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的增效杀虫组合物,所述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的重量比为1:2‑1:10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适用于防治柑橘红蜘蛛,在所述配比范围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bamectin and ethyl Fiproni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ynergistic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vermectin and ethylene of chlorfenapyr, the avermectin and B triazole chlorfenapyr in the weight ratio of 1:2 1:100, the pesticide composition of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itrus red spider, has a synergistic effect on the matching range.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的杀虫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包含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的杀虫组合物,尤其用于防治产生抗性的螨类。
技术介绍
螨,又名红蜘蛛,为害多种作物,尤其是柑橘、棉花、苹果等,常造成爆发性灾害,而且时代重叠严重,数量大,极易产生抗药性。阿维菌素,英文名称Avermectins,是由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作用特点和方式有:触杀,胃毒,渗透力强。它是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是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的天然产物,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但它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残效期长。它不杀卵,其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它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r-氨基丁酸,而r-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螨类成、若螨和昆虫与幼虫与药剂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所以它的致死作用较慢。但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虽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小。乙唑螨腈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杀螨剂,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开发了30%乙唑螨腈悬浮剂产品。乙唑螨腈对植食性蛮累如柑橘全爪螨、柑橘绣螨、苹果叶螨、棉花叶螨、茄叶螨等表现出极高的火星,对螨虫的各个时期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植物病虫害最为有效的手段,但通过化学防治害虫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害虫抗药性的产生。而且长期连续高剂量地施用单一的化学杀虫剂,容易造成药剂的残留、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合理的化学杀虫杀螨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防止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减少残留、延缓害虫耐药性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积极特点,杀虫杀螨剂复配或混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开发新品杀虫剂价格不断攀升,而相比之下,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与混配具有投资少、研制周期短而受到国内外重视,纷纷加大开发研制力度。目前,尚无关于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复配及应用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杀螨活性高、持效期长的含有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的杀螨增效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增效杀螨组合物的应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其中,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的重量比为1:2-1:100。进一步的,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的重量比为1:1-1:20。进一步的,所述农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80%,优选为3-40%。上述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均属于本领域公知的杀螨剂,可以通过各种商业渠道或按照相关专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可以辅以农药剂型加工中常规的辅助成分制备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包括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乳油、悬浮剂、悬乳剂。进一步的,所述的农药辅助成分包括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稳定剂、崩解剂、成膜剂、着色剂、填料和溶剂。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施用频率和使用量随农作物、害虫、天气情况变化而又小量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剂量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水稻、棉花、蔬菜、果树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尤其适用于防治红蜘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增效作用明显,各组分活性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2、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作用机理互不相同,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螨组合物共同使用可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3、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且可以减少农药有效成分的使用量,符合“减量增效”的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一、制剂实施例1、实施例1:21%阿维菌素·乙唑螨腈悬浮剂(1:20)阿维菌素1%乙唑螨腈20%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黄原胶0.2%硅酸镁铝0.2%丙二醇3%有机硅酮0.3%去离子水余量2、实施例2:20.5%阿维菌素·乙唑螨腈乳油(1:40)阿维菌素0.5%乙唑螨腈20%乳化剂160110%农乳500#8%磷酸二甲酯20%甲苯余量3、实施例3:12%阿维菌素·乙唑螨腈悬浮剂(1:23)阿维菌素0.5%乙唑螨腈11.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5%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3%黄原胶0.3%聚乙烯醇0.3%苯甲酸钠0.2%乙二醇4%有机硅酮0.3%去离子水余量4、实施例4:20.2%阿维菌素·乙唑螨腈微乳剂(1:100)阿维菌素0.2%乙唑螨腈20%N-甲基吡咯烷酮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5%聚氧乙烯脂肪醇4%去离子水余量二、室内毒力测定为了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的柑橘红蜘蛛,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以阿维菌素、乙唑螨腈为试验药剂进行了不同配比的农药活性成分对柑橘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浸渍法,将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母液配成不同的系列浓度,以清水为对照。将带有红蜘蛛的柑橘叶片带回室内,用双面胶带剪成3cm长贴贴在载玻片一端挑选个体大小基本一致的红蜘蛛,用小毛笔将其背部粘贴在粘胶,每玻片30头,设4次重复,先在保湿条件下放置4小时,用双筒解剖镜检查,将死亡红蜘蛛挑出弃用,再不足。然后将粘有红蜘蛛的玻片浸入药液中轻轻摇动,浸5秒左右取出,用吸水纸吸去粘胶表面及周围的药液,每处理重复3次。药后24小时检查各处理红蜘蛛的存活数,计算死亡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致死终浓度LC50,按照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混用的共毒系数CTC值。试验结果如下。从表1中可以看出,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复配,在1:5-1:100的范围内,对柑橘红蜘蛛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三、田间药效试验为了更好的验证本专利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制剂进行防治柑橘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各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三棵树,各处理小区之间设有隔离行,重复4次。供试药剂:(1)21%阿维菌素·乙唑螨腈悬浮剂(1:20);(2)20.5%阿维菌素·乙唑螨腈乳油(1:40);(3)12%阿维菌素·乙唑螨腈悬浮剂(1:23);(4)20.2%阿维菌素·乙唑螨腈微乳剂(1:100);(5)对比例1:1.8%阿维菌素悬浮剂;(6)对比例2:30%乙唑螨腈悬浮剂。分别于药后7天、14条调查虫口数并计算防效,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对柑橘红蜘蛛的防治具有很好的持效性和速效性,与单剂相比,药后7天、14天的防效得到明显的提高,另外,在用药范围内,未发现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对柑橘作物有药害产生,也未观察到对有益天敌的影响。综上所述,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复配后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用药成本、提高效率等优点,值得在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的重量比为1:2-1: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阿维菌素和乙唑螨腈的重量比为1:1-1:20。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英,王海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瑞生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