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机自动对焦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焦方法及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摄像机自动对焦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摄像机多是采用被动式对焦的方式进行对焦,并采用移动对焦镜片来找出影像对比值CV(ContrastValue)峰值来对焦,但是在特殊情况如低照度的环境场景,或是在高背景对比的会议场景,图像处理器所统计出来的对比值统计曲线(ContrastCurve)可能不会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曲线,如用这曲线来对焦,就会有可能对焦到我们不感兴趣的对象上。被动式自动对焦均取决于ContrastCurve,所以ContrastCurve统计的好坏将会严重的影响对焦的正确性,然而先前技术大多提出如何增加对焦的速度与正确,却无针对ContrastCurve改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对比值统计曲线的摄像机自动对焦方法及装置。一种摄像机自动对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一对焦区域内的图像数据;B:利用对比值演算法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一对比值曲线;C:获取每个对比值的权重;D:将对比值乘以权重得到修正后的对比值;及E:根据修正后的对比值曲线调整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像机自动对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一对焦区域内的图像数据;B:利用对比值演算法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一对比值曲线;C:获取每个对比值的权重;D:将对比值乘以权重得到修正后的对比值;及E:根据修正后的对比值曲线调整对焦焦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机自动对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一对焦区域内的图像数据;B:利用对比值演算法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一对比值曲线;C:获取每个对比值的权重;D:将对比值乘以权重得到修正后的对比值;及E:根据修正后的对比值曲线调整对焦焦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C1:判断对焦区域中是否是人物肤色区域;C2:当不是人物肤色区域时,减小该非人物区域对应的对比值的权重;C3:当是人物肤色区域时,判断该人物肤色区域是否完整;C4:当人物肤色区域完整时,增加完整人物肤色区域对应的对比值的权重;C5:当人物肤色区域不完整时,判断该非完整人物肤色区域是否满足人物特征;及C6:当满足人物特征时,增加对应的对比值的权重,当不满足人物特征时,减少对应的对比值的权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机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1包括以下步骤:C1.1:设定一判断区域;C1.2:将所述图像数据中对焦区域的每个对焦区块的每个像素转成HSI模型,获得每个像素对应的像素角度值;C1.3:比对每一像素角度值是否在所述判断区域中;及C1.4:如果像素角度值在所述判断区域中,则判断为是人物肤色区域,如果像素角度值不在所述判断区域中,则判断为不是人物肤色区域。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机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3包括以下步骤:C3.1:以人物肤色区域的中心为中心坐标建立一扫描范围;C3.2:判断所述扫描范围内是否有一个或两个与预设手的面积类似;及C3.3:当扫描范围内有一个或两个与预设手的面积类似时,判定扫描范围为人物肤色区域,当扫描范围内没有与预设手的面积类似时,判定扫描范围为非人物肤色区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机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3.1包括:找出人物肤色区域的中心设为中心坐标(xc,yc);向下延伸一个预设的长度,分别向左右延伸一个肩膀的预设距离,得到预估肩膀坐标(xl,yl)与(xr,yr);以预设的手臂长为半径,(xl,yl)与(xr,yr)为圆心画出两圆,此两圆的之集合范围为所述扫描范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机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弼伦,黄宣贵,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