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8818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9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教学用平衡车,包括车子本体(1),所述车子本体(1)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第一车轴(3),所述第一车轴(3)沿所述车子本体(1)宽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车轴(3)通过轴承(4)转动设置在所述车子本体(1)上,所述第一车轴(3)的两端分别设有主车轮(2);所述车子本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下部分别设有辅助车轮支架(1‑3),所述辅助车轮支架(1‑3)上设有第二车轴(6)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车轴(6)上的辅助车轮(5);所述主车轮(2)的直径大于所述辅助车轮(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教学用平衡车,用于实验教学,可以生动的演示静平衡和动平衡原理,便于学生认知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教学用平衡车
本技术涉及教学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教学用平衡车。
技术介绍
在小学的科技课上经常有力学实验,但是传统的教具不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一般的教具只能演示一些简单的现象,不能使学生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本技术因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教学用平衡车,其结构简单,可用于演示静平衡原理和动平衡原理。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教学用平衡车,包括车子本体,所述车子本体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第一车轴,所述第一车轴沿所述车子本体宽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车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车子本体上,所述第一车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主车轮;所述车子本体长度方向两端的下部分别设有辅助车轮支架,所述辅助车轮支架上设有第二车轴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车轴上的辅助车轮;所述主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辅助车轮。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子本体的上端设有刹车杆安装部、及竖直在所述刹车安装部的刹车杆,所述刹车杆安装部下端连通至所述第一车轴,所述刹车杆与所述刹车安装部螺纹连接。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子本体的上端设有两个配重片放置槽,所述两个配重片放置槽沿所述车子本体长度方向布置且位于所述刹车杆安装部的两侧。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子本体长度方向两端的上部分别设有平衡螺杆安装部、横向设置在所述平衡螺杆安装部上的平衡螺杆及设置在所述平衡螺杆上的多个平衡调节环,所述平衡调节环与所述平衡螺杆螺纹连接。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车轮包括轮毂和套设在所述轮毂周向上的多个轮胎,所述轮毂周向上设有多个轮胎限位槽,所述轮胎设置在所述轮胎限位槽内。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轮毂的两侧分别设有轮毂凹槽。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轮毂与所述轴承配合的一侧设有轴承挡,所述轴承挡与所述轴承内圈端面相配合。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车轮上设有第一D型孔,所述第一车轴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D型孔匹配的第一D型轴头,所述轮毂背向所述轴承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部,所述固定安装部固定在所述第一D型轴头上。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车轮支架包括相对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车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二D型孔,所述第二车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D型孔匹配的第二D型轴头,所述第二D型轴头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该平衡车可以实现静平衡和动平衡,当小车失去平衡时,辅助车轮可以辅助小车快速恢复平衡,避免小车过分倾斜;2、采用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车子本体上设有配重片放置槽,通过增减配重片的数目来调整小车自身的重量,达到调整小车力学性能的目的;3、采用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车子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平衡螺杆,当配重片存在误差时,通过调节平衡调节环可调整小车的平衡状态;4、采用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车子本体上安装刹车杆,刹车杆压紧在第一车轴径向上,通过调节刹车杆旋紧度来改变刹车杆与第一车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调整小车刹车松紧;5、采用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主车轮轮毂上套设多个轮胎,通过增减轮胎的数目来调整主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可用于演示防滑、减震实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教学用平衡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车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车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车子本体;1-1、配重片放置槽;1-2、刹车杆安装部;1-3、辅助车轮支架;1-3a、第一支架;1-3b、第二支架;1-4、平衡螺杆安装部;1-5、第一车轴过孔;1-6、轴承安装部;2、主车轮;2-1、轮毂;2-1a、轮胎限位槽;2-1b、轴承挡;2-1c、固定安装部;2-2、轮胎;3、第一车轴;3-1、第一D型轴头;4、轴承;5、辅助车轮;6、第二车轴;6-1、第二D型轴头;7、刹车杆;8、平衡螺杆;9、平衡调节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教学中的条件。参见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教学用平衡车,其包括车体本体1,在车子本体1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第一车轴3,第一车轴3沿车子本体1宽度方向布置,第一车轴3通过轴承4转动设置在车子本体1上,车子本体1上沿宽度方向设有第一车轴过孔1-5,在车子本体1上位于第一车轴过孔1-5的两侧设有轴承安放部1-6,轴承4的外圈通过螺钉固定在车子本体1上,在第一车轴3的两端分别设有主车轮2,主车轮2主要负责车子本体1的移动;当车子失去平衡时,为了调整车子的平衡,在车子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下部分别设有辅助车轮支架1-3,在辅助车轮支架1-3上设有第二车轴6及转动设置在第二车轴6上的辅助车轮5,主车轮2的直径大于辅助车轮5。为了便于演示平衡车的刹车性能,在车子本体1的上端设有刹车杆安装部1-2、及竖直的刹车杆安装部1-2的刹车杆7,刹车杆安装部1-2下端连通至第一车轴3,刹车杆7与刹车杆安装部1-2螺纹连接,通过调节刹车杆7的旋紧度来调节刹车杆7与第一车轴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调整平衡车的刹车松紧。为了便于调整车子的自身重量以便于调整车子的力学性能,在车子本体1的上端设有两个配重片放置槽1-1,两个配重片放置槽1-1沿车子本体1长度方向布置并位于刹车杆安装部1-2的两侧。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车子本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上部分别设有平衡螺杆安装部1-4、横向设置在平衡螺杆安装部1-4上的平衡螺杆8及设置在平衡螺杆8上的多个平衡调节环9,平衡调节环9与平衡螺杆8螺纹连接,当配重片存在误差时,可通过调节平衡调节环9的位置来调整车子的平衡。为了便于演示车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震的实验,主车轮2包括轮毂2-1和套设在轮毂2-1周向上的多个轮胎2-2,在轮毂2-1周向上设有多个轮胎限位槽2-1a,轮胎2-2设置在露台限位槽2-1a内。为了减轻平衡车整车重量,轮毂2-1的两侧分别设有轮毂凹槽。为了防止主车轮2与轴承4的外圈、车子本体1之间划擦,在轮毂2-1与轴承4配合的一侧设有轴承挡2-1b,轴承挡2-1b与轴承4的内圈端面相配合。为了便于限制第一车轴3与主车轮2之间的自由度,使主车轮2定位可靠,在主车轮2上设有第一D型孔,在第一车轴3上两端设有与第一D型孔匹配的第一D型轴头3-1,在轮毂2-1背向轴承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部2-1c,固定安装部2-1c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D型轴头3-1上。本例中,辅助车轮支架1-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1-3a和第二支架1-3b,第二车轴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教学用平衡车

【技术保护点】
教学用平衡车,包括车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子本体(1)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第一车轴(3),所述第一车轴(3)沿所述车子本体(1)宽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车轴(3)通过轴承(4)转动设置在所述车子本体(1)上,所述第一车轴(3)的两端分别设有主车轮(2);所述车子本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下部分别设有辅助车轮支架(1‑3),所述辅助车轮支架(1‑3)上设有第二车轴(6)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车轴(6)上的辅助车轮(5);所述主车轮(2)的直径大于所述辅助车轮(5)。

【技术特征摘要】
1.教学用平衡车,包括车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子本体(1)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第一车轴(3),所述第一车轴(3)沿所述车子本体(1)宽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车轴(3)通过轴承(4)转动设置在所述车子本体(1)上,所述第一车轴(3)的两端分别设有主车轮(2);所述车子本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下部分别设有辅助车轮支架(1-3),所述辅助车轮支架(1-3)上设有第二车轴(6)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车轴(6)上的辅助车轮(5);所述主车轮(2)的直径大于所述辅助车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子本体(1)的上端设有刹车杆安装部(1-2)、及竖直在所述刹车安装部(1-2)的刹车杆(7),所述刹车杆安装部(1-2)下端连通至所述第一车轴(3),所述刹车杆(7)与所述刹车安装部(1-2)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子本体(1)的上端设有两个配重片放置槽(1-1),所述两个配重片放置槽(1-1)沿所述车子本体(1)长度方向布置且位于所述刹车杆安装部(1-2)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教学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子本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上部分别设有平衡螺杆安装部(1-4)、横向设置在所述平衡螺杆安装部(1-4)上的平衡螺杆(8)及设置在所述平衡螺杆(8)上的多个平衡调节环(9),所述平衡调节环(9)与所述平衡螺杆(8)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平衡车,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东昇王谭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