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热处理校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54930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5 01: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竹热处理校直方法,包括校直处理,在进行所述校直处理前,将原竹有引导地送入均匀热场中进行软化处理,并在所述热场中进行预校直处理,并在进行所述校直处理后,对所述原竹进行强制冷却;所述热场的温度为100~300℃,所述软化处理和所述预校直处理依次包括预软化处理、第一预校直处理、二次软化处理和第二预校直处理的步骤;所述强制冷却的步骤是将所述原竹有引导地通过均匀冷场,当所述原竹离开所述冷场后,所述原竹的温度降至30~50℃。具有原竹通直、质量稳定、不影响原竹强度、且外部自动形成保护层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热处理校直方法
本申请涉及校直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原竹的热处理校直方法。
技术介绍
篱笆与围栏等产品多使用原竹作为材料,将原竹通过连接结构,如连接扣、铁丝等,将原竹连接形成篱笆或围栏,产品对原竹的质量有以下要求:(1)原竹通直、无弯曲,(2)原竹具有一定的强度。现有技术中,对原竹进行校直的方法是通过炉火(多为碳为燃料的火炉生成的火焰)烘烤原竹弯曲部分,然后通过限位校直装置对加热烘烤过的部分进行校直。上述方法校直精度差、校直后的原竹质量不稳定、校直后的原竹需要涂覆保护油漆;主要是因为手工操作,首先对弯曲部位的选择不精确,其次加热烘烤时间无控制,最后原竹加热与机械校直之间的配合无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竹的热处理校直方法,其通过在进行所述校直处理前,将原竹有引导地送入均匀热场中进行软化处理,并在所述热场中进行预校直处理,并在进行所述校直处理后,对所述原竹进行强制冷却;从而使处理后的原竹通直、质量稳定、不影响原竹强度、且外部自动形成保护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竹热处理校直方法,包括校直处理,在进行所述校直处理前,将原竹有引导地送入均匀热场中进行软化处理,并在所述热场中进行预校直处理,并在进行所述校直处理后,对所述原竹进行强制冷却;所述热场的温度为100~300℃,所述软化处理和所述预校直处理依次包括预软化处理、第一预校直处理、二次软化处理和第二预校直处理的步骤;所述强制冷却的步骤是将所述原竹有引导地通过均匀冷场,当所述原竹离开所述冷场后,所述原竹的温度降至30~50℃。作为优选,在所述预软化处理的步骤中,所述原竹上任意段在所述热场中的停留时间为0.2~1h。作为优选,在所述二次软化处理的步骤中,所述原竹上任意段在所述热场中的停留时间为0.2~1h。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预校直处理的步骤中,是将原竹有引导地送入第一预校直通道中,所述第一预校直通道的入口的口径为所述原竹直径的1.4~1.7倍,所述第一预校直通道的出口的口径为所述原竹直径的1.2~1.4倍。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预校直处理的步骤中,所述原竹上任意段在所述热场中的停留时间为0.1~0.5h。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二预校直处理的步骤中,是将原竹有引导地送入第二预校直通道中,所述第二预校直通道的入口的口径为所述原竹直径的1.3~1.4倍,所述第二预校直通道的出口的口径为所述原竹直径的1.2~1.3倍。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二预校直处理的步骤中,所述原竹上任意段在所述热场中的停留时间为0.1~0.2h。作为优选,所述冷场由循环淋幕的冷却油形成。作为优选,所述原竹离开所述热场至进入冷场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3h;所述冷却油为植物油。作为优选,所述热场由导热油加热所述原竹周围空气形成,或由碳燃烧形成火焰加热所述原竹周围空气形成。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的一种竹热处理校直方法具有通直、质量稳定、不影响原竹强度、且外部自动形成保护层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竹热处理校直方法,包括以下处理工序:软化处理和预校直处理软化处理和预校直处理在热场中进行,热场的温度为100~300℃,将原竹有引导地送入均匀热场中,热场由导热油加热所述原竹周围空气形成,或由碳燃烧形成火焰加热原竹周围空气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通过导热油加热原竹周围的空气至150℃;当加热温度为100℃时,处理的原竹表面出油少,当加热温度为300℃时,处理的原竹表面材色变深且表面出油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通过产品最终性能需要做出选择。在热场中,原竹依次经过预软化处理、第一预校直处理、二次软化处理和第二预校直处理的步骤。在预软化处理的步骤中,原竹上任意段在所述热场中的停留时间为0.2~1h;在第一预校直处理的步骤中,是将原竹有引导地送入第一预校直通道中,第一预校直通道的入口的口径为原竹直径的1.4~1.7倍,第一预校直通道的出口的口径为原竹直径的1.2~1.4倍,此时原竹上任意段在热场中的停留时间为0.1~0.5h;在二次软化处理的步骤中,原竹上任意段在热场中的停留时间为0.2~1h;在第二预校直处理的步骤中,是将原竹有引导地送入第二预校直通道中,第二预校直通道的入口的口径为原竹直径的1.3~1.4倍,第二预校直通道的出口的口径为原竹直径的1.2~1.3倍,此时原竹上任意段在所述热场中的停留时间为0.1~0.2h。原竹在热场中始终匀速运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通过控制进给速度和调整第一预校直通道、第二预校直通道的长度实现停留时间。校直处理校直处理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合适的方式,如将原竹通过具有一定长度的圆筒状通道中,或通过具有一定长度的由压辊形成的通道中。校直处理的时间为0.1~0.3h,以保证校直处理后的原竹在进入强制冷却的步骤时,仍具有一定的高温。强制冷却在进行所述校直处理后,对原竹进行强制冷却,将原竹有引导地通过均匀冷场,当原竹离开冷场后,原竹的温度降至30~50℃。冷场由循环淋幕的冷却油形成,冷却油为植物油。在技术方案中,采用冷却油淋幕结构32作用强制冷却的方法实现了两个技术效果,其一,当经过校直的原竹离开校直装置2后并进入下料定位夹具31时,仍具有较高的温度,淋以冷却油可实现有效冷却,实现校直后原竹的快速定型,不产生弯曲回复;其二,在仍具有一定温度(相对较高的温度)时,原竹表面的纤维结构扩张,淋涂冷却油后,冷却油接触原竹表面后升温、流平性提高、同时进入扩张的原竹表面纤维中,起到了对原竹表面的保护。且这种涂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冷油在冷竹表面涂覆具有更好的附着效果,涂覆的持久性更好。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热处理校直方法,包括校直处理,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校直处理前,将原竹有引导地送入均匀热场中进行软化处理,并在所述热场中进行预校直处理,并在进行所述校直处理后,对所述原竹进行强制冷却;所述热场的温度为100~300℃,所述软化处理和所述预校直处理依次包括预软化处理、第一预校直处理、二次软化处理和第二预校直处理的步骤;所述强制冷却的步骤是将所述原竹有引导地通过均匀冷场,当所述原竹离开所述冷场后,所述原竹的温度降至30~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热处理校直方法,包括校直处理,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校直处理前,将原竹有引导地送入均匀热场中进行软化处理,并在所述热场中进行预校直处理,并在进行所述校直处理后,对所述原竹进行强制冷却;所述热场的温度为100~300℃,所述软化处理和所述预校直处理依次包括预软化处理、第一预校直处理、二次软化处理和第二预校直处理的步骤;所述强制冷却的步骤是将所述原竹有引导地通过均匀冷场,当所述原竹离开所述冷场后,所述原竹的温度降至30~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热处理校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软化处理的步骤中,所述原竹上任意段在所述热场中的停留时间为0.2~1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热处理校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次软化处理的步骤中,所述原竹上任意段在所述热场中的停留时间为0.2~1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热处理校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预校直处理的步骤中,是将原竹有引导地送入第一预校直通道中,所述第一预校直通道的入口的口径为所述原竹直径的1.4~1.7倍,所述第一预校直通道的出口的口径为所述原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洪利竹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