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耳夹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70874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7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心耳夹输送系统,其包括手柄外壳、推杆、连接管和支撑座;手柄外壳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通道;推杆的一端滑动设于通道中;支撑座设有安装窗口,用于安装心耳夹;心耳夹包括可平行张开或闭合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手柄外壳、连接管和支撑座依次连接且连通;第一夹臂或第二夹臂通过固定拉线与安装窗口的上侧或下侧固定连接,固定拉线依次穿过支撑座、连接管后与手柄外壳固定连接,第二夹臂或第一夹臂通过移动拉线与安装窗口的下侧或上侧可移动连接,移动拉线依次穿过支撑座、连接管后与推杆的端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开胸或微创手术中方便、可靠地将心耳夹从心脏外放置于左心耳根部,闭合左心耳。

Auricle clamp delivery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and discloses a auricle clamp convey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handle, a push rod, the connecting pipe shell and a supporting seat; the handle shell is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channel; end slide channel push rod; a support base installation window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auricle clamp; including auricle clamp parallel opening or closing the first clamp arm and second arm; the handle casing, the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supporting seat are connected and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the first clamp arm or the second clamping arms are fixedly connected by a fixed cable and installation of windows on the upper or lower side, fixed cable passes through the supporting seat and a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handle is fixed to the shell, second the clamping arm or the first arm is connected via the mobile mobile cable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window side or the upper side, mobile cable passes through the supporting seat, after the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push rod End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in the open 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s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to be plac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heart auricle clamp from the left heart, 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耳夹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心耳夹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房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由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后果非常严重,死亡率和致残率达到70%。对瓣膜性房颤的病人,57%的心房血栓来源于左心耳,对于非瓣膜房颤的病人,90%的左心房血栓来源于左心耳。即使恢复窦律后,左心耳收缩顿抑,仍有可能再形成血栓。目前临床上预防房颤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方法是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但应用华法林具有一定的出血风险,且须要频繁监测,禁忌症比较多,临床应用较为困难;另外华法林还有导致骨质疏松和软组织坏死的可能。第二种方法是心脏外科手术同期直接切除或结扎心耳,这种方法的主要不足是左心耳的完全闭合率较低,既往研究显示完全切除左心耳的成功率最高约80%。第三种方法是通过器械闭合左心耳,经皮介入心内左心耳封堵术产品,但操作复杂,风险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验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的心耳夹输送系统,以在开胸或微创手术中将心耳夹从心脏外放置于左心耳根部,闭合左心耳。(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心耳夹输送系统,其包括手柄外壳、推杆、连接管和支撑座;所述手柄外壳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通道;所述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通道中且与所述通道可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管为中空管道,其一端与所述手柄外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支撑座设有安装窗口,所述安装窗口中用于安装心耳夹;所述心耳夹包括可平行张开或闭合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或第二夹臂通过固定拉线与所述安装窗口的上侧或下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拉线依次穿过所述支撑座、连接管后与所述手柄外壳固定连接,对应地,所述第二夹臂或第一夹臂通过移动拉线与所述安装窗口的下侧或上侧可移动连接,所述移动拉线依次穿过所述支撑座、连接管后与所述推杆的端部连接。其中,所述手柄外壳上设有按钮,所述推杆沿其轴向设有滑槽,所述按钮的下端穿过所述滑槽且连接有弹性复位件,当所述推杆推至所述手柄外壳底端时,按下所述按钮卡住所述推杆。其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手柄外壳上还设有与所述按钮相对应的按钮孔。其中,所述支撑座的一侧拐角处设有管接头,所述支撑座通过所述管接头与所述连接管连接。其中,所述支撑座的外周设有走线沟槽,所述走线沟槽与所述管接头连通。其中,所述走线沟槽中设有用于穿过所述固定拉线和移动拉线的多个过线孔。其中,所述连接管为直管或设有预定弯曲角度的金属管;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手柄外壳的一端设有剪线槽。其中,所述连接管由多段连接支管依次连接而成,其中一段所述连接支管设有预定弯曲角度;或多段连接支管均为直管;所述连接支管靠近所述手柄外壳的一端设有剪线槽。其中,所述手柄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形成所述手柄外壳。其中,所述支撑座呈口字形。(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心耳夹输送系统,在开胸或微创手术中能够方便地将心耳夹从心脏外放置于左心耳根部,用于闭合左心耳,而且能够实现锁定与解锁功能,使用方便、安全有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心耳夹输送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一种心耳夹输送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手柄外壳;31:按钮孔;32:上壳体;33:下壳体;34:按钮;4:推杆;5:连接管;6:支撑座;61:安装窗口;62:走线沟槽;63:过线孔;7:移动拉线;8:固定拉线;9:管接头;10:剪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心耳夹输送系统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手柄外壳3、推杆4、连接管5和支撑座6;所述手柄外壳3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通道,所述推杆4的一端位于所述通道中且与所述通道可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管5为中空管道,其一端与所述手柄外壳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6连接,且三者保持连通;所述支撑座6设有安装窗口61,具体地,所述支撑座6优选呈闭环设置的口字形,其四周设有圆弧倒角,所述安装窗口61为口字形支撑座6的中部通孔,所述安装窗口61中用于安装心耳夹;所述心耳夹包括可平行张开或闭合的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之间连接有弹簧,用于为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的张开或闭合提供弹力;所述第一夹臂1或第二夹臂2通过固定拉线8与所述安装窗口61的上侧或下侧固定连接,以将第一夹臂1或第二夹臂2固定在安装窗口61的一侧,所述固定拉线8依次穿过所述支撑座6、连接管5后与所述手柄外壳3固定连接,对应地,所述第二夹臂2或第一夹臂1通过移动拉线7与所述安装窗口61的下侧或上侧可移动连接,通过拽动移动拉线7带动第二夹臂2或第一夹臂1朝向安装窗口61的另一侧移动,从而张开心耳夹,具体地,所述移动拉线7依次穿过所述支撑座6、连接管5后与所述推杆4的端部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手柄外壳3上设有按钮34,所述推杆4沿其轴向设有滑槽,所述按钮34的下端穿过所述滑槽且连接有弹性复位件,用手掌推动推杆4,滑槽相对按钮34移动,当所述推杆4推至所述手柄外壳3底端时,按下所述按钮34压缩弹性复位件如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出),利用按钮上的卡接部卡住所述推杆4,实现手柄外壳3与推杆4之间的位置锁定,此时,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之间张开到最大的距离,由于推杆位置已经锁定,保持心耳夹开口,然后可以方便地通过该心耳夹输送系统将已经张开的心耳夹放置到心耳根部,当确认好放置位置后,按下按钮34,解除推杆4的位置锁定,将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闭合在左心耳根部。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座6的一侧拐角处设有管接头9,管接头9的上表面与支撑座的上表面平齐,形成刀把形结构,由于胸腔本身非常狭窄,将管接头9贴着支撑座的一侧设置(不对称结构设计),更利于与心脏组织吻合,不会出现压迫主动脉、肺静脉等心脏组织,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心耳夹输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耳夹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外壳、推杆、连接管和支撑座;所述手柄外壳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通道;所述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通道中且与所述通道可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管为中空管道,其一端与所述手柄外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支撑座设有安装窗口,所述安装窗口中用于安装心耳夹;所述心耳夹包括可平行张开或闭合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或第二夹臂通过固定拉线与所述安装窗口的上侧或下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拉线依次穿过所述支撑座、连接管后与所述手柄外壳固定连接,对应地,所述第二夹臂或第一夹臂通过移动拉线与所述安装窗口的下侧或上侧可移动连接,所述移动拉线依次穿过所述支撑座、连接管后与所述推杆的端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耳夹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外壳、推杆、连接管和支撑座;所述手柄外壳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通道;所述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通道中且与所述通道可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管为中空管道,其一端与所述手柄外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支撑座设有安装窗口,所述安装窗口中用于安装心耳夹;所述心耳夹包括可平行张开或闭合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或第二夹臂通过固定拉线与所述安装窗口的上侧或下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拉线依次穿过所述支撑座、连接管后与所述手柄外壳固定连接,对应地,所述第二夹臂或第一夹臂通过移动拉线与所述安装窗口的下侧或上侧可移动连接,所述移动拉线依次穿过所述支撑座、连接管后与所述推杆的端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耳夹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外壳上设有按钮,所述推杆沿其轴向设有滑槽,所述按钮的下端穿过所述滑槽且连接有弹性复位件,当所述推杆推至所述手柄外壳底端时,按下所述按钮卡住所述推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耳夹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手柄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山周庆亮可大年孟坚刘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