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小东专利>正文

轮胎装置及使用该轮胎装置的多功能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0330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2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轮胎装置及使用该轮胎装置的多功能汽车。轮胎装置,包括承重轴外管、第一伸缩装置、轮胎、螺旋桨和转换机构;承重轴外管用于与汽车车架连接,承重轴外管的内部设置有承重轴内管;第一伸缩装置用于使承重轴内管相对于承重轴外管沿其自身的轴线往复运动;轮胎通过轴承与承重轴外管连接,螺旋桨包括桨轴和桨叶,桨轴与承重轴内管连接,桨轴与桨叶固定连接,桨叶能够卡在轮胎的内部,以使轮胎转动;转换机构用于使桨轴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的轴线垂直或重合,转换机构还用于使桨轴转动。多功能汽车,包括轮胎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功能全面,不仅能够在陆地行驶,还能够在水中航行或在空中飞行。

Tire device and multifunctional vehicle using the s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 in particular to a tire device and a multi-functional automobile using the tire device. The tire device comprises a bearing tube, the first telescopic device, tire, propeller and conversion mechanism; bearing shaft outer tube is connected to a vehicle frame, the internal bearing shaft out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shaft bearing inner tube; the first telescopic device for the bearing axis relative to the bearing axis of the outer tube inner tube of reciprocating movement along its own axis tire; through the bearing and the bearing shaft outer pipe connection, including propeller shaft and propeller blades, propeller shaft and bearing shaft tube connected to the propeller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blades, blades can stuck in the tire, so that the tire rotation axis to axis; conversion mechanism for propeller shaft and shaft bearing outer tube or vertical coincidence, conversion mechanism is also used to make propeller shaft. A versatile vehicle, including a tir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ull function, not only can travel on land, but also can sail in water or fly in the 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装置及使用该轮胎装置的多功能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轮胎装置及使用该轮胎装置的多功能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日益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然而,现有的汽车轮胎只能让汽车在陆地上行驶,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轮胎存在的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汽车,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装置,包括承重轴外管、第一伸缩装置、轮胎、螺旋桨和转换机构;所述承重轴外管用于与汽车车架连接,所述承重轴外管的内部设置有承重轴内管;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用于使所述承重轴内管相对于所述承重轴外管沿其自身的轴线往复运动;所述轮胎通过轴承与所述承重轴外管连接,所述螺旋桨包括桨轴和桨叶,所述桨轴与所述承重轴内管连接,所述桨轴与所述桨叶固定连接,所述桨叶能够卡在所述轮胎的内部,以使所述轮胎转动;所述转换机构用于使所述桨轴的轴线与所述承重轴外管的轴线垂直或重合,所述转换机构还用于使所述桨轴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转换机构包括电机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电机与所述承重轴内管铰接,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与所述电机铰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缸体与所述承重轴内管铰接。进一步的,所述转换机构包括驱动装置、齿轮切换机构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缸体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上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承重轴内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齿轮切换机构上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从动齿轮和蜗杆,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桨轴上设置有螺旋桨齿轮,所述齿轮切换机构用于使所述蜗杆与所述螺旋桨齿轮分离后并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螺旋桨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切换机构还用于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螺旋桨齿轮分离后并使所述蜗杆与所述螺旋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缸体与所述承重轴内管铰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与所述桨轴铰接。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切换机构包括稳定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液压管和第二液压管;所述稳定板与所述承重轴内管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槽,且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抵接;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槽,且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抵接;所述第一液压管中设置有第一内芯,所述第一内芯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管中设置有第二内芯,所述第二内芯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还包括供油装置,所述供油装置向所述第二液压管供油,以使所述蜗杆与所述螺旋桨齿轮相分离;所述供油装置向所述第一液压管供油,以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螺旋桨齿轮相分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和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均为液压缸,所述供油装置用于向所述液压缸供油。进一步的,所述桨叶包括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的一端与所述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叶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叶片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叶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叶片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叶片上设置有凸出部,所述轮胎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出部相配合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叶片和所述第三叶片均设置有钢索,所述钢索用于使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三叶片同时打开或用于使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三叶片同时折叠。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三叶片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进一步的,所述承重轴内管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桨轴在垂直状态时能够卡设于所述卡槽中。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汽车,包括所述的轮胎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轮胎装置,在使用时,将承重轴外管与汽车车架连接,在陆地行驶时,转换机构使桨轴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的轴线重合,第一伸缩装置使承重轴内管向靠近车架的方向移动,并使得螺旋桨位于轮胎的内部;转换机构使得桨轴转动,由于桨叶与桨轴固定连接,桨叶也会转动;由于桨叶能够卡在轮胎的内部,桨叶转动能够带动轮胎转动,从而使得汽车能够在陆地行驶;在空中飞行时,第一伸缩装置使承重轴内管向远离车架的方向移动,转换机构使桨轴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的轴线垂直,并使得螺旋桨转动,从而使得汽车能够在空中飞行;在水中航行时,第一伸缩装置使承重轴内管向远离车架的方向移动,转换机构使桨轴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的轴线垂直,并使得螺旋桨转动,从而使得汽车向桨叶所在的方向航行。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汽车,由于使用了本技术提供的轮胎装置,不仅能够在陆地上行驶,而且能够在水中航行或在空中飞行,功能全面,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装置的分解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提供的轮胎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装置在陆地行驶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装置在空中飞行时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齿轮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提供的齿轮切换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装置在水中航行时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轮胎装置在飞行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图标:101-承重轴外管;102-承重轴内管;103-轮胎;104-轴承;105-桨轴;106-桨叶;107-第一缸体;108-第一活塞杆;109-固定板;110-主动齿轮;111-第一转轴;112-第二转轴;113-第一从动齿轮;114-第二从动齿轮;115-第三从动齿轮;116-蜗杆;117-螺旋桨齿轮;118-第一轴承;119-第二轴承;120-传动齿轮;121-支架;122-稳定板;123-第一弹簧;124-第二弹簧;125-第一液压管;126-第二液压管;127-第一导向槽;128-第二导向槽;129-第二缸体;130-第二活塞杆;133-第一叶片;134-第二叶片;135-第三叶片;136-凸出部;137-凹槽;138-卡槽;139-第三液压管;140-弹簧;141-第一钢索;142-第二钢索;143-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轮胎装置及使用该轮胎装置的多功能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轴外管、第一伸缩装置、轮胎、螺旋桨和转换机构;所述承重轴外管用于与汽车车架连接,所述承重轴外管的内部设置有承重轴内管;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用于使所述承重轴内管相对于所述承重轴外管沿其自身的轴线往复运动;所述轮胎通过轴承与所述承重轴外管连接,所述螺旋桨包括桨轴和桨叶,所述桨轴与所述承重轴内管连接,所述桨轴与所述桨叶固定连接,所述桨叶能够卡在所述轮胎的内部,以使所述轮胎转动;所述转换机构用于使所述桨轴的轴线与所述承重轴外管的轴线垂直或重合,所述转换机构还用于使所述桨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轴外管、第一伸缩装置、轮胎、螺旋桨和转换机构;所述承重轴外管用于与汽车车架连接,所述承重轴外管的内部设置有承重轴内管;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用于使所述承重轴内管相对于所述承重轴外管沿其自身的轴线往复运动;所述轮胎通过轴承与所述承重轴外管连接,所述螺旋桨包括桨轴和桨叶,所述桨轴与所述承重轴内管连接,所述桨轴与所述桨叶固定连接,所述桨叶能够卡在所述轮胎的内部,以使所述轮胎转动;所述转换机构用于使所述桨轴的轴线与所述承重轴外管的轴线垂直或重合,所述转换机构还用于使所述桨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包括电机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电机与所述承重轴内管铰接,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与所述电机铰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缸体与所述承重轴内管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包括驱动装置、齿轮切换机构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缸体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上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承重轴内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齿轮切换机构上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从动齿轮和蜗杆,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桨轴上设置有螺旋桨齿轮,所述齿轮切换机构用于使所述蜗杆与所述螺旋桨齿轮分离后并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螺旋桨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切换机构还用于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螺旋桨齿轮分离后并使所述蜗杆与所述螺旋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缸体与所述承重轴内管铰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与所述桨轴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切换机构包括稳定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液压管和第二液压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小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