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响系统终端布置台,其中一个上固定盘和一个下固定盘共同构成一组固定盘,两组固定盘分别镶嵌于桌台体后端两侧,转轴垂直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上固定盘和下固定盘连接;连接支架的一端与转轴转动连接,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音箱支撑板连接;摇臂包括第一水平部、垂直部和第二水平部,第一水平部与垂直部的一端连接,第二水平部与垂直部的另一端连接摇臂对称设置于音箱支撑板两侧,第一水平部与音箱支撑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摇臂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水平部底部的半球形橡胶垫,半球形橡胶垫的平面与第二水平部的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因振动带来的音箱位移,且音箱摆放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响系统终端布置台
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响系统终端布置台。
技术介绍
为了使音响系统终端(音箱)达到最好的声学效果,通常需要使音响系统终端距离地面一定距离,音响系统终端架即用于支撑音响系统终端并使音响系统终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达到合适大小。大功率音响系统终端在工作时,箱体振动较大,将大功率音响系统终端放置于音响系统终端架上,极易因振动引起音响系统终端位移,导致音响系统终端容易从音响系统终端架上掉落。同时,一些高保真音响系统终端采用含金属铍的材料制造其发声单元,一但音响系统终端从音响系统终端架上掉落,发声单元破裂后散发在空气中的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现对音响系统终端有效固定的装置。音响系统终端摆放位置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平衡性、声场的深度和环绕声效以及重低音的效果等。正确而有效的摆放方法,有助于优化音响系统终端的声音效果。根据房间声学环境(如房间的大小、房间的封闭性及装饰)和音响系统终端的声学性能的不同,音响系统终端的摆放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对于书架式2.0音响系统终端的基本摆放,最典型的就是“正三角形法”,这种摆法要求将一对音响系统终端面向聆听者一字排开,对两个音响系统终端之间的间距和角度进行调整,使音响系统终端与聆听者构成一个60°角的正三角形。当前,由于音响系统终端重量大,不易搬动,无法方便的对音响系统终端的摆放位置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音响系统终端布置台。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音响系统终端布置台,包括桌台体、音箱支撑板、连接支架、转轴、上固定盘、下固定盘和摇臂;一个上固定盘和一个下固定盘共同构成一组固定盘,两组固定盘分别镶嵌于桌台体后端两侧,转轴垂直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上固定盘和下固定盘连接;连接支架的一端与转轴转动连接,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音箱支撑板连接;摇臂包括第一水平部、垂直部和第二水平部,第一水平部与垂直部的一端连接,第二水平部与垂直部的另一端连接;摇臂对称设置于音箱支撑板两侧,第一水平部与音箱支撑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摇臂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水平部底部的半球形橡胶垫,半球形橡胶垫的平面与第二水平部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的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还包括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的螺杆,螺杆的底部为半球型,所述半球形橡胶垫与所述第二水平部底面连接的平面的中心部位开设有与螺杆底部相适应的半球孔;所述半球形橡胶垫的平面上按圆周均匀布置有多个连接凸起,连接凸起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底部粘接。将音箱放置于音箱支撑板上,然后通过转动连接支架,调整音箱之间的距离以及音箱与聆听者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从而方便的对音箱的摆放进行调整,避免人工搬动音箱的不便。转动摇臂使第二水平部运动至音箱顶端,半球形橡胶垫在第二水平部和音箱顶部的共同作用下被压缩,通过半球形橡胶垫的弹性将音箱压紧在音箱支撑板上。如此即可避免因振动带来的音箱位移。同时,半球形橡胶垫的缓冲作用还能避免音箱与本技术之间发生共振,有效提高音箱的声学性能。在音箱高度较小时,半球形橡胶垫无法被充分压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置螺纹通孔和螺杆。转动螺杆,螺杆的底部将半球形橡胶垫向下压,从而使半球形橡胶垫被充分压缩。如果半球形橡胶垫的平面整体与第二水平部的底部连接,那么在利用螺杆压缩半球形橡胶垫时,极易使半球形橡胶垫损坏。为此,在半球形橡胶垫的平面上按圆周均匀布置多个连接凸起,使半球形橡胶垫具备较大的伸缩余量,防止半球形橡胶垫损坏。进一步的,所述音箱支撑板高于所述桌台体的上表面。音箱支撑板高于桌台体的上表面,防止桌台对音箱的发声单元进行阻挡,使得音箱的声学性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支架包括套筒、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支撑柱和加强柱,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一端与套筒连接,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支撑柱连接,加强柱交叉设置于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之间,加强柱一端与第一连接柱连接,加强柱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柱连接,所述音箱支撑板与支撑柱的顶端连接,套筒套于所述转轴上。加强柱交叉设置于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之间,提高了连接支架的整体强度。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盘的上表面设置有角度刻度;所述第一连接柱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套筒连接的一端顶部设置有凸出的指示标线。设置角度刻度,使得音箱的摆放角度更容易被确定,方便音箱的摆放。进一步的,所述音箱支撑板的侧面开有容纳孔,容纳孔内设置有与容纳孔同轴的轴承,轴承的外表面与容纳孔的内表面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水平部的端部设置于轴承内,所述第一水平部的端部外表面与轴承的内表面过盈配合。摇臂通过轴承与音箱支撑板转动连接,使摇臂的转动更加灵活。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可以通过转动连接支架,调整音箱之间的距离以及音箱与聆听者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从而方便的对音箱的摆放进行调整,避免人工搬动音箱的不便;2.音箱支撑板高于桌台体的上表面,防止桌台对音箱的发声单元进行阻挡,使得音箱的声学性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3.加强柱交叉设置于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之间,提高了连接支架的整体强度;4.设置角度刻度,使得音箱的摆放角度更容易被确定,方便音箱的摆放;5.设置摇臂,可避免因振动带来的音箱位移;6.半球形橡胶垫的缓冲作用能避免音箱与本技术之间发生共振,有效提高音箱的声学性能;7.摇臂通过轴承与音箱支撑板转动连接,使摇臂的转动更加灵活;4.在音箱高度较小时,半球形橡胶垫无法被充分压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置螺纹通孔和螺杆;转动螺杆,螺杆的底部将半球形橡胶垫向下压,从而使半球形橡胶垫被充分压缩;5.在半球形橡胶垫的平面上按圆周均匀布置多个连接凸起,使半球形橡胶垫具备较大的伸缩余量,防止半球形橡胶垫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音箱支撑板和摇臂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桌台体,2-音箱支撑板,3-连接支架,4-转轴,5-上固定盘,6-下固定盘,7-摇臂,21-容纳孔,22-轴承,31-套筒,32-第一连接柱,33-第二连接柱,34-支撑柱,35-加强柱,36-指示标线,71-第一水平部,72-垂直部,73-第二水平部,74-半球形橡胶垫,75-螺纹通孔,76-螺杆,77-半球孔,78-连接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技术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内。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音响系统终端布置台,包括桌台体1、音箱支撑板2、连接支架3、转轴4、上固定盘5、下固定盘6和摇臂7;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音响系统终端布置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桌台体(1)、音箱支撑板(2)、连接支架(3)、转轴(4)、上固定盘(5)、下固定盘(6)和摇臂(7);一个上固定盘(5)和一个下固定盘(6)共同构成一组固定盘,两组固定盘分别镶嵌于桌台体(1)后端两侧,转轴(4)垂直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上固定盘(5)和下固定盘(6)连接;连接支架(3)的一端与转轴(4)转动连接,连接支架(3)的另一端与音箱支撑板(2)连接;摇臂(7)包括第一水平部(71)、垂直部(72)和第二水平部(73),第一水平部(71)与垂直部(72)的一端连接,第二水平部(73)与垂直部(72)的另一端连接;摇臂(7)对称设置于音箱支撑板(2)两侧,第一水平部(71)与音箱支撑板(2)的侧面转动连接;摇臂(7)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水平部(73)底部的半球形橡胶垫(74),半球形橡胶垫(74)的平面与第二水平部(73)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73)的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75);还包括与螺纹通孔(75)螺纹连接的螺杆(76),螺杆(76)的底部为半球型,所述半球形橡胶垫(74)与所述第二水平部(73)底面连接的平面的中心部位开设有与螺杆(76)底部相适应的半球孔(77);所述半球形橡胶垫(74)的平面上按圆周均匀布置有多个连接凸起(78),连接凸起(78)与所述第二水平部(73)的底部粘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音响系统终端布置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桌台体(1)、音箱支撑板(2)、连接支架(3)、转轴(4)、上固定盘(5)、下固定盘(6)和摇臂(7);一个上固定盘(5)和一个下固定盘(6)共同构成一组固定盘,两组固定盘分别镶嵌于桌台体(1)后端两侧,转轴(4)垂直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上固定盘(5)和下固定盘(6)连接;连接支架(3)的一端与转轴(4)转动连接,连接支架(3)的另一端与音箱支撑板(2)连接;摇臂(7)包括第一水平部(71)、垂直部(72)和第二水平部(73),第一水平部(71)与垂直部(72)的一端连接,第二水平部(73)与垂直部(72)的另一端连接;摇臂(7)对称设置于音箱支撑板(2)两侧,第一水平部(71)与音箱支撑板(2)的侧面转动连接;摇臂(7)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水平部(73)底部的半球形橡胶垫(74),半球形橡胶垫(74)的平面与第二水平部(73)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73)的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75);还包括与螺纹通孔(75)螺纹连接的螺杆(76),螺杆(76)的底部为半球型,所述半球形橡胶垫(74)与所述第二水平部(73)底面连接的平面的中心部位开设有与螺杆(76)底部相适应的半球孔(77);所述半球形橡胶垫(74)的平面上按圆周均匀布置有多个连接凸起(78),连接凸起(78)与所述第二水平部(73)的底部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系统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原峰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