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97932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有效成分包含A和B,其中活性组分A为噻苯隆,活性组分B为S‑诱抗素。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组合物的用途。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可很好的调节作物生长,提高抗病抗逆性,促进作物健康作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Plant growth regulator composi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nt growth regulator composition, its effective components including A and B, wherein the active component A thidiazuron, active component B S aux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the use of the composition.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vention can well regulate crop growth, improve disease resistance and stress resistance, and promote the health function of crops, and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cro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业植保领域,为一种作用机理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噻苯隆和S-诱抗素。
技术介绍
噻苯隆(pyraclostrobin)是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被植物吸收后,可促进叶柄与茎之间的分离组织,从而促进成熟叶片脱落,较高的浓度下可刺激乙烯的生成,促进果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低浓度的条件下,具有细胞动素作用,能诱导植物的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出来。结构式如下:S-诱抗素(trans-AbscisicAcid),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利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五大类天然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它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旱、抗寒、抗盐碱和抗病能力,而且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活性最高、功能最强大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作用机理:在逆境胁迫时,S-诱抗素在细胞间传递逆境信息,诱导植物机体产生各种应对的抵抗能力。在土壤干旱胁迫下,S-诱抗素启动叶片细胞质膜上的信号传导,诱导叶面气孔不均匀关闭,减少植物体内水分蒸腾散失,提高植物抗干旱能力。在寒冷胁迫下,S-诱抗素启动细胞抗冷基因,诱导植物产生抗寒蛋白质。一般而言,抗寒性强的植物品种,其内源S-诱抗素含量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在病虫害胁迫下,S-诱抗素诱导植物叶片细胞PIN基因活化,产生蛋白酶抑制物阻碍病原或虫害进一步侵害,避免受害或减轻植物的受害程度;在土壤盐渍胁迫下,S-诱抗素诱导植物增强细胞膜渗透调节能力,降低每千克物质中NA+含量,提高PEP羧化酶活性,增强植株的耐盐能力;在药害肥害的胁迫下,调节植物内源激素的平衡,停止进一步吸收,有效解除药害肥害的不良影响;在正常生长条件下,S-诱抗素诱导植物增强光合作用和吸收营养物质,促进物质的转运和积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功能特点:本品能显著提高作物的生长素质,诱导并激活植物体内产生150余种基因参与调节近代物质的平衡生长和营养物质合成,增强作物抗干旱、低温、盐碱、涝溃能力,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解除药害肥害,并能稳花、保果和促进果实膨胀与早熟;本品能增强作物光合作用,促进氨基酸、维生素和蛋白质等的合成,加速营养物质的积累,对改善品质、提高产量,效果特别显著;施用本品,幼苗发根快、发根多、移栽后返青快、成活率高,作物整个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旺盛、抗逆性强、病虫害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协同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的抗病和作物产量和提升农产品品质。通过试验发现,噻苯隆与S-诱抗素两者复配后在调节作物生长和增加产量和抗病和提升品质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包含两种有效成分A和B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在农业领域调节和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A和B两种活性组分,其中活性组分A为噻苯隆,活性组分B为S-诱抗素,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的重量比为1:0.02~100。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的重量比为为1:0.025~90,为使作用效果更明显两者重量比可进一步优选1:0.03~90。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的重量比为为1:0.1~80。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A和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可以任意地在下述配比的范围内进行调整:1:0.02、1:0.025、1:0.03、1:0.035、1:0.04、1:0.045、1:0.05、1:0.055、1:0.06、1:0.065、1:0.07、1:0.075、1:0.08、1:0.085、1:0.09、1:0.095、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1:2、1:3、1:4、1:5、1:6、1:7、1:8、1:9、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1:100,也可以在以上任意两个配比所组成的范围内进行选择。本专利技术通过试验发现,该组合物是用于可以更好的调节作物的生长,促进作物的健康作用,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和提升作物的产品的质量品质。因此该组合物可应用于农业领域促进或调节植物生长领域,特别是该组合物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西瓜或葡萄上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含组分A(噻苯隆)和组分B(S-诱抗素)的组合物在农业领域调节农作物生长的用途,特别是在西瓜、猕猴桃或水稻方面调节作物生长、提高抗病性、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等方面的用途。为充分发挥本专利技术的作用效果,本专利技术组合物还可以与其他农药(如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等混合使用,这些与之混用的均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常用的农药或肥料。合适的肥料包括:无机肥或有机肥,具体的肥料如含有氮、磷、钾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大量元素,或含有铜、铁、锰、锌、硼、钙、镁、硫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微量元素,或含有腐殖酸、氨基酸等肥料的至少一种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可以由活性成分和农药助剂制成农药上允许的剂型。上述组合物具体可包含农药助剂,例如载体、溶剂、分散剂、润湿剂、胶粘剂、增稠剂、粘合剂、表面活性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施用的过程中可以混合常用的助剂。合适的助剂可以是固体或液体,它们通常是剂型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物质,例如天然的或再生的矿物质,溶剂、分散剂、润湿剂、胶粘剂、增稠剂、粘合剂或肥料。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施用方法包括将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用于植物生长的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部或叶面。可以选择浸种或涂抹于防治对象表面。施用的频率和施用量取决于病原体的生物学和气候生存条件。可以将植物的生长场所,如稻田,用组合物的液体制剂浸湿,或者将组合物以固体形式施用于土壤中,如以颗粒形式(土壤施用),组合物可以由土壤经植物根部进入植物体内(内吸作用)。这些组合物可以仅仅包含活性成分进行施用,也可以与添加剂(农药助剂)一起混合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例如水剂、悬浮剂、可溶性液剂、可溶性粉剂、油悬浮剂、微囊剂型、微乳剂、悬浮剂等。根据这些组合物的性质以及施用组合物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环境情况,可以选择将组合物以喷雾、弥雾、喷粉、撒播或泼浇等之类的方法施用。适合本专利技术的微囊剂型包括: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微囊悬浮-水乳剂等,其特征在于囊壁内(即囊芯)包含由有效成分噻苯隆和S-诱抗素按照一定比例的混合物,即将两者混合制成微型胶囊。将微型胶囊以一定的浓度稳定地分散、悬浮在作为连续相的水中形成微囊悬浮剂。或者将其中一种有效成分制备成微囊悬浮剂,将另外一种有效成分制备成乳液,将制备的两种成分在混合,搅拌,摇匀即得微囊悬浮剂-悬浮剂或微囊悬浮剂-水乳剂。可用已知的方法可以将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制备成各种剂型,可以将有效成分与助剂,如溶剂、固体载体,需要时可以与表面活性剂一起均匀混合、研磨,制备成所需要的剂型。上述的溶剂可选自芳香烃,优选含8-12个碳原子,如二甲苯混合物或取代的苯,酞酸酯类,如酞酸二丁酯或酞酸二辛酸,脂肪烃类,如环已烷或石蜡,醇和乙二醇和它们的醚和酯,如乙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含A和B两种活性组分,其中活性组分A为噻苯隆,活性组分B为S‑诱抗素,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的重量比为1:0.02~100。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02 CN 201610202898X1.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含A和B两种活性组分,其中活性组分A为噻苯隆,活性组分B为S-诱抗素,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的重量比为1:0.02~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的重量比为1:0.025~9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的重量比为1:0.03~9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的重量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汉根季红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