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忠方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雨水污水净水系统及其净化水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779743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8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城市雨水污水净水系统及其净化水的方法。该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设置于城市绿化带的雨水污水沟中,该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态过滤层、净化井、下水道;所述生态过滤层和净化井位于下水道的上方,且生态过滤层设置于所述净化井外侧周围,所述净化井与所述下水道连通,且所述下水道的管道口伸入到所述净化井底部中央,所述下水道的管道口高于净化井底部的其余部分,在净化井的内壁与下水道的管道壁之间形成凹入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比较低、维护方便新颖、可有效地对道路雨水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优点。

Urban rainwater sewage pur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rifying wa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ity rainwater sewage purifying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purifying water. The city rainwate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of rainwater sewage ditch in the city green belt, including the city rainwate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filter layer, well, sewer; the ecological filter layer and the purification of wells located above the sewer, and the ecological filter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lateral wells around the purification, purification of well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wer pipe and the sewer mouth into the well at the bottom of the central pipe cleaning, the sewer hole is higher than the rest of the purifica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concave groove is formed between the pipe wall, the inner wall of the wells and sewage purification. The technical proposal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convenient maintenance and novelty, and can effectively purify the road rainwater and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雨水污水净水系统及其净化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城市雨水污水处理
,城市窨井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在我国工业较发达城镇河段污染突出,城市河段中78%的河段不适合作饮用水源,城市地下水50%受到污染,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危害。现有的城市都是采用市政府掩埋管道,生活污水以及雨水等直接从路面污水口处,流入市政管道,既造成雨水污水的大量浪费,并且造成了极大的坏境污染。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水污水净水系统及其净化水的方法,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比较低的净水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城市雨水污水排放乱排放的缺陷,提供一种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的对道路雨水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从而实现循环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城市雨水污水等通过在草坪,道路汇集后,流入碎石层,进入碎石层初步过滤后流入净化井里面,净化井将初步过滤处理过的污水通过净水箱的过滤孔过滤后流入净化井里,经过净化井里面活性炭(或砂石)的吸收与过滤,二次过滤净化后流入储水区,储水区的水经过沉淀后流入出水管道排入河水中,实现污水净化利用。该技术方案设计的思路是:人工土(碎石)的渗透性能好,能获得较大的渗透量,带有较多的空隙,为土壤层构成很好的通透性,比天然土还具有更强的净化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该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设置于城市绿化带的雨水污水沟中,该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态过滤层(A)、净化井(B)、下水道(C);所述生态过滤层(A)和净化井(B)位于下水道(C)的上方,且生态过滤层(A)设置于所述净化井(B)外侧周围,所述净化井(B)与所述下水道(C)连通,且所述下水道(C)的管道口伸入到所述净化井(B)底部中央,所述下水道(C)的管道口高于净化井(B)底部的其余部分,在净化井(B)的内壁与下水道(C)的管道壁之间形成凹入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净化井(B)包括:净水箱(1)、窨井盖(2)、过滤填充物(3);所述净水箱(1)具有均匀分布小孔洞的双层侧壁,所述过滤填充物(3)填充于该双层侧壁之间的空间,而所述窨井盖(2)位于所述净水箱(1)上方。前述的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净水箱(1)的横截面是四方环或圆环。前述的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窨井盖(2)的中央设置有多个圆形凹槽,该多个圆形凹槽的直径大于所述下水道(C)管道口的直径,且所述圆形凹槽里设置有多个孔洞。前述的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多个圆形凹槽最佳是两个圆形凹槽。前述的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所述过滤填充物(3)是活性炭或砂石。前述的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过滤层(A)包括:碎石层(4)、黏土层(5)、黄土层(6);所述碎石层(3)铺设于所述净化井(B)外侧周围,所述黏土层(5)和所述黄土层(6)铺设于所述碎石层(3)外围,且所述黄土层(6)位于所述黏土层(5)之上,而黏土层(5)铺设于原土之上。前述的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道(C)包括:通水管道(7)和混凝土(8);所述混凝土(8)铺设于所述雨水污水沟的底部和侧面,而所述通水管道(7)位于所述混凝土(8)围起来的空间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净化水的方法,当雨水污水的量较少时,所述雨水污水先通过所述生态过滤层(A)进行初步过滤,然后再通过净化井(B)进一步过滤,通过净化井(B)内的凹入槽,最后进入下水道(C)排放出去;当雨水污水的量较大时,所述雨水污水除了通过上述步骤排放出去后,多余的雨水污水直接通过净化井(B)的窨井盖(2)进入所述凹入槽,最后进入下水道(C)排放出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净化水的方法,当雨水污水的量较少时,雨水污水先依次通过所述黄土层(6)、黏土层(5)、碎石层(4)进行初步过滤,然后再依次通过净化箱(1)外壁、过滤填充物(3)、净化箱(1)内壁进一步过滤后进入所述深凹入槽,最后进入下水道(C)排放出去;当雨水污水的量较大时,所述雨水污水除了通过上述步骤排放出去后,多余的雨水污水直接通过所述窨井盖(2)上的圆形凹槽排入所述净化箱(1)内的凹入槽,最后进入下水道(C)排放出去。本专利技术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对生活产生的污水以及雨水等进行多次净化,生成净化水,达到再次使用的要求,因此可以大量节约水资源,并且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采用碎石进行填充,成本便宜,由于填充结构坚实,对水的吸透能力强,雨量大也能快速吸收进行快速过滤。2、净化井活性炭(或砂石)更换方便,污水进入净水箱后,经过渗透及活性炭(或砂石)过滤,最后经过储水箱的沉淀后,达到净化效果,具有经济节能环保的作用。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城市雨水净水系统设置于城市绿化带的平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城市雨水净水系统的总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净化井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净化井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净化井的窨井盖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净化井的除去窨井盖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城市雨水净水系统的详细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A:生态过滤层B:净化井C:下水道D: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F:城市绿化带1:净水箱2:窨井盖3:过滤填充物4:碎石层5:黏土层6:黄土层7:通水管道8: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城市雨水污水净水系统及其净化水的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说明书附图中,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城市雨水净水系统设置于城市绿化带的平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城市雨水净水系统的总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净化井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净化井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净化井的窨井盖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净化井的除去窨井盖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城市雨水净水系统的详细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该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D设置于城市绿化带E的雨水污水沟中,该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D包括:生态过滤层A、净化井B、下水道C;所述生态过滤层A和净化井B位于下水道C的上方,且生态过滤层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城市雨水污水净水系统及其净化水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该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设置于城市绿化带的雨水污水沟中,其特征在于,该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态过滤层(A)、净化井(B)、下水道(C);所述生态过滤层(A)和净化井(B)位于下水道(C)的上方,且生态过滤层(A)设置于所述净化井(B)外侧周围,所述净化井(B)与所述下水道(C)连通,且所述下水道(C)的管道口伸入到所述净化井(B)底部中央,所述下水道(C)的管道口高于净化井(B)底部的其余部分,在净化井(B)的内壁与下水道(C)的管道壁之间形成凹入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该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设置于城市绿化带的雨水污水沟中,其特征在于,该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态过滤层(A)、净化井(B)、下水道(C);所述生态过滤层(A)和净化井(B)位于下水道(C)的上方,且生态过滤层(A)设置于所述净化井(B)外侧周围,所述净化井(B)与所述下水道(C)连通,且所述下水道(C)的管道口伸入到所述净化井(B)底部中央,所述下水道(C)的管道口高于净化井(B)底部的其余部分,在净化井(B)的内壁与下水道(C)的管道壁之间形成凹入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井(B)包括:净水箱(1)、窨井盖(2)、过滤填充物(3);所述净水箱(1)具有均匀分布小孔洞的双层侧壁,所述过滤填充物(3)填充于该双层侧壁之间的空间,而所述窨井盖(2)位于所述净水箱(1)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箱(1)的横截面是四方环或圆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窨井盖(2)的中央设置有多个圆形凹槽,该多个圆形凹槽的直径大于所述下水道(C)管道口的直径,且所述圆形凹槽里设置有多个孔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圆形凹槽最佳是两个圆形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填充物(3)是活性炭或砂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过滤层(A)包括:碎石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忠方徐于法徐玲建
申请(专利权)人:徐忠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