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观察减压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3029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30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观察减压贴,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将保护膜撕除,并将撕除保护膜的一面即带有粘性一面的减压贴粘贴与患者治疗部位,并将观察孔与患者伤口相对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医护人员可用手按压软套,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软套内的第一海绵处于收缩的状态,此时,第一海绵内的消炎水由进药孔排入观察孔内,使得观察孔处患者的伤口处于消炎治疗的状态,当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时,医护人员可用手将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分离,再手握翻贴,并将翻贴打开,此时,通过观察孔,使得患者的伤口暴露于外界,方便医护人员观察患者伤口的具体情况,该可观察减压贴,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患者的治疗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观察减压贴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压贴,尤其涉及一种可观察减压贴。
技术介绍
患者有压疮的,目前医院常使用减压贴对患者的压疮进行治疗,但传统的减压贴因自身结构的原因,当医护人员需要查看患者患处时,就必须从减压贴的边缘撕起来,才能观察到,多次撕除减压贴的边缘会降低减压贴自身的粘性,造成减压贴脱离患者治疗部位,同时,还会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影响了患者的治疗进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可观察减压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观察减压贴,来解决目前传统的减压贴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患者治疗进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观察减压贴,包括减压贴、进药孔、软套、第一海绵、观察孔、翻贴、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保护膜,所述的进药孔位于减压贴内部上下两端,所述的进药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软套位于减压贴前端上下两侧,所述的软套与减压贴粘贴相连,所述的第一海绵位于软套内部,所述的观察孔位于减压贴内部中端,所述的观察孔与减压贴一体相连,所述的翻贴位于减压贴前端中侧,所述的翻贴与减压贴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位于翻贴外壁三边,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翻贴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位于观察孔三边,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减压贴缝合相连,且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第一魔术贴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保护膜位于减压贴后端,所述的保护膜与减压贴胶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翻贴后端还设有第三魔术贴,所述的第三魔术贴与翻贴缝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第三魔术贴后端还设有第四魔术贴,所述的第四魔术贴与第三魔术贴粘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第四魔术贴后端还设有第二海绵,所述的第二海绵与第四魔术贴胶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减压贴顶部右侧还设有不粘贴,所述的不粘贴与减压贴胶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软套外部还设有防水布,所述的防水布与软套胶水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可观察减压贴,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将保护膜撕除,并将撕除保护膜的一面即带有粘性一面的减压贴粘贴与患者治疗部位,并将观察孔与患者伤口相对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医护人员可用手按压软套,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软套内的第一海绵处于收缩的状态,此时,第一海绵内的消炎水由进药孔排入观察孔内,使得观察孔处患者的伤口处于消炎治疗的状态,当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时,医护人员可用手将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分离,再手握翻贴,并将翻贴打开,此时,通过观察孔,使得患者的伤口暴露于外界,方便医护人员观察患者伤口的具体情况,该可观察减压贴,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省时省力,通过使用该装置,方便医护人员快速的观察患者的治疗部位,极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患者的治疗进度,同时,防水布是为了防止收缩后的第一海绵内的消炎水由软套四周流出,确保了消炎水流入进药孔的准确性,第二海绵是为了对患者伤口处的渗血进行有效的吸收,当第二海绵吸收渗血量饱和时,医护人员只需将第三魔术贴和第四魔术贴分离,再取下第二海绵,并更换新的第二海绵即可,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只需手握不粘贴,并撕除不粘贴,使得不粘贴连同该装置同步与患者治疗部位分离即可。附图说明图1是可观察减压贴的局部主视图;图2是可观察减压贴的局部展开图;图3是可观察减压贴的局部仰视俯视图;图4是软套的内部局部剖视图。减压贴1进药孔2软套3第一海绵4观察孔5翻贴6第一魔术贴7第二魔术贴8保护膜9不粘贴101防水布301第三魔术贴601第四魔术贴602第二海绵60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可观察减压贴,包括减压贴1、进药孔2、软套3、第一海绵4、观察孔5、翻贴6、第一魔术贴7、第二魔术贴8、保护膜9,所述的进药孔2位于减压贴1内部上下两端,所述的进药孔2为圆形通孔,所述的软套3位于减压贴1前端上下两侧,所述的软套3与减压贴1粘贴相连,所述的第一海绵4位于软套3内部,所述的观察孔5位于减压贴1内部中端,所述的观察孔5与减压贴1一体相连,所述的翻贴6位于减压贴1前端中侧,所述的翻贴6与减压贴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魔术贴7位于翻贴6外壁三边,所述的第一魔术贴7与翻贴6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魔术贴8位于观察孔5三边,所述的第二魔术贴8与减压贴1缝合相连,且所述的第二魔术贴8与第一魔术贴7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保护膜9位于减压贴1后端,所述的保护膜9与减压贴1胶水相连,所述的翻贴6后端还设有第三魔术贴601,所述的第三魔术贴601与翻贴6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魔术贴601后端还设有第四魔术贴602,所述的第四魔术贴602与第三魔术贴601粘贴相连,所述的第四魔术贴602后端还设有第二海绵603,所述的第二海绵603与第四魔术贴602胶水相连,所述的减压贴1顶部右侧还设有不粘贴101,所述的不粘贴101与减压贴1胶水相连,所述的软套3外部还设有防水布301,所述的防水布301与软套3胶水相连。该可观察减压贴,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将保护膜9撕除,并将撕除保护膜9的一面即带有粘性一面的减压贴1粘贴与患者治疗部位,并将观察孔5与患者伤口相对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医护人员可用手按压软套3,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软套3内的第一海绵4处于收缩的状态,此时,第一海绵4内的消炎水由进药孔2排入观察孔5内,使得观察孔5处患者的伤口处于消炎治疗的状态,当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时,医护人员可用手将第一魔术贴7和第二魔术贴8分离,再手握翻贴6,并将翻贴6打开,此时,通过观察孔5,使得患者的伤口暴露于外界,方便医护人员观察患者伤口的具体情况,同时,防水布301是为了防止收缩后的第一海绵4内的消炎水由软套3四周流出,确保了消炎水流入进药孔2的准确性,第二海绵603是为了对患者伤口处的渗血进行有效的吸收,当第二海绵603吸收渗血量饱和时,医护人员只需将第三魔术贴601和第四魔术贴602分离,再取下第二海绵603,并更换新的第二海绵603即可,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只需手握不粘贴101,并撕除不粘贴101,使得不粘贴101连同该装置同步与患者治疗部位分离即可。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观察减压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观察减压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减压贴、进药孔、软套、第一海绵、观察孔、翻贴、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保护膜,所述的进药孔位于减压贴内部上下两端,所述的进药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软套位于减压贴前端上下两侧,所述的软套与减压贴粘贴相连,所述的第一海绵位于软套内部,所述的观察孔位于减压贴内部中端,所述的观察孔与减压贴一体相连,所述的翻贴位于减压贴前端中侧,所述的翻贴与减压贴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位于翻贴外壁三边,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翻贴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位于观察孔三边,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减压贴缝合相连,且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第一魔术贴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保护膜位于减压贴后端,所述的保护膜与减压贴胶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观察减压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减压贴、进药孔、软套、第一海绵、观察孔、翻贴、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保护膜,所述的进药孔位于减压贴内部上下两端,所述的进药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软套位于减压贴前端上下两侧,所述的软套与减压贴粘贴相连,所述的第一海绵位于软套内部,所述的观察孔位于减压贴内部中端,所述的观察孔与减压贴一体相连,所述的翻贴位于减压贴前端中侧,所述的翻贴与减压贴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位于翻贴外壁三边,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翻贴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位于观察孔三边,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减压贴缝合相连,且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第一魔术贴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保护膜位于减压贴后端,所述的保护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盼杜娟席佩宋莉徐银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