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卓奇专利>正文

一种自降温的遮阳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9396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08:58
一种自降温的遮阳伞,它涉及一种遮阳伞。现有具有降温效果的遮阳伞的降温结构复杂、体积大且成本高,同时降温过程中噪音大、操作灵活性差且安全性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外腔体的顶部与伞杆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内腔体设在外腔体内,液氮腔内设有液态氮,隔板上加工有与液氮腔相连通的液气出口,液氮腔通过液气出口与液气控制腔相连通,开关铰接在液气控制腔内,开关的一端为第一活动端且该端设置在液气出口处,开关另一端为第二活动端且该端与压杆的下端相连接,压杆的上端穿过挡板与伞杆相连接,伞杆为空心结构,伞杆上加工有至少一组喷气孔,挡板上加工有通气孔,液气控制腔通过通气孔与伞杆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降温。

Self cooled sunshade umbrella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lf cooled sunshade umbrella, which relates to a sunshade umbrella.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licated structure, large volume and high cost,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large noise, poor operation flexibility and poor safety in the process of cooling. The lower end of the utility model and the top of the chamber and an umbrella rod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is located in the outer chamber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nitrogen, liquid nitrogen, partition processing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of the liquid nitrogen gas outlet, liquid nitrogen chamber through the liquid gas outlet and the liquid gas control chamb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witch hinge in liquid gas control cavity, one end of the switch is for the first and the movable end end is arranged at the liquid gas outlet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other end of the switch is second and the movable end end and the pressure rod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pressure rod through the baffle and the umbrella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umbrella rod is a hollow structure, processing the umbrella rod with at least one jet the baffle hole processing vent, liquid gas control chamber through the vent hol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umbrella rod.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c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降温的遮阳伞
本技术涉及一种遮阳伞,属于日常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普通阳伞具有阻挡阳光的功能,但无法避免伞下气温的炎热,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区,桑拿天困扰着人们的出行,也令一些室外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变得十分的艰苦。目前的降温阳伞主要包括:风扇降温、半导体制冷、空调制冷、酒精挥发降温及水分挥发降温。风扇降温和半导体制冷的阳伞需要在伞上安装电源或者太阳能电池,风扇降温会增加雨伞的噪音,而半导体制冷的构件体积较大,不方便在雨伞上使用,空调制冷不适宜用做小型阳伞,使用范围受限,酒精挥发降温不适合对酒精敏感的人群,而且酒精易燃性较高,安全性差,同时水分挥发降温的效果不太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具有降温效果的遮阳伞的降温结构复杂、体积大且成本高,同时降温过程中噪音大、操作灵活性差且安全性差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自降温的遮阳伞。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降温的遮阳伞,它包括伞罩体、伞杆和伞柄,所述伞罩体通过伞杆与伞柄相连接,所述伞柄与伞杆可拆卸连接,伞柄包括内腔体、外腔体、开关、弹性调节件、压杆、挡板和隔板,所述外腔体的顶部与伞杆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腔体设置在外腔体内,所述内腔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液氮腔和液气控制腔,所述液氮腔内设置有液态氮,隔板上加工有与液氮腔相连通的液气出口,液氮腔通过液气出口与液气控制腔相连通,所述开关铰接在液气控制腔内,所述开关的一端为第一活动端且该端设置在液气出口处,所述弹性调节件贴紧在第一活动端上,所述开关另一端为第二活动端且该端与压杆的下端相连接,压杆的上端穿过挡板与伞杆相连接,所述伞杆为空心结构,所述伞杆上加工有至少一组喷气孔,所述挡板上加工有通气孔,所述液气控制腔通过通气孔与伞杆相连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具有自行降温的效果,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且使用方便,通过伞杆和伞柄之间相互配合的结构,有效实现液态氮制冷伞罩体下的空气,操作方便且灵活,根据实际需求控制液态氮的制冷时间。本技术制造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可靠。2、本技术中内腔体、外腔体、开关、弹性调节件、压杆、挡板和隔板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通过伞杆旋进外腔体的距离有效控制开关的开启和闭合,从而控制液态氮形成的低温氮气的流动状态,有效实现降温工作的灵活控制。3、本技术中能够长时间实现降温效果,当伞柄中内腔体的液态氮使用完毕后通过更换伞柄即可达到继续降温的目的,使用方便,根据样品试验得出,一个伞柄的使用时间至少达到一天以上。4、本技术中开关、弹性调节件和压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防止内腔体中的液态氮流出并灵活控制空腔内部的压力,安全性高。5、本技术中的喷气孔的设置起到释放低温氮气的效果,其设置的位置能够实现对伞罩体下部的空间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6、本技术结构轻巧简单,降温效果佳,能够制作不同规格的成品,使用范围广泛,既适合制作为手持式小型轻质阳伞,也适合制成使用在广场、海滩及其他公共场所中的大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伞杆1和伞柄2之间连接关系的剖面图;图3是液态氮3制冷的工作状态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低温氮气的流动方向,图中虚线表示转动板2-3-1释放低温氮气的工作位置,实线表示转动板2-3-1封住液气出口4的工作位置;图4是喷气孔5与伞杆1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低温氮气的流动方向;图5是液气出口4、转动板2-3-1和转轴2-3-2之间连接关系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伞罩体6、伞杆1和伞柄2,所述伞罩体6通过伞杆1与伞柄2相连接,所述伞柄2与伞杆1可拆卸连接,伞柄2包括内腔体2-1、外腔体2-2、开关2-3、弹性调节件2-5、压杆2-6、挡板2-7和隔板2-8,所述外腔体2-2的顶部与伞杆1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腔体2-1设置在外腔体2-2内,所述内腔体2-1的内部通过隔板2-8分隔为液氮腔2-1-1和液气控制腔2-1-2,所述液氮腔2-1-1内设置有液态氮3,隔板2-8上加工有与液氮腔2-1-1相连通的液气出口4,液氮腔2-1-1通过液气出口4与液气控制腔2-1-2相连通,所述开关2-3铰接在液气控制腔2-1-2内,所述开关2-3的一端为第一活动端且该端设置在液气出口4处,所述弹性调节件2-5贴紧在第一活动端上,所述开关2-3另一端为第二活动端且该端与压杆2-6的下端相连接,压杆2-6的上端穿过挡板2-7与伞杆1相连接,所述伞杆1为空心结构,所述伞杆1上加工有至少一组喷气孔5,所述挡板2-7上加工有通气孔2-7-1,所述液气控制腔2-1-2通过通气孔2-7-1与伞杆1相连通。本技术中一组喷气孔5包括两个单孔,两个单孔对称设置,至少一组喷气孔5的最佳取值为一组,当伞杆1设置一组喷气孔5时,本技术的降温效果最佳。一组喷气孔5到隔板2-8之间的竖直距离的取值范围为30-40cm,当本技术应用到商用伞上时,喷气孔5到隔板2-8之间的竖直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00-150cm,伞杆1不能太短,使用不方便,但是伞杆1又不能太长,否则影响液氮降温效果,因为制冷的功效都在伞杆1的内部消耗了,本技术通过样品实验得出,伞杆的长度不太影响降温效果,主要是喷气孔离人越近,人越发感到凉爽,喷气孔离人太远,降温效果不明显。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腔体2-2顶部的内壁上加工有内螺纹,伞杆1的下端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外腔体2-2顶部与伞杆1的下端螺纹连接。本实施方式中腔体2-2顶部与伞杆1的下端之间的可拆卸方式选取螺纹连接是由于螺纹连接易加工,还能够起到灵活调节伞杆1到伞柄2中内腔体2-1的液气出口4之间的距离,同时螺纹连接的方式还起到对二者限位的效果,控制方便。本实施方式中未提及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腔体2-1设置在外腔体2-2内且二者间隙设置,所述内腔体2-1和外腔体2-2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绝热层7。本实施方式中绝热层7是由绝热材料形成的层体,绝热层7的设置是为了使内腔体2-1与外腔体2-2进行隔离,从而起到将液态氮3与外界进一步隔离的效果,有效防止外界温度影响液态氮3的制冷效果。绝热材料安装在伞杆1和伞柄2之间的空隙中并抽成真空。本实施方式中伞杆1为双层空腔结构,伞杆1中的双层空腔之间的间隙内也填充有绝热材料,防止手握伞柄2时感觉太凉,增强握持状态下的舒适度。本实施方式中未提及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开关2-3包括转动板2-3-1和转轴2-3-2,所述转轴2-3-2穿过转动板2-3-1的中部并与转动板2-3-1相铰接,所述转轴2-3-2沿伞杆1径向方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液气控制腔2-1-2的内壁上。本实施方式中转动板2-3-1设置在液气出口4处的一端为第一活动端,转动板2-3-1与压杆2-6相接触的一端为第二活动端,第二活动端的顶面加工有与压杆2-6相配合的卡槽,用于压杆2-6的定位。本实施方式中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降温的遮阳伞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降温的遮阳伞,它包括伞罩体(6)、伞杆(1)和伞柄(2),所述伞罩体(6)通过伞杆(1)与伞柄(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柄(2)与伞杆(1)可拆卸连接,伞柄(2)包括内腔体(2‑1)、外腔体(2‑2)、开关(2‑3)、弹性调节件(2‑5)、压杆(2‑6)、挡板(2‑7)和隔板(2‑8),所述外腔体(2‑2)的顶部与伞杆(1)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腔体(2‑1)设置在外腔体(2‑2)内,所述内腔体(2‑1)的内部通过隔板(2‑8)分隔为液氮腔(2‑1‑1)和液气控制腔(2‑1‑2),所述液氮腔(2‑1‑1)内设置有液态氮(3),隔板(2‑8)上加工有与液氮腔(2‑1‑1)相连通的液气出口(4),液氮腔(2‑1‑1)通过液气出口(4)与液气控制腔(2‑1‑2)相连通,所述开关(2‑3)铰接在液气控制腔(2‑1‑2)内,所述开关(2‑3)的一端为第一活动端且该端设置在液气出口(4)处,所述弹性调节件(2‑5)贴紧在第一活动端上,所述开关(2‑3)另一端为第二活动端且该端与压杆(2‑6)的下端相连接,压杆(2‑6)的上端穿过挡板(2‑7)与伞杆(1)相连接,所述伞杆(1)为空心结构,所述伞杆(1)上加工有至少一组喷气孔(5),所述挡板(2‑7)上加工有通气孔(2‑7‑1),所述液气控制腔(2‑1‑2)通过通气孔(2‑7‑1)与伞杆(1)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降温的遮阳伞,它包括伞罩体(6)、伞杆(1)和伞柄(2),所述伞罩体(6)通过伞杆(1)与伞柄(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柄(2)与伞杆(1)可拆卸连接,伞柄(2)包括内腔体(2-1)、外腔体(2-2)、开关(2-3)、弹性调节件(2-5)、压杆(2-6)、挡板(2-7)和隔板(2-8),所述外腔体(2-2)的顶部与伞杆(1)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腔体(2-1)设置在外腔体(2-2)内,所述内腔体(2-1)的内部通过隔板(2-8)分隔为液氮腔(2-1-1)和液气控制腔(2-1-2),所述液氮腔(2-1-1)内设置有液态氮(3),隔板(2-8)上加工有与液氮腔(2-1-1)相连通的液气出口(4),液氮腔(2-1-1)通过液气出口(4)与液气控制腔(2-1-2)相连通,所述开关(2-3)铰接在液气控制腔(2-1-2)内,所述开关(2-3)的一端为第一活动端且该端设置在液气出口(4)处,所述弹性调节件(2-5)贴紧在第一活动端上,所述开关(2-3)另一端为第二活动端且该端与压杆(2-6)的下端相连接,压杆(2-6)的上端穿过挡板(2-7)与伞杆(1)相连接,所述伞杆(1)为空心结构,所述伞杆(1)上加工有至少一组喷气孔(5),所述挡板(2-7)上加工有通气孔(2-7-1),所述液气控制腔(2-1-2)通过通气孔(2-7-1)与伞杆(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降温的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腔体(2-2)顶部的内壁上加工有内螺纹,伞杆(1)的下端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外腔体(2-2)顶部与伞杆(1)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卓奇
申请(专利权)人:谭卓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