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底缝帮式童鞋设计与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0943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7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压底缝帮式童鞋设计与制作方法,包括:帮面部分、大底部分,其中:帮面部分为天然皮革材料,呈线状或带状,大底部分为植鞣树膏皮革材料,大底部分有向上延伸部,底面前掌部和后跟部有拱形凸起,大底部分使用模具压制成型,向上延伸部上有孔洞,针对幼童脚部生长发育规律,设计一种生产简便、成本较低,鞋腔底部、侧面以及向鞋面延伸部无连接缝隙,帮助幼童脚部生长发育的舒适幼童鞋。

A compression joint typ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method of children's help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ression joint to help design and manufacture method of children's shoes, including: Help section, bottom part, wherein the upper part is a natural leather material, a wire or ribbon, the bottom part is tanning tree cream leather material, bottom part extends to the bottom, front palm part the heel and a convex bottom part, using pressing, to have a hole on the extension, the foot for childre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ule, design a simple production, low cost, and at the bottom of the shoe cavity side to the upper extension connection gap, to help young childre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s comfortable fo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底缝帮式童鞋设计与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鞋类制造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压底缝帮式童鞋的设计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作的鞋。
技术介绍
国内童鞋企业缺乏自主品牌竞争力低下,童鞋市场两极分化严重,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国产企业绝大多数属中低档。权威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童鞋市场约70%是无品牌产品,20%是进口品牌童鞋,国内品牌仅为10%。由于品质、款式等方面的欠缺,国产童鞋品牌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一直比较低,尤其是大中城市童鞋销售额居前几位的,都是国外品牌。申请公布号:CN105533924A,公开了一种快速低成本生产个性化定制鞋的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5551086A,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个性化脚部建模与鞋垫定制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5495859A,公开了一种精准定制鞋子的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5495862A,公开了一种定制鞋楦的制作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4320986A,公开了一种易于定制的鞋内底,申请公布号:CN104223572A,公开了一种与足底吻合的部件,以上申请虽具有显著的进步,但是对于幼童童鞋可言,均较难实现或成本较大。中国儿童鞋的设计及制作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整体体现在模仿成人鞋的制作工艺及结构样式,无论在生产技术上,还是舒适性能上,与成人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很多儿童鞋从款式到材料,都是参照成人鞋来做的,相当一部分童鞋存在前跷过大、鞋底硬厚、鞋跟过高等问题。一双好的童鞋,不仅要保护脚免受外界侵害,而且要具有符合儿童脚部生长发育规律及生理机能特点的功能。对于幼童童鞋可言,多数以整体布料材料或整体皮革材料实现,缺少一定的硬度来支撑或帮助幼童脚部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幼童脚部生长发育规律,设计一种生产简便、成本较低,鞋腔底部、侧面以及向鞋面延伸部无连接缝隙,帮助幼童脚部生长发育的舒适幼童鞋。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压底缝帮式童鞋设计与制作方法,包括:帮面部分、大底部分,其中:帮面部分为天然皮革材料,呈线状或带状,大底部分为植鞣树膏皮革材料,大底部分有向上延伸部,底面前掌部和后跟部有拱形凸起,大底部分使用模具压制成型,向上延伸部上有孔洞,具体如下:模具由上模、中模、下模和夹具构成,下模带有凹槽,凹槽底部有小凹槽,凹槽底部边缘为圆角,中模底部与下模凹槽相匹配,可放入下模的凹槽内,中模上部剖面为弧形,上模底部与中模上部相匹配,中模放入凹槽后,与凹槽内各个部位留有缝隙,缝隙为2-3mm,上模放于中模上部,大小、形状与凹槽上边相同;夹具整体为“工”字形,可通过螺纹结构缩小或放大,使用模具可以将童鞋内腔光滑一体,提高童鞋的整体舒适性能,同时,降低生产难度,节约生产成本。压制成型是大底部分的制作方法,将植鞣树膏皮革材料通片,使其各部位厚度在2-2.5mm后,在水中浸泡5-10分钟,再将植鞣树膏皮革材料的粒面层向下放入下模的凹槽内,使用中模压入下模凹槽内,盖上上模后,将植鞣树膏皮革材料夹在中模与下模、上模与中模的缝隙内,在压入过程中,可使用夹具操作,放置24小时以后取出或加热烘干20分钟,将向上延伸部上边沿余量剪掉,再距边沿2mm处冲1mm孔洞。其中,凹槽底部有小凹槽可使植鞣树膏皮革材料形成大底部分的拱形凸起,拱形凸起可以使得鞋底的摩擦为增大,在幼童学走时,提供较好的帮助。帮面部分呈线状时,直接穿入孔洞,以鞋带形式与大底部分构成压底缝帮式童鞋,可使童鞋制作简单,降低生产难度,节约生产成本。帮面部分呈带状时,帮面部分两端有与上延伸部孔洞对应的孔洞,采用手缝的方式,完成压底缝帮式童鞋。较佳技术方案中,天然皮革材料,呈线状或带状,线状平均直径为1mm,带状宽度为6mm-15mm。较佳技术方案中,模具分为大、中、小三类,大类的凹槽长度为100mm,深度为12mm、中类的凹槽长度为80mm,深度为10mm、小类的凹槽长度为60mm,深度为8mm,三类模具为幼童提供多种选择。较佳技术方案中,向上延伸部有向帮面部分延伸的斜面,使得童鞋内腔光滑一体。较佳技术方案中,可在压底缝帮式童鞋内,放入垫底,垫底整体成坡形,前端厚度为1mm,后端厚度为2mm,可以幼童学习走路时,提供后跷支撑。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压底缝帮式童鞋侧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压底缝帮式童鞋顶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模具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模具压制成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压底缝帮式童鞋设计与制作方法,包括:帮面部分1、大底部分2,其中:帮面部分1为天然皮革材料,呈线状或带状,大底部分2为植鞣树膏皮革材料,大底部分2有向上延伸部21,底面前掌部和后跟部有拱形凸起22,大底部分使用模具3压制成型,向上延伸部上有孔洞23,具体如下:模具3由上模31、中模32、下模33和夹具4构成,下模33带有凹槽331,凹槽331底部有小凹槽332,凹槽331底部边缘为圆角,中模32底部与下模33凹槽331相匹配,可放入下模33的凹槽331内,中模32上部剖面为弧形,上模31底部与中模32上部相匹配,中模32放入凹槽331后,与凹槽331内各个部位留有缝隙,缝隙为2-3mm,上模31放于中模32上部,大小、形状与凹槽331上边相同;夹具4整体为“工”字形,可通过螺纹结构41缩小或放大。压制成型是大底部分2的制作方法,将植鞣树膏皮革材料通片,使其各部位厚度在2-2.5mm后,在水中浸泡5-10分钟,再将植鞣树膏皮革材料的粒面层向下放入下模33的凹槽331内,使用中模32压入下模33凹槽331内,盖上上模31后,将植鞣树膏皮革材料夹在中模32与下模33、上模31与中模32的缝隙内,在压入过程中,可使用夹具4操作,放置24小时以后取出或加热烘干20分钟,将向上延伸部上21边沿余量剪掉,再距边沿2mm处冲1mm孔洞。其中,凹槽331底部有小凹槽332可使植鞣树膏皮革材料形成大底部分2的拱形凸起22。帮面部分1呈线状时,直接穿入孔洞23,以鞋带形式与大底部分2构成压底缝帮式童鞋。帮面部分1呈带状时,帮面部分两端有与向上延伸部21孔洞23对应的孔洞,采用手缝的方式,完成压底缝帮式童鞋。具体说,天然皮革材料,呈线状或带状,线状平均直径为1mm,带状宽度为6mm-15mm。模具3分为大、中、小三类,大类的凹槽331长度为100mm,深度为12mm、中类的凹槽331长度为80mm,深度为10mm、小类的凹槽331长度为60mm,深度为8mm。向上延伸部21有向帮面部分1延伸的斜面。此外,可在压底缝帮式童鞋内,放入垫底,垫底整体成坡形,前端厚度为1mm,后端厚度为2mm。以上说明对本专利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压底缝帮式童鞋设计与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底缝帮式童鞋设计与制作方法,包括:帮面部分、大底部分,其中:所述帮面部分为天然皮革材料,呈线状或带状,所述大底部分为植鞣树膏皮革材料,大底部分有向上延伸部,底面前掌部和后跟部有拱形凸起,所述大底部分使用模具压制成型,所述向上延伸部上有孔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由上模、中模、下模和夹具构成,所述下模带有凹槽,凹槽底部有小凹槽,凹槽底部边缘为圆角,所述中模底部与下模凹槽相匹配,可放入下模的凹槽内,所述中模上部剖面为弧形,所述上模底部与中模上部相匹配,所述中模放入凹槽后,与凹槽内各个部位留有缝隙,缝隙为2‑3mm,所述上模放于中模上部,大小、形状与凹槽上边相同;所述夹具整体为“工”字形,可通过螺纹结构缩小或放大;所述压制成型是大底部分的制作方法,将植鞣树膏皮革材料通片,使其各部位厚度在2‑2.5mm后,在水中浸泡5‑10分钟,再将植鞣树膏皮革材料的粒面层向下放入下模的凹槽内,使用中模压入下模凹槽内,盖上上模后,将植鞣树膏皮革材料夹在中模与下模、上模与中模的缝隙内,在压入过程中,可使用夹具操作,放置24小时以后取出或加热烘干20分钟,将向上延伸部上边沿余量剪掉,再距边沿2mm处冲1mm孔洞;所述凹槽底部有小凹槽可使植鞣树膏皮革材料形成大底部分的拱形凸起;所述帮面部分呈线状时,直接穿入孔洞,以鞋带形式与大底部分构成压底缝帮式童鞋;所述帮面部分呈带状时,帮面部分两端有与上延伸部孔洞对应的孔洞,采用手缝的方式,完成压底缝帮式童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底缝帮式童鞋设计与制作方法,包括:帮面部分、大底部分,其中:所述帮面部分为天然皮革材料,呈线状或带状,所述大底部分为植鞣树膏皮革材料,大底部分有向上延伸部,底面前掌部和后跟部有拱形凸起,所述大底部分使用模具压制成型,所述向上延伸部上有孔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由上模、中模、下模和夹具构成,所述下模带有凹槽,凹槽底部有小凹槽,凹槽底部边缘为圆角,所述中模底部与下模凹槽相匹配,可放入下模的凹槽内,所述中模上部剖面为弧形,所述上模底部与中模上部相匹配,所述中模放入凹槽后,与凹槽内各个部位留有缝隙,缝隙为2-3mm,所述上模放于中模上部,大小、形状与凹槽上边相同;所述夹具整体为“工”字形,可通过螺纹结构缩小或放大;所述压制成型是大底部分的制作方法,将植鞣树膏皮革材料通片,使其各部位厚度在2-2.5mm后,在水中浸泡5-10分钟,再将植鞣树膏皮革材料的粒面层向下放入下模的凹槽内,使用中模压入下模凹槽内,盖上上模后,将植鞣树膏皮革材料夹在中模与下模、上模与中模的缝隙内,在压入过程中,可使用夹具操作,放置24小时以后取出或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再冉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