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结构和导风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8783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制冷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结构和导风控制方法。该导风板结构包括:设置于空调内机出风口内侧的固定导风条和可动导风条,所述可动导风条与所述出风口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导风条与所述出风口的距离;所述固定导风条固定于风道内壁,所述固定导风条靠近出风口的一端的上表面内凹形成半开放式凹槽,所述可动导风条置于所述凹槽中,并可沿凹槽内底面滑出或滑入所述凹槽,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空调内机出风口;所述固定导风条、所述可动导风条的下表面为下凹的弧面;所述可动导风条配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定于风道内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增加送风角度更广。

Internal structure of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er and its air deflector structure and air guiding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in particular to a refrigerating air conditioner, an internal air conditioner and a wind deflector structure and an air guid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 Including the air guid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air conditioner structure: fixed wind guiding strips and movable inside the air guide outlet, the movable wind guiding strip and the outlet of the distance is less than the fixed wind guiding strip and the outlet of the distance; the fixed wind guiding strip is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air channel and the fixed wind guiding strip near the outlet end of the concave surface to form a semi open groove, the movable wind guide ba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groove, and can move along the groove bottom slide or slip into the groove in the near or far away from the air outlet of the air conditioner; the fixed wind guiding strip, the movable guide surface wind strip is a concave cambered surface; the movable wind guiding strip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wherein the first drive mechanism is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air channel. The invention can increase the air supply angle wi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结构和导风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控制
,特别是涉及制冷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结构和制冷空调内机导风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空调内机的导风结构中,打开大导风板3,风自进风口7进入空调内机后,经过蒸发器5、贯流风轮4、左右导风叶片6、小导风板10后,从出风口排出。如图1所示,制冷时,由于大导风板3不导风,风道吹出的气流由翻转式导风条控制,此方案的送风角度及送风距离均受限,正常出风为前下方吹出,当空调“不吹人”,往正前方吹出时,导风板3基本摆成水平角度,此时风道上壁与小导风板10形成缩口,对风量损失较大,且小导长度较短,送风距离也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结构和制冷空调内机导风控制方法,解决现有空调内机导风不均匀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空调内机的导风板结构,其包括:设置于空调内机出风口内侧的固定导风条和可动导风条,所述可动导风条与所述出风口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导风条与所述出风口的距离;所述固定导风条固定于风道内壁,所述固定导风条靠近出风口的一端的上表面内凹形成半开放式凹槽,所述可动导风条置于所述凹槽中,并可沿凹槽内底面滑出或滑入所述凹槽,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空调内机出风口;所述固定导风条、所述可动导风条的下表面为下凹的弧面;所述可动导风条配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定于风道内壁。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的制冷空调内机的导风板结构,其还包括:大导风板,所述大导风板设置于空调内机出风口处,所述大导风板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封闭或开启所述出风口。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的制冷空调内机的导风板还包括:左右导风叶片,所述左右导风叶片设置于贯流风轮和所述固定导风条之间的出风通道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轴、转轴、驱动轴;所述可动导风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固定于所述滑动轴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滑动式安装在所述转轴的滑槽内,所述转轴还设置轴安装部,所述轴安装部安装于所述驱动轴。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滑动轴还设置滑动部,所述滑动部滑动式嵌入引导滑槽中,所述引导滑槽设置于制冷空调内机两端的风道侧壁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当所述可动导风条处于所述凹槽内时,所述可动导风条的上表面与所述固定导风条的上表面流线型过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空调内机,其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壳体内形成自所述进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风道,所述风道上设置所述的空调内机的导风板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在风道中,自所述进风口到所述固定导风条间,依次设置蒸发器、贯流风轮、左右导风叶片。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的制冷空调内机还包括: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与所述导风板结构的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制冷空调内机的导风控制方法,其包括:从制冷空调内机的进风口处采集室内温度;将所述室内温度T室与设定温度T设进行比较;当T室≥T设,则,所述可动导风条处于所述凹槽内;当T室<T设,则,所述导风板结构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可动导风条滑出所述凹槽,并沿向下延伸的弧线向上旋转预设角度。(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设置在出风口内侧的导风板由固定导风条、可动导风条组成,常规制冷时,可动导风条处于固定导风条的凹槽中,借助固定导风条和部分可动导风条进行导风,导风整体型线长,能提升送风距离;当需要上吹风时,即空调不需“吹人”时,另一方面送风广度更大;可动导风条滑出凹槽,可动导风板部分伸展出来,并向上延伸,通过可动导风条将风向往前上方送风,能有效将风道吹出的气流往房间天花板输送,送风距离远,空调往前上方送风(天花板气流)此时送风距离远,冷空气吹至房间上层后,由于冷空气密度小,形成自然沉降,“无风感,有凉感”风不吹人,制冷舒适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规制冷时空调内机的导风板结构的导风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内机的导风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远距离送风模式下空调内机的导风板结构的导风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下吹模式下空调内机的导风板结构的导风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可动导风条与第一驱动机构的连接爆炸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常规制冷模式下的气流方向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上吹模式的气流方向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可动导风条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注:1固定导风条;2可动导风条;3大导风板;4贯流风轮;5蒸发器;6左右导风叶片;7进风口;8壳体;9底盘;101连接轴;102滑动轴;1021(滑动轴)安装部;1022(滑动轴)滑动部;103转轴;1031滑槽;104驱动轴;91引导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不代表任何的序列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进行的区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由于目前制冷空调内机的导风板结构导风问题,本专利技术给出一种制冷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结构和制冷空调内机导风控制方法。下面将通过基础设计、扩展设计及替换设计对产品等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制冷空调内机的导风板结构,适用于空调内机,空调内机设置了进风口7和出风口,空气自进风口7进入空调内机,并从出风口排出,空气流动的路径构成气道。为了将更多的风按照所需方向流出,在气道内设置该导风板结构。如图2-8所示,其中,该导风板结构包括了设置于空调内机出风口内侧的固定导风条1和可动导风条2;固定导风条1固定于风道内壁;可动导风条与出风口的距离小于固定导风条与出风口的距离;固定导风条靠近出风口的一端的上表面内凹形成半开放式凹槽,可动导风条置于凹槽中,并可沿凹槽内底面滑出或滑入凹槽,以靠近或远离空调内机出风口;可动导风条配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固定于风道内壁;固定导风条1、可动导风条2的下表面为下凹的弧面。此处提到“出风口内侧”,是以空气自出风口排出来说的,该动作中,空气从出风口内侧排至出风口外侧。当然,也可以相对空调内机来说,出风口内侧是指靠近出风口的空调内机内部空间,出风口外侧是指靠近出风口的空调内机外部空间。固定导风条1通过固定销轴11固定在空调内机的风道内,位置不变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导风条可与底盘9出风框连接。可动导风条2通过滑出固定导风条1的凹槽与固定导风条形成一定的夹角。比如:情况一,如图3,6所示,可动导风条2置于固定导风条1的凹槽中,固定导风条起到主导风作用,如果可动导风条部分处于固定导风条外部,则可以辅助导风,增加导风的线长,这种情况下,相当于延长了导风条的长度,能提高导风的距离,适用于远距离导风。情况二,如图4,7所示,可动导风条2滑出固定导风条1的滑槽,并沿开口向上的弧向上滑动,此种情况,可动导风条2会将经固定导风条1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制冷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结构和导风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空调内机的导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空调内机出风口内侧的固定导风条和可动导风条,所述可动导风条与所述出风口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导风条与所述出风口的距离;所述固定导风条固定于风道内壁,所述固定导风条靠近出风口的一端的上表面内凹形成半开放式凹槽,所述可动导风条置于所述凹槽中,并可沿凹槽内底面滑出或滑入所述凹槽,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空调内机出风口;所述固定导风条、所述可动导风条的下表面为下凹的弧面;所述可动导风条配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定于风道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空调内机的导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空调内机出风口内侧的固定导风条和可动导风条,所述可动导风条与所述出风口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导风条与所述出风口的距离;所述固定导风条固定于风道内壁,所述固定导风条靠近出风口的一端的上表面内凹形成半开放式凹槽,所述可动导风条置于所述凹槽中,并可沿凹槽内底面滑出或滑入所述凹槽,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空调内机出风口;所述固定导风条、所述可动导风条的下表面为下凹的弧面;所述可动导风条配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定于风道内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空调内机的导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大导风板,所述大导风板设置于空调内机出风口处,所述大导风板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封闭或开启所述出风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空调内机的导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导风叶片,所述左右导风叶片设置于贯流风轮和所述固定导风条之间的出风通道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空调内机的导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轴、转轴、驱动轴;所述可动导风条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固定于所述滑动轴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滑动式安装在所述转轴的滑槽内,所述转轴还设置轴安装部,所述轴安装部安装于所述驱动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富兴谭周衡彭杰林蔡序杰姬安生陈学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