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目白尼参工厂化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5069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4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我国南海濒危高值海洋经济物种的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属于农业水产养殖中棘皮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蛇目白尼参工厂化养殖方法。以1000—1200条/池的投放密度将蛇目白尼参养殖于设有养殖基底的养殖池内养殖,养殖过程中DO值4—6ppm,并以每2‑4天投喂1次饵料,以及使池塘日换水量达到25%,待海参规格达到500g/条时,放水收获;其中,饵料的投喂量按池塘内海参重的3‑5%日投加。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对南海濒危高值海洋经济物种的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的在人工可控条件下的高效培育蛇目白尼参的方法。

Method for factory culture of snake and white ginse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South China Sea to protect endangered species of high value marine economic and effective exploitation,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Echinodermata animal breeding in aquaculture, in particular to a bohadschia Argus factory farming method. In 1000 - 1200 / input density pool will bohadschia Argus breeding in the breeding base with the breeding pool breeding, breeding process DO value of 4 6ppm, and 2 to 4 days per feed 1 times as well as bait, the pond water change reached 25%, to achieve the 500g/ specifications of sea cucumber when the water harvesting; the bait feeding amount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of 3 inland ponds. The 5% day dos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efficiently cultivating and purifying the snake sk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under the artificial controllable condi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the effectiv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endangered high-value marine economic spec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蛇目白尼参工厂化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我国南海濒危高值海洋经济物种的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属于农业水产养殖中棘皮动物养殖
,具体的说是一种蛇目白尼参工厂化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蛇目白尼参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海参科,白尼参属(廖玉麟,1997)。在海南地区俗称“白海参”、“白乳参”。形态特征为:一般体长30-50cm,背面为深灰色或灰白带黄色,有许多显着的蛇目状斑纹,各斑纹的周围颜色较浅,内有黑色圈,圈内为黄色,中央有一黑点,从点上伸出一小疣,也常排列成不规则的纵行。口偏于腹面,具触手20个。腹面平坦,呈淡灰褐色,并密生很多排列不规则的管足。背面皮骨片主要为繁简不同的花纹样体;腹面皮内骨片为卵形颗粒体及葡萄状花纹体。生态分布:多栖息于热带珊瑚礁内或泻湖内,水深6-18m长有海藻的珊瑚礁沙底。在我国分布于海南岛周边及北部湾、西沙群岛、南沙等群岛。目前对蛇目白尼参药用研究认为:其化学成份:全体含三萜甙(triterpenoidglycosides),用Smith降解法得海参-9-(11)-烯-3β,12α-二醇[holost-9-(11)-ene-3β,12α-diol]及海参-9(11)-烯-3β-醇[holost-9(11)-en-3β-ol],海洋甙(marineglycoside),皂甙(saponins),羊毛脂-9(11)-烯-3β-醇[lanost-9(11)-en-3β-ol],4α,14α-二甲基-5α-胆甾-9(11)-烯-3β-醇[4α,14-dimethyl-5α-cholest-9(11)en-3β-ol],14α,甲基胆甾醇-9(11)-烯-3β-醇[14α-methylcholest-9(11)-en-3β-ol],海参素A。其药理作用:体外试验,蛇目白尼参皂甙3-100μg/ml时,对白色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产朊假丝酵母(C.utilis)、克鲁斯假丝酵母(C.krusei)等均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从白尼参(Bohadschiagraeffei)中分离出的海参素A,体外能完全抑制酵母的增殖,大剂量时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蛇目白尼参体大而肥,大的个体长达50厘米以上,体壁厚而柔软。作者在2007年在海南临高县美夏港万方公司亲见有单个体重4500千克的蛇目白尼参。其简单工烹调后,口感软嫩爽滑,味道平和且具有淡淡的鲜香,食用价值与刺参相似。历来是我国两广、海南一带的海产珍品,更被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美食家钟爱。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蛇目白尼参作为国宴菜肴款待了里根。当前的蛇目白尼参鲜参价格在100元/市斤以上,比当前的山东刺参80余元/市斤的价格还高,并且市场范围广阔,市场需求层次高,具备很好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价值。目前蛇目白尼参都为在浅海潜水抓捕得来,没有人工育苗、养殖的报道,不是具备产业规模的经济品种。作者自2005年在海南临高县美夏的万方公司开始进行蛇目白尼参的种参采集、培育、人工育苗和养殖的研究工作,在2007、2008年陆续繁育参苗20余万粒,经过培育至5厘米规格投放至万方公司管理的底播海域,目前长势良好,普遍已至200克/粒的规格。为将蛇目白尼参培育为具备南海特色的经济品种作了必要的基础的准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蛇目白尼参工厂化养殖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一种蛇目白尼参的工厂化养殖方法:以1000—1200条/池的投放密度将蛇目白尼参养殖于设有养殖基底的养殖池内养殖,养殖过程中DO值4—6ppm,并以每2-4天投喂1次饵料,以及使池塘日换水量达到池塘体积的25%,待海参规格达到500g/条时,放水收获;其中,饵料的投喂量按池塘内海参重的3-5%日投加。所述养殖基底设于养殖池底部,养殖基底由下至上为粗沙和碎珊瑚混合物层、四脚水泥砖层和塑胶笼;其中,粗沙和碎珊瑚混合物层中粗沙和碎珊瑚按重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所述养殖池的端位两端分别配置可调水位式排水管和进水管,底部配置软管充气头,充气头在池底的分布密度为0.5-1个/平方米;养殖池内蓄水深度为1-1.5米,蓄水容积占养殖池容积的1/2-4/5。所述饵料重量百分比计,65-70%基底料,8--10%麒麟菜干粉,5-8%马尾藻粉,10-15%贝壳粉和2-5%牡蛎干肉粉;其中,基底料为晒干的海底未受污染的浮底海泥。所述养殖池每10-15天将池塘放水,冲洗池塘一次。本专利技术所具有优点:本专利技术对南海濒危高值海洋经济物种的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的在人工可控条件下的高效培育蛇目白尼参的方法。具体为:1、本专利技术为没有人工养殖记录的热带参种-蛇目白尼参提供了整体的人工养殖方法;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不仅适用于蛇目白尼参成品参的人工养殖,同时适用于蛇目白尼参种参的蓄养培育和稚参以后生长阶段的培育;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适用于蛇目白尼参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具体说明。但是并不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做的简单替换或改变也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针对蛇目白尼参这种未有人工养殖记录的热带海参种类,设定其工厂化养殖的基本设施条件,养殖的基本密度,养殖过程中需要的基本环境要求,需要的饵料的基本成份和饲喂方法,以及在养殖过程中的管理方法,建立了蛇目白尼参工厂化养殖的整体技术环节。实施例11、养殖品种的确定养殖品种为蛇目白尼参属海参科蛇目白尼参属,身体椭圆形,成体体表无刺。分布于热带海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海域。生活于珊瑚礁海域,有少数海草的沙底。喜高温,无夏眠。生活时体长400-500mm,宽约100mm,成体体重约400克以上。是我国南海的一种新培育起来的高值棘皮动物经济品种。2、养殖池建设规格为7m×3m×1.8m的长方形水泥池,可蓄水深度为1.5m,配置软管充气头:分布密度0.5个/㎡;在池端位配置可调水位式排水管,直径为18.8cm;在池另一端位配置两个直径为4.7cm的进水管。养殖池上离池顶1.8m处设置双层遮阳网。3、养殖池基底建设在池底铺15cm厚的质量比例为1:1的粗沙和碎珊瑚混合物,在该层底质上覆0.5m×0.5m的四脚水泥砖,砖脚的高度为20cm,再在该层水泥砖上码3-5层40cm×32cm×12cm的四面开口的塑胶笼,作为养殖基底。4、苗种投放选择规格为2cm以上的苗种苗种要求放在手心能够迅速翻转、自行爬动离开,身体褐黄,体表无损伤,投放密度为1000条/池。5、环境控制以罗兹鼓风机连接塑料管道,到池塘以软管0.2cm直径的软管连气石,均匀投放于池塘底部,保持DO值不低于4ppm;始终开通进排水系统,使池塘日换水量达到25%。6、饵料制作以海底未受污染的浮底海泥晒干后作基底料,加入8%麒麟菜干粉,5%马尾藻粉,10%贝壳粉,2%牡蛎干肉粉,自制饵料,按池塘内海参重的3-5%日投喂量,每3天投喂1次。7、管理与收获每3天1次观察和记录海参的活动状况,包括体长的变化、摄食情况、病敌害情况、数量变化等,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每15天将池塘放水,冲洗池塘一次,并将海参按规格重新分类并组饲养。待海参规格达到500g/条时,放水收获。实施例2蛇目白尼参的工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蛇目白尼参的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1000—1200条/池的投放密度将蛇目白尼参养殖于设有养殖基底的养殖池内养殖,养殖过程中DO值4—6ppm,并以每2‑4天投喂1次饵料,以及使池塘日换水量达到25%,待海参规格达到500g/条时,放水收获;其中,饵料的投喂量按池塘内海参重的3‑5%日投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蛇目白尼参的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1000—1200条/池的投放密度将蛇目白尼参养殖于设有养殖基底的养殖池内养殖,养殖过程中DO值4—6ppm,并以每2-4天投喂1次饵料,以及使池塘日换水量达到25%,待海参规格达到500g/条时,放水收获;其中,饵料的投喂量按池塘内海参重的3-5%日投加。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目白尼参的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基底设于养殖池底部,养殖基底由下至上为粗沙和碎珊瑚混合物层、四脚水泥砖层和塑胶笼;其中,粗沙和碎珊瑚混合物层中粗沙和碎珊瑚按重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目白尼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怀余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南万方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