形,同时在钢管-核心混凝土接触面上传力不均匀,影响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采用预应力增强的钢管-钢梁混凝土柱节点。一种采用预应力增强的钢管-钢梁连接节点,包括矩形钢管、工字钢梁、第一锚固钢板、第二锚固钢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锚具、第二锚具、预应力钢绞线,第一锚固钢板焊接在矩形钢管的前侧面上,第二锚固钢板焊接在矩形钢管的后侧面上,第一锚固钢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矩形钢管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矩形钢管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第三通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预应力增强的钢管‑钢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钢管、工字钢梁、第一锚固钢板、第二锚固钢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锚具、第二锚具、预应力钢绞线,第一锚固钢板焊接在矩形钢管的前侧面上,第二锚固钢板焊接在矩形钢管的后侧面上,第一锚固钢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矩形钢管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矩形钢管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二锚固钢板上设置有第四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预应力钢绞线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预应力钢绞线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锚具,预应力钢绞线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锚具,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分别垂直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预应力增强的钢管-钢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钢管、工字钢梁、第一锚固钢板、第二锚固钢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锚具、第二锚具、预应力钢绞线,第一锚固钢板焊接在矩形钢管的前侧面上,第二锚固钢板焊接在矩形钢管的后侧面上,第一锚固钢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矩形钢管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矩形钢管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二锚固钢板上设置有第四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预应力钢绞线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预应力钢绞线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锚具,预应力钢绞线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锚具,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分别垂直焊接在第一锚固钢板的前侧面上,工字钢梁的中间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群,沈德建,刘继伟,刘艳梅,严晶晶,王明亮,江金亮,周柏忠,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