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浮游生物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0731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7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浮游生物网,包括第一浮游生物网、第二浮游生物网、第三浮游生物网,三种浮游生物网依次嵌套,网格依次由大到小,在筛网下端设置收集装置,易于浮游生物的聚集,方便取出样本。各受力点由叉纲连接,增强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式浮游生物网,可以一次性针对三种不同规格的浮游生物进行样本采集,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采集的样本纯度高,避免了二次筛选;此外,在收集样本过程中,收集装置克服了浮游生物易被水流冲出,不易聚集在收集装置中的缺陷,更好的收集浮游生物。

Combined plankton n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bined plankton net, includ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plankton net plankton net, third plankton nets, three plankton nets are nested grid, in order from large to small, set the collection device in the screen is easy to gather plankton, convenient to remove the sample. Each point is connected by a fork,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bined plankton net, once for three kinds of plankton sampling,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samples of high purity, to avoid the two screening; in addition, in the collection of samples in the process of collecting device overcomes the defects of water out of plankton is easy, not easy to gather in the collecting device, better collecting plank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浮游生物网
本技术涉及一种浮游生物采集装置,尤其适用与天然水体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样品采集。
技术介绍
浮游生物在水生态系统中不仅数量占优势,而且浮游生物一般敏感性大,而且具有生长周期短,可直接观察鉴定等优点。浮游生物作为生物监测、评价水质污染和营养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内外已广泛采用并卓有成效。为了解特定水域浮游生物群落种群数量、优势种、污染指示种等项指标,对该水域水质作出初步评价,我们需要对该水域浮游生物做定性和定量采样。浮游生物网是采集浮游生物样品的主要工具之一,操作简单、采样量大的优点,在海洋浮游生物的各项研究中被普遍采用。近海浮游生物调查中,根据取样的对象的不同,常用的网具有浅水Ⅰ、Ⅱ、Ⅲ型浮游生物网等。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805055A,申请公布日2012.12.05,公开了一种三联浮游生物垂直拖网,由网架、叉纲、浮游生物网和重锤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拖网由3根叉纲一端连接到网架上,另一端连接重锤;3种规格浮游生物网网口环使用不锈钢卡环固定到网架上,网底管分别连接到3根叉纲上。可同时采集3种规格浮游生物。但是,该技术的不足之处是,浮游生物网下端没有收集装置,收集到的浮游生物取出困难,同时,小型浮游生物样本中不可避免的混入较多的大中型浮游生物,中型浮游生物样本中不可避免的混入较多的大型浮游生物,在具体实用时往往需要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二次筛选,费时费力。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202538453U,授权公告日2012.11.21,公开了一种浮游生物网,由过滤装置和接收装置组成,所述过滤装置由支撑圈和筛网组成,所述支撑圈设于筛网顶端;所述接受装置由固定圈,有机玻璃漏斗,夹紧装置和软管组成,有机玻璃漏斗的上端与筛网的下端通过固定圈连接,软管设置于有机玻璃漏斗的下端,夹紧装置设于软管上。该技术的不足之处是,在实际实用过程中,由于水流在玻璃漏斗处产生的涡流,使得浮游生物随水流流出,不易在玻璃漏斗出聚集,接收装置的收集浮游生物的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浮游生物采集网在实际浮游生物采集时,小型浮游生物样本中混入较多的大中型浮游生物,中型浮游生物样本中混入较多的大型浮游生物,需要对样本进行二次筛选和浮游生物接收装置效果不理想,浮游生物在水流的涡流作用下不易聚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浮游生物网。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浮游生物网,包括第一浮游生物网,包括锥形第一筛网和支撑圈,所述锥形第一筛网上侧与支撑圈固定连接;第二浮游生物网,包套在所述第一浮游生物网上,包括锥形第二筛网,所述第二筛网上侧与支撑圈可拆卸连接;第三浮游生物网,包套在所述第二浮游生物网上,包括锥形第三筛网,所述第三筛网上侧与支撑圈可拆卸连接。其中,第一浮游生物网的第一筛网网格最大,第二浮游生物网的第二筛网网格次之,第三浮游生物网的第三筛网网格最小。浮游生物经过依次经过第一浮游生物网、第二浮游生物网、第三浮游生物网,所以可以同时对于三种不同规格的浮游生物进行采集,并且第二浮游生物网和第三浮游生物网采集到的浮游生物样本中没有其他规格的浮游生物。此外,第一浮游生物网、第二浮游生物网和第三浮游生物网还包括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锥形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第三筛网的下端,包括:过滤网,围成上下开口的圆筒形,水流经过滤网流出,不会在收集装置中产生涡流;固定圈,分别连接所述过滤网上端与所述锥形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第三筛网下端;底盖,设置于所述过滤网的下端;连接杆,连接固定圈和底盖,起加强结构稳固性的作用;横杆,两端点设置于所述固定圈上;管,设置于所述底盖下侧,与所述过滤网围成的圆筒形内部联通,用于排出采集到的浮游生物样本;阀门,设置于所述管上,用于打开或关闭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可以一次性进行多种不同规格的浮游生物样本采集,并且采集到的浮游生物样本纯度高,没有混入其他规格的浮游生物,避免了二次筛选,提高了采集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2.改进了浮游生物收集装置,浮游生物不会被水流冲出,容易聚集在收集装置中,方便浮游生物样本的取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浮游生物网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二浮游生物网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三浮游生物网结构示意图;图5是收集装置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浮游生物网,如图1所示,包括三种规格的相依次嵌套的浮游生物网。其中,第一浮游生物网1,位于最上端,为第一层采集网。如图2所示,第一浮游生物网1,包括锥形第一筛网12,筛网规格为CQ14或JP12,还包括支撑圈11,由不锈钢制成,锥形第一筛网12上侧与支撑圈12连接。如图3所示,第二浮游生物网2,包套在第一浮游生物网1上,为第二层采集网,包括锥形第二筛网22,筛网规格为CB36或JP36,锥形第二筛网22上侧通过挂扣7与支撑圈12可拆卸连接。如图4所示,第三浮游生物网3,包套在所述第二浮游生物网2上,为第三层采集网,包括锥形第三筛网32,筛网规格为JF62或JP36,第三筛网32上侧通过挂扣7与所述支撑圈12可拆卸连接。第一浮游生物网1的第一筛网12网格较大,第二浮游生物网2的第二筛网22网格次之,第三浮游生物网3的第三筛网32网格最小。在采集浮游生物的过程中,大型浮游生物被第一浮游生物网1拦截,中、小型浮游生物穿过第一浮游生物网1;然后,中型浮游生物被第二浮游生物网2拦截,小型浮游生物穿过第二浮游生物网2;最后,小型浮游生物被第三浮游生物网3拦截收集。所以,本技术提供的组合式浮游生物网,可以一次性对大、中、小型三种不同规格的浮游生物进行样本采集,并且中、小型浮游生物的样本进行了多次过滤筛选,不会混入其他规格的浮游生物样本。为了方便快捷的收集并取出采集到的浮游生物样本,如图2、3、4所示,在第一、二、三浮游生物网的锥形第一筛网12、第二筛网22、第三筛网32的下端设置收集装置5。如图5所示,收集装置5,包括过滤网51,该过滤网51围成上下开口的圆筒形,其网格规格分别与所述锥形第一筛网12、第二筛网22、第三筛网32相同。过滤网51的上端通过不锈钢制成的固定圈52与锥形第一筛网12、第二筛网22、第三筛网32下端连接。过滤网51的下端设置底盖53,底盖53上设置有管56,可以向外排出所采集到的浮游生物样本,管56上设置控制开关的阀门57。为了增强收集装置5的稳固性,用不锈钢制成的连杆54将固定圈52和底盖53连接起来,连杆54设置有两个,均在收集装置5外侧。如图6所示,收集装置5还包括横杆55,其两端设置在固定圈52的圆周上,长度等于其直径。在采集浮游生物时,水流经支撑圈11进入,依次经过第一、二、三浮游生物网,流经收集装置时从过滤网51流出,不会产生涡流,浮游生物经过层层过滤聚集在收集装置5中,采集完毕后,打开阀门57即可排出所收集到的浮游生物样本。为了更方便的操作本技术提供的组合式浮游生物采集网,便于其应用于船舶牵引,避免在采集时筛网受力损坏,还需设置第一叉纲14。如图2所示,第一浮游生物网1,还包括第一叉纲14,为合成纤维绳制成,设有3根,与支撑圈11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组合式浮游生物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浮游生物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浮游生物网(1),包括锥形第一筛网(12)和支撑圈(11),所述锥形第一筛网(12)上侧与支撑圈(11)固定连接;第二浮游生物网(2),其包套在所述第一浮游生物网(1)上,所述第二浮游生物网(2)包括锥形第二筛网(22),所述第二筛网(22)上侧与支撑圈(11)可拆卸连接;第三浮游生物网(3),其包套在所述第二浮游生物网(2)上,所述第三浮游生物网(3)包括锥形第三筛网(32),所述第三筛网(32)上侧与支撑圈(1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浮游生物网(1)第一筛网(12)网格最大,所述第二浮游生物网(2)的第二筛网(22)网格次之,所述第三浮游生物网(3)的第三筛网(32)网格最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浮游生物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浮游生物网(1),包括锥形第一筛网(12)和支撑圈(11),所述锥形第一筛网(12)上侧与支撑圈(11)固定连接;第二浮游生物网(2),其包套在所述第一浮游生物网(1)上,所述第二浮游生物网(2)包括锥形第二筛网(22),所述第二筛网(22)上侧与支撑圈(11)可拆卸连接;第三浮游生物网(3),其包套在所述第二浮游生物网(2)上,所述第三浮游生物网(3)包括锥形第三筛网(32),所述第三筛网(32)上侧与支撑圈(1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浮游生物网(1)第一筛网(12)网格最大,所述第二浮游生物网(2)的第二筛网(22)网格次之,所述第三浮游生物网(3)的第三筛网(32)网格最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浮游生物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游生物网(1)、第二浮游生物网(2)和第三浮游生物网(3)还包括收集装置(5),所述收集装置(5)设置于所述第一筛网(12)、第二筛网(22)和第三筛网(32)的下端,所述收集装置(5)包括:过滤网(51),其围成上下开口的圆筒形,其网格规格分别与锥形第一筛网(12)、第二筛网(22)和第三筛网(32)相同;固定圈(52),其连接过滤网(51)上端与锥形第一筛网(12)、第二筛网(22)和第三筛网(32)下端;底盖(53),其设置于过滤网(51)的下端;连接杆(54),其连接固定圈(52)和底盖(53);横杆(55),其两端点设置于固定圈(52)上;管(56),其设置于底盖(53)下侧,与过滤网(51)围成的圆筒形内部联通;阀门(57),其设置于所述管(56)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浮游生物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游生物网(1)还包括:若干个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学玺张智鹏刘洪军唐弘硕王其翔赵新宇张焕新姜永顺臧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