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21819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9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冷头,包括截面为凹形的水冷壳体,所述水冷壳体内形成水平设置的散热腔、竖向设置的进液腔以及出液腔,所述进液腔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圆管,所述出液腔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圆管;所述水冷壳体的底板为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上设置有至少2组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的上端与散热腔顶壁之间的距离为1‑3mm;所述进液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水轮,所述出液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水轮。依靠在水冷壳体内的两个水轮,当水流在进液腔、出液腔和散热腔之间流动的时候,可以带动水冷壳体下端两侧死角处的水流流动,提升水冷座的散热性。

water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ater-cooling head, including water-cooled shell section is concave, the water-cooling shell formed horizontally arranged radiating cavity,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liquid inlet cavity and a liquid outlet cavity, an upper end of the liquid inlet chamber is arranged on the liquid inlet tube, wherein the upper liquid cavity a liquid outlet pipe; the bottom plate is water-cooled shell for cooling plate, th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2 groups of radiating fins, between the upper end of the radiating fins and radiating cavity of the top wall distance of 1 3mm; the liquid inlet chamb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water, the liquid outlet the cavity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turbine. On two water turbine shell, when the water flow in the inlet chamber, a liquid flow between the chamber and the cooling chamber, can drive the flow of water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housing at a corner of the seat, improve the heat dissipation of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冷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冷头。
技术介绍
为解决计算机在CPU上的散热问题,现下采用水冷方式进行冷却,外部水冷源经管道连接水冷头,水冷头贴附在装有电脑的主板发热源上,水冷头的散热底板与主板接触;传统水冷存在的缺陷是:水流从水冷壳体内经过的时候,在水冷壳体的下端两侧形成水流死角,即此处的流速基本为零,因此,对于该部分的热量便不能有效进行快速交换,换热效率就会降低;其次,现在的水冷座中大多采用设计呈凹形状,原因在于可以使水冷壳体在不改变整体长宽的情况下,使散热鳍片的上端进一步接近壳体,但是以往的这种凹形设计带来的缺陷就是水冷壳体整体的强度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冷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冷头,包括截面为凹形的水冷壳体,所述水冷壳体内形成水平设置的散热腔、竖向设置的进液腔以及出液腔,所述进液腔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圆管,所述出液腔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圆管;所述水冷壳体的底板为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上设置有至少2组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的上端与散热腔顶壁之间的距离为1-3mm;所述进液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水轮,所述出液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水轮。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腔的顶板上固定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竖直设置,所述螺栓两侧的水冷壳体上分别设置有外凸的挡片,两挡片上设置有挡板,所述螺栓的上端穿过挡板并连接固定螺母。进一步的,所述水冷壳体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进一步的,所述水冷壳体与底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依靠在水冷壳体内的两个水轮,当水流在进液腔、出液腔和散热腔之间流动的时候,可以带动水冷壳体下端两侧死角处的水流流动,提升水冷座的散热性。挡板以及螺栓之间的设置,可以提升水冷壳体的进液腔以及出液腔部分的壳体的强度,防止水冷壳体变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水冷头的示意图;其中,1、水冷壳体,2、进液腔,3、散热腔,4、出液腔,5、第一水轮,6、第二水轮,7、散热鳍片,8、散热底板,9、挡板,10、螺栓。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水冷头,包括截面为凹形的水冷壳体1,水冷壳体1内形成水平设置的散热腔3、竖向设置的进液腔2以及出液腔4,进液腔2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圆管,出液腔4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圆管。水冷壳体1的底板为散热底板8,散热底板8上设置有至少2组散热鳍片7,本实施例中优选3组。散热鳍片7的上端与散热腔3顶壁之间的距离为1-3mm;进液腔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水轮5,出液腔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水轮6。依靠在水冷壳体1内的两个水轮,当水流在进液腔2、出液腔4和散热腔3之间流动的时候,可以带动水冷壳体1下端两侧死角处的水流流动,提升水冷座的散热性。散热腔3的顶板上固定设置有螺栓10,螺栓10竖直设置,螺栓10两侧的水冷壳体1上分别设置有外凸的挡片,两挡片上设置有挡板9,螺栓10的上端穿过挡板9并连接固定螺母。螺栓10将挡板9固定在两个挡片上,用于提升水冷座横向强度。冷壳体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水冷壳体1与底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使用时,本技术的水冷头安装在主板的热源上,进液管圆管、出液圆管与外部冷源连通,水流进图进液腔2后,容积变大,流速变慢,然后进入散热腔3带走散热底板8上的热量,同时带动第一水轮5转动,水流进入出液腔4,带动第二水轮6转动。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冷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冷头,其特征是,包括截面为凹形的水冷壳体(1),所述水冷壳体(1)内形成水平设置的散热腔(3)、竖向设置的进液腔(2)以及出液腔(4),所述进液腔(2)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圆管,所述出液腔(4)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圆管;所述水冷壳体(1)的底板为散热底板(8),所述散热底板(8)上设置有至少2组散热鳍片(7),所述散热鳍片(7)的上端与散热腔(3)顶壁之间的距离为1‑3mm;所述进液腔(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水轮(5),所述出液腔(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水轮(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头,其特征是,包括截面为凹形的水冷壳体(1),所述水冷壳体(1)内形成水平设置的散热腔(3)、竖向设置的进液腔(2)以及出液腔(4),所述进液腔(2)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圆管,所述出液腔(4)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圆管;所述水冷壳体(1)的底板为散热底板(8),所述散热底板(8)上设置有至少2组散热鳍片(7),所述散热鳍片(7)的上端与散热腔(3)顶壁之间的距离为1-3mm;所述进液腔(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水轮(5),所述出液腔(4)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张家港智能装备技术产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