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2统计量的统计方法、CU及DU技术

技术编号:15768163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6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层2统计量的统计方法、CU及DU,所述方法包括:中心单元CU记录每个数据包到达CU侧层2中预设协议层的第一时间;所述CU基于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执行第一目标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目标事件包括:向分布式单元DU发送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或者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计算层2统计量;或者计算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并向DU或操作管理维护OAM发送所述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或者根据所述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计算层2数据包平均时延。这样,所述方法能够在CU与DU分离的情况下,实现对层2统计量的统计。

A statistic method of layer 2 Statistics, CU and DU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ayer of statistics, statistics of the 2 CU and DU, the method comprises: a first time center unit CU record each packet arrives on the CU side layer 2 preset protocol layer; each packet of the first time to perform the first target event based on the CU; wherein, the first target event including: the first time to distributed unit DU transmitting each packet; or each packet according to the first time, calculation of layer 2 Statistics; or the calculation of CU side the average packet delay, and maintains the OAM sends the CU side data packet average delay or according to the CU side of the average packet delay calculation layer 2 packet average delay to DU or operation management. Thus, the method can realize the statistics of the layer 2 statistics when the CU and the DU are separ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2统计量的统计方法、CU及DU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层2统计量的统计方法、CU(CentralUnit,中心单元)及DU(DistributedUnit,分布式单元)。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接入网实体支持的是集中式架构,即不同的协议层集中在同一个接入网实体中。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接入网实体既支持与传统LTE系统中相同的集中式架构,也支持CU以及DU分离的架构,即不同的协议层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单元中。对于CU与DU分离的情况,由于层2中包括的协议层分布在不同的单元中,导致无法对层2的统计量进行统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2统计量的统计方法、CU及DU,以解决对于CU与DU分离的情况,由于层2中包括的协议层分布在不同的单元中,导致无法对层2的统计量进行统计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层2统计量的统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中心单元CU记录每个数据包到达CU侧层2中预设协议层的第一时间;所述CU基于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执行第一目标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目标事件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层2统计量的统计方法、CU及DU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2统计量的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中心单元CU记录每个数据包到达CU侧层2中预设协议层的第一时间;所述CU基于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执行第一目标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目标事件包括:向分布式单元DU发送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或者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计算层2统计量;或者计算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并向DU或操作管理维护OAM发送所述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或者根据所述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计算层2数据包平均时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2统计量的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中心单元CU记录每个数据包到达CU侧层2中预设协议层的第一时间;所述CU基于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执行第一目标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目标事件包括:向分布式单元DU发送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或者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计算层2统计量;或者计算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并向DU或操作管理维护OAM发送所述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或者根据所述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计算层2数据包平均时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CU接收DU发送的每个数据包的第二时间,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DU接收到针对该数据包的正确接收确认消息的时间;所述CU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计算层2统计量,包括:所述CU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计算每一类QCI业务的层2数据包平均时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DU侧的媒体介入控制MAC层接收到针对该数据包的正确接收确认消息的时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计算每一类QCI业务的层2数据包平均时延,包括:所述CU将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二时间减去第一时间,得到每个数据包在层2的时延;基于每一类QCI业务,所述CU根据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每个数据包在层2的时延,计算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数据包在层2的时延的平均值作为该类QCI业务的层2数据包平均时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根据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每个数据包在层2的时延,计算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数据包在层2的时延的平均值,包括:所述CU计算在一个第一预设周期内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所有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在层2的时延总和除以该第一预设周期内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所有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包的总数量,得到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数据包在层2的时延的平均值。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CU接收DU发送的每个数据包从所述DU侧缓存中清除的第三时间;所述CU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计算层2统计量,包括:所述CU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三时间,计算每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用户终端UE平均数量。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三时间,计算每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平均数量,包括:基于每一类QCI业务,所述CU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三时间,计算每一采样时刻下在层2缓存或传输的,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数据包需要发送到的目标UE的数量为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数量;所述CU计算第二预设周期内所有采样时刻下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数量的平均值,作为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的平均数量。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计算每一采样时刻下在层2缓存或传输的,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数据包需要发送到的UE的数量为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数量,包括:对于每一个数据包,若采样时刻位于一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三时间之间,所述CU统计该数据包的要发送到的目标UE为该数据包所属的QCI业务的一个激活UE;其中,在同一个采样时刻,同一个目标UE至多一次被统计为同一个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计算第二预设周期内所有采样时刻下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数量的平均值,作为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的平均数量,包括:所述CU在一个第二预设周期内,统计该第二预设周期内所有采样时刻下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数量之和,然后除以该第二预设周期内的采样次数,得到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的平均数量。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包括:所述CU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每个数据包的第四时间,记录每个数据包在CU侧的时延,其中,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四时间为所述CU向DU发送该数据包的时间;基于每一类QCI业务,所述CU计算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数据包在CU侧的时延的平均值作为该类QCI业务的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计算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数据包在CU侧的时延的平均值作为该类QCI业务的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包括:所述CU计算一个第三预设周期内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所有数据包在CU侧的时延的总和除以该第三预设周期内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所有数据包的数量,得到该类QCI业务的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CU计算F1接口数据包平均时延,并向所述DU或OAM发送所述F1接口数据包平均时延,其中,所述F1接口为所述CU与DU之间的接口。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CU计算F1接口数据包平均时延或者所述CU接收DU发送的F1接口数据包平均时延,其中,所述F1接口为所述CU与DU之间的接口;所述CU接收DU发送的每一类QCI业务的D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所述CU根据所述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计算层2数据包平均时延,包括:基于每一类QCI业务,所述CU计算一类QCI业务的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所述F1接口数据包平均时延以及该类QCI业务的D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的总和,作为该类QCI业务的层2数据包平均时延。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计算F1接口数据包平均时延,包括:所述CU向DU发送多个时延探测包,并记录每个时延探测包的发送时间;所述CU接收DU针对每个时延探测包发送的反馈消息,并记录针对每个时延探测包的反馈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CU计算每个时延探测包的反馈消息的接收时间以及每个时延探测包的发送时间的时间差,并将所述时间差除以2,得到每个时延探测包的F1接口时延;所述CU计算每个时延探测包的F1接口时延的平均值作为F1接口数据包平均时延。15.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侧层2中预设协议层为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或者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16.一种层2统计量的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分布式单元DU记录每个数据包的第二时间和/或每个数据包从所述DU侧缓存中清除的第三时间,其中,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DU接收到针对该数据包的正确接收确认消息的时间;所述DU基于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二时间和/或第三时间执行第二目标事件;其中,所述第二目标事件包括:向中心单元CU发送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二时间和/或第三时间;或者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二时间和/或第三时间,计算层2统计量;或者计算D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并向CU或操作管理维护OAM发送所述D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或者根据所述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计算层2数据包平均时延。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DU接收CU发送的每个数据包到达CU侧层2中预设协议层的第一时间;所述DU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二时间,计算层2统计量,包括:所述DU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计算每一类QCI业务的层2数据包平均时延。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U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计算每一类QCI业务的层2数据包平均时延,包括:所述DU将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二时间减去第一时间,得到每个数据包在层2的时延;基于每一类QCI业务,所述DU根据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每个数据包在层2的时延,计算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数据包在层2的时延的平均值作为该类QCI业务的层2数据包平均时延。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U根据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每个数据包在层2的时延,计算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数据包在层2的时延的平均值,包括:所述DU计算在一个第一预设周期内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所有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在层2的时延总和除以该第一预设周期内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所有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包的总数量,得到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数据包在层2的时延的平均值。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DU接收CU发送的每个数据包到达CU侧层2中预设协议层的第一时间;所述DU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三时间,计算层2统计量,包括:所述DU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三时间,计算每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用户终端UE平均数量。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U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三时间,计算每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用户终端UE平均数量,包括:基于每一类QCI业务,所述DU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三时间,计算每一采样时刻下在层2缓存或传输的,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数据包需要发送到的目标UE的数量为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数量;所述DU计算第二预设周期内所有采样时刻下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数量的平均值,作为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的平均数量。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U计算每一采样时刻下在层2缓存或传输的,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数据包需要发送到的UE的数量为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数量,包括:对于每一个数据包,若采样时刻位于一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三时间之间,所述DU统计该数据包的要发送到的目标UE为该数据包所属的QCI业务的一个激活UE;其中,在同一个采样时刻,同一个目标UE至多一次被统计为同一个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U计算第二预设周期内所有采样时刻下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数量的平均值,作为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的平均数量,包括:所述DU在一个第二预设周期内,统计该第二预设周期内所有采样时刻下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数量之和,然后除以该第二预设周期内的采样次数,得到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激活UE的平均数量。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D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包括:所述DU根据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二时间,以及每个数据包的第五时间,记录每个数据包在DU侧的时延,其中,每个数据包的所述第五时间为所述DU接收到该数据包的时间;基于每一类QCI业务,所述DU计算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数据包在DU侧的时延的平均值作为该类QCI业务的D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U计算一类QCI业务对应的数据包在DU侧的时延的平均值作为该类QCI业务的D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包括:所述DU计算一个第四预设周期内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所有数据包在DU侧的时延的总和除以该第四预设周期内该类QCI业务对应的所有数据包的数量,得到该类QCI业务的D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DU计算F1接口数据包平均时延,并向所述CU或OAM发送所述F1接口数据包平均时延,其中,所述F1接口为所述DU与CU之间的接口。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DU计算F1接口数据包平均时延或者所述DU接收CU发送的F1接口数据包平均时延,其中,所述F1接口为所述DU与CU之间的接口;所述DU接收CU发送的每一类QCI业务的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所述DU根据所述D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计算层2数据包平均时延,包括:基于每一类QCI业务,所述DU计算一类QCI业务的D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所述F1接口数据包平均时延以及该类QCI业务的CU侧数据包平均时延的总和,作为该类QCI业务的层2数据包平均时延。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U计算F1接口数据包平均时延,包括:所述DU向CU发送多个时延探测包,并记录每个时延探测包的发送时间;所述DU接收CU针对每个时延探测包发送的反馈消息,并记录针对每个时延探测包的反馈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DU计算每个时延探测包的反馈消息的接收时间以及每个时延探测包的发送时间的时间差,并将所述时间差除以2,得到每个时延探测包的F1接口时延;所述DU计算每个时延探测包的F1接口时延的平均值作为F1接口数据包平均时延。29.如权利要求17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炜汪颖刘爱娟
申请(专利权)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