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乙烯基己内酰胺的可聚合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8628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可聚合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约50-90%重量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约10-50%重量乙烯基己内酰胺单体和约0.5-7%重量交联剂组成,无碱条件下,该组合物能在约80-120℃进行增生聚合。(*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背景1.专利技术的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用于制备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乙烯基己内酰胺的交联共聚物的可聚合组合物,更具体地涉及在无碱条件下通过增生(proliferous)聚合反应制备这种交联共聚物的方法。2.
技术介绍
的描述如美国专利3,277,066;3,306,886;3,759,880;3,933,766和3,992,562以及“Polymer J.17(1),143-152页中(1985)由F.Haaf等所著的题目为“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合物合成、表征和应用”的文章所述,在交联剂的存在和不存在条件下通过米花状聚合或增生聚合乙烯基吡咯烷酮(VP)制备交联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合可以在不加入交联剂的条件下进行,因为该方法中所需的交联剂可以在>100℃(如140℃)加热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苛性水溶液的第一步中在原处形成。这些在原处形成的交联剂已用气相色谱法和其它分析技术鉴定为1-乙烯基-3-亚乙基-吡咯烷酮和亚乙基-二-3-(N-乙烯基吡咯烷酮)。据认为,在已冷却到室温的反应混合物中也存在很少量的这些化合物。然而,聚合完成后,在最终聚合产物中找不到这些双官能化合物。因此认为,所述的双官能单体仅少量地存在于聚合反应中,且在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形成过程中被消耗掉。S.Tseng和P.Wolf的美国专利5,274,120;5,286,876;5,360,883;5,342,964;5,391,668和5,393,854描述了异构体化合物1-乙烯基-3(E)-亚乙基吡咯烷酮(EVP)的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的纯度至少为95%,且是熔点为59-61℃的白色针状晶体。当在无碱条件下于约80-120℃加热含EVP交联剂的可聚合组合物时,能迅速形成交联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交联聚合产物已广泛用于提纯啤酒和葡萄酒溶液。然而,对于这种工业中的应用,特别是为了过滤掉啤酒中产生走味的多酚,需要提供改进了的新聚合物。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在无碱条件下能在约80-120℃发生增生聚合的可聚合组合物。所述的可聚合组合物含有约50-90%重量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约10-50%重量乙烯基己内酰胺单体和约0.5-7%重量交联剂。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乙烯基己内酰胺的交联共聚物的方法,它包括(a)提供上述的可聚合组合物,较好含有水,和(b)在惰性气氛、剧烈搅拌和无碱的条件下将所述混合物在约80-120℃加热约1-10小时。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乙烯基己内酰胺的交联共聚物。通过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如下描述,就会清楚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和特征。专利技术的概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1)可聚合的组合物,它含有约50-90%重量(较好60-70%)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约10-50%重量(较好为30-40%)乙烯基己内酰胺单体和约0.5-7%重量(较好为1-2.5%)交联剂(如EVP),无碱条件下,该组合物能在约80-120℃进行增生聚合;(2)上述的可聚合组合物,其中在原处生成交联剂或将交联剂(如粉末)直接加入反应混合物中;(3)反应混合物,它含有约20-90%重量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乙烯基己内酰胺单体以及交联剂的可聚合组合物、和约10-80%重量的水;和(4)一种制造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乙烯基己内酰胺的交联共聚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提供上述的反应混合物,和(b)在惰性气氛、剧烈搅拌和不存在碱的条件下将所述混合物在约80-120℃加热约1-10小时;(5)交联共聚物产物,它含有约50-90%重量乙烯基吡咯烷酮和约10-50%重量乙烯基己内酰胺;(6)上述的交联共聚物产物,其中交联剂的含量约为0.5-7%重量,较好是EVP。专利技术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乙烯基己内酰胺的交联共聚物的方法,所述交联共聚物中乙烯基己内酰胺的含量约高达50%重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在剧烈搅拌、约80-120℃(较好约100℃)和不存在碱的条件下在用作热吸收剂的水中形成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己内酰胺和交联剂的预定反应混合物。在这些工艺条件下,基本上立即发生增生聚合反应,特别是乙烯基己内酰胺浓度低的情况下,延长加热时共聚物中乙烯基己内酰胺的含量较高。交联剂可在在原处形成,或例如以粉末形式加入反应混合物中。合适的交联剂包括EVP、EBVP(亚乙基-二乙烯基吡咯烷酮)和N,N′-乙烯基咪唑烷酮、三烯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2,4,6-三烯丙氧基-1,3,5-三嗪和季戊四醇三烯丙醚。EVP是优选的。实施例1在装有回流冷凝器和机械搅拌器的1升Bucchi反应器中,加入110.81克乙烯基吡咯烷酮(VP)、12.31克乙烯基己内酰胺(VCL)、1.875克1-乙烯基-3(E)-亚乙基-吡咯烷酮(EVP)晶体和31.25克水。在-0.5巴压力下将反应器密闭5分钟,然后通入几次氮气(压力至3巴),除去痕量的氧气。然后在0.14巴氮气压力和约800转/分的搅拌下,将溶液加热至100℃,开始增生反应。记录反应的峰值温度和诱导时间。当观察到反应器的温度低于120℃时,关掉加热浴。将反应产物排入4升水中,浸泡过夜。然后收集等分试样,测定残余单体含量。过滤和洗涤固体交联共聚物产物,然后将其放在70℃强制空气烘箱中干燥。将干的粉末磨碎,让其通过40目的筛子。分析所取的等分试样,NMR数据表明按乙烯基己内酰胺对乙烯基吡咯烷酮的重量计,交联共聚物产物的重量组成为10/90。实施例2-4如表1所示,按20/80、30/70和40/60的重量比将VP和VCL单体的反应混合物加入反应器中。表1反应混合物实施例编号VP(克)VCL(克)EVP(克)水(克)2 98.50 24.63 1.875 31.253 86.19 36.94 1.875 31.254 73.88 49.25 1.875 31.25从滤液中仅检测到ppm量的未反应单体。用NMR分析由上述组分制得的米花状共聚物,它的化学组成分别为约20-40%VCL和80-60%VP。表2交联共聚物产物实施例编号VP(%重量)VCL(%重量)1 90102 80203 70304 6040实施例5用重量比为50/50的VCL/VP单体混合物(VCL和VP各为61.57克)、1.875克EVP交联剂粉末和31.25克蒸馏水,按实施例1的方法。将该混合物在100℃加热5小时。5小时后开始形成米花状聚合物晶种。然后排出反应产物,并将其冷却到室温。反应的加料量列于如下表3中,交联共聚物产物列于如下表4中。表3反应混合物实施例编号VP(克)VCL(克)EVP(克)水(克)561.57 61.57 1.875 31.25表4交联共聚物产物实施例编号VP(%重量)VCL(%重量)55050实施例6-9按美国专利5,391,668、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在原处形成EVP/VP单体混合物(5.17%EVP)。然后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米花状共聚物,反应的加料量列于如下表5中。表5EVP/VP混合物实施例编号(5.17%EVP)(克)VP(克)VCL(克)水(克)636.2776.42 12.31 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Y·采恩P·F·沃尔夫
申请(专利权)人:ISP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