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原宏专利>正文

人体支撑和矫正用的衣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874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乳房的支撑.矫正结构及衣服结构,由弹性材料构成,前身片形成与以乳头为顶点从前中心附近经过胸部下侧到腋部附近容易下垂变形的区域对应的扇形部,并夹着该扇形部,将与此相对的前中心附近、腋部附近及肩部附近各方向连续地形成面状,并将其左右身片在前中心处接合,乳头以上部分敞开,穿用时,整个结构产生拉紧关系,对乳房的下侧边及扇形部施加有助于支撑.矫正的面压力。一种臀部的支撑.矫正结构,使用弹性材料,以正中位为准设计左右前后身片的裁剪线,夹着正中位的左右身片的股间部附近在接合前为相互脱离的形状,接合后成为与股间部及左右大腿部之间的形状一致的形状,在从臀凸位上的臀凸部延伸到臀部下侧边的部位设置缝褶或裁剪线或与之相应的结构,成为与臀部形状一致的形状,穿用时整体产生拉紧关系,与臀部各部位紧贴,同时对腹部及臀部下侧边施加有助于矫正的面压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体的支撑·矫正结构及具备该结构的衣服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乳房、腹部及臀部等进行支撑和矫正的人体支撑·校正结构及具备结构的衣服,并且涉及使用弹性材料、按照体形特征和动作特点、生理特点来防止下垂和变形、稳定地支撑·矫正人体的结构及具备该结构的衣服。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腹部及臀部下侧边的支撑·矫正结构及具备该结构的衣服。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结构及具备该结构的衣服,具体地说,是以正中位的形状为设计基准,使用弹性材料夹持容易下垂变形的乳房和腹部及臀部下侧边等需支撑的部位,并将与此相对的多个位置间面状连接,并调节其尺寸、形状及缩紧度,穿用时利用弹性材料的复原性,在整个结构中产生相关的拉紧关系,对容易下垂和变形的乳房下侧和腹部及臀部下侧施加适度的面压力,以进行支撑和矫正,同时十分舒适合身,利用自身的体形特征对乳房和腹部及臀部进行支撑·矫正。
技术介绍
虽然乳房因各人身体的生长阶段、大小及肌肉、脂肪的情况而千差万别,但如图1中箭头所示,容易向腋部偏离,或是如图2的箭头Y所示,有下垂倾向。而且乳房从胸部凸出,运动时会与人体的动作之间产生运动差,容易导致晃动或变形。而如果放任这种乳房的晃动和变形,不仅将影响乳房组织的健康和稳定发育,且容易导致扭曲变形。为了保证乳房组织健康的发育和维持,以及防止变形,市场上有各种具有乳房矫正功能的胸罩产品出售。这些市售胸罩的8成以上如图17及图18所示,具有金属丝制的半圆弧模型海绵31、树脂等制的杯状体32、衬垫34,在肩部和胸部的周围有用橡胶材料等做成的肩带35和扣紧部33。另外,在实开平6-83712号公报、实开平6-79707号公报、实公昭58-15443号公报、特公平5-77761号公报中公开了传统的胸罩(或具有胸罩的衣服)。实开平6-83712号公报中公开的具有乳房托杯的衣服是在胸部下侧、腋部及背部周围的板状部的与乳房下侧相当的部分,在按乳房形状挖空的部分缝有金属丝杯及杯状体。该胸罩的金属丝杯及杯状体从下方托起乳房,而且肩带将乳房向肩方向拉,以使胸部显得挺拔。实开平6-79707号公报公开的胸罩在杯状体的下侧弯曲部设有较厚的衬垫,-->即所谓“上推式胸罩”。这种胸罩利用衬垫使乳房向前方中心一侧凸出,可使两乳之间的乳沟显得较深,使乳房显得丰满。实公昭58-15443号公报公开的胸罩是在后部贴布的后中心上边缘部形成引导环,将与一个杯状体连接的肩带穿过该引导环,并将该肩带与另一个杯状体连接,即所谓“运动胸罩”。特公平5-77761号公报公开的衣服结构是在衣服上设有穿用时与人体肌肉的作用方向一致地伸缩的伸缩部分,利用该部分提高衣服穿用时的舒适感,有利于人体动作,具有对人体的支撑·矫正功能。然而,实开平6-83712号公报公开的具有乳房托杯的衣服是将金属丝杯及杯状体固定于下胸围周围的勒紧部,而且与金属丝杯及杯状体连接的肩带要经过肩部延伸到背部后再固定于前述勒紧部。因此,在用金属丝杯及杯状体将乳房向上托,或用肩带向上拉时,勒紧部也会一起向上滑。为了避免这种上滑,就必须进一步增强勒紧部的勒紧力,而这样一来,不仅有害于健康,而且很难使胸部挺拔。另外,实开平6-79707号公报公开的胸罩穿用时外形良好,但乳房在胸罩内侧被衬垫、金属丝杯及杯状体压迫,不利于健康,甚至会难看地歪斜。而且前述两种胸罩还存在勒得过紧、金属丝杯勒入皮肤内等问题,导致穿用时不舒适。实公昭58-15443号公报公开的胸罩是单纯的覆盖式胸罩,穿用时由于材料的伸缩性而使整个胸部受到压迫,故如图16所示,包括乳头部在内的整个乳房都受到面压力,使乳房呈扁平状,不能得到美丽的侧面曲线。上述胸罩所用的零件数都多达10~50个,制造过程复杂。至于特公平5-77761号公报公开的衣服结构,其按胸部胸大肌的纤维作用方向配设的伸缩性芯带形状具有与纤维方向一致的穿用性和动作性,但不能按照在胸大肌上部凸出的乳房大小和晃动而充分地给予支撑·矫正。另外,人体的臀部部分结构由:骨盆和分别连接骨盆髋骨左右的股骨、腹部的腹直肌和两侧的外腹斜肌,大腿部及臀部左右的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前肌、股四头肌、臀大肌,及附于其上的血管组织、淋巴组织、神经组织和脂肪组织精致构成。前述臀部部位是构成人体动作之基础的部位,可左右单独构成其作动特性。而且腰部和臀部还是生理结构的重要部位。从而,应尽量避免供给及穿用不合理不健康的产品。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由于运动和各种动作的频度、或老化而容易产生组织的发育和减退,因此臀部形状容易发生变化。为此,市场上有许多具有抑制腹部凸出的整形功能和弥补臀部下垂变形用的紧身内裤出售。对这些产品进行调查后的结果是,大多数紧身内裤本身为平面结构,穿用时-->不能紧贴股间部、臀部或臀列部的形状。此外,几乎都是在腹部的局部和臀部的局部配设矫正用构件,而且配设在臀部下侧边的左右构件是在臀部下方的中心部相互接合。而其穿着方法依赖不利于健康的勒紧方法。从而在穿用时,对腰部等过度勒紧,腹部依然凸出,背侧凹陷。在左右臀部下方相互接合配设的矫正用构件将左右臀部包成一体,犹如穿用尿片一般难看。甚至导致股间部和臀列部从臀部脱离,很难看。从而不能体现左右臀部的曲线。另外,一动作,臀部下侧边的裤边就会上挪,或是向臀列附近移动。过去的紧身产品在穿用时很难与股间部和臀列部紧贴。为此,有许多申请涉及与股间部和臀列部紧贴的产品。譬如,一种设计是在与臀列对应的部位设置与所谓T型短裤同样形状的布片,还有是在臀列部的下侧接合橡皮筋,使布料收缩,使产生很小的的凹部。然而,上述各方案实际上都未能实现对臀部各部位的紧贴性。另外,大多数生理用短裤的设计剪裁方法与前述紧身产品相似,不能紧贴股间部和臀列部,因此当装上生理用棉后做日常动作时,生理用棉容易从会阴部和肛门部脱离,会发生移位和外漏。为了验证这类传统产品的缺陷,将传统产品的裁剪模板画到裁剪用纸上后再组成立体形状,结果发现裁剪模板与臀部形状相差甚远,是非常平面的结构。即,左右臀部的凸出也好,臀列的凹陷也好,股间部的形状也好,完全不能再现,由此确认传统产品不能紧贴臀部形状的原因及其不合理性。以下说明其具体示例。图31是1998年在日本出售的紧身产品的裁剪模板及其模式图,其中(1)表示裁剪零件和松紧带等零件。(2)是将(1)所示的裁剪零件接合后的模式图,其中A是主视图,C是后视图。(3)是用中心线将(2)所示的紧身产品切断后的模式图,其中A是主视图,B是后视图。图31所示传统紧身产品的前后身完全做成平面。而且中心线部分比左右臀部凸出部分长。因此,分割左右的中心线会从正中位大幅度脱离、上浮,不能紧贴臀列。这一点在穿用时可清楚地看出。图32是用符号23(着色部)表示穿用图31所示的传统紧身产品时不能紧贴而从股间部和臀列部脱离的状态。传统产品几乎都有这种问题。图33表示图31所示传统紧身产品的对臀部下侧边施加高张力的芯材(伸缩性网状构件或编织材料)及其作用特性。从图33可知,由芯材(伸缩性网状构件或编织材料)形成的高张力部分大多是左右同样地从臀沟部经过臀部下侧边及臀部两旁延伸到腰部,并在臀沟部将左右双方接合。-->这样将左右弹性芯材在臀列附近接合,弹性芯材就发挥其复原性质而左右臀部将从下侧及旁边挤成一团,使臀部犹如用了尿布一般难看。另外,无论如何配设弹性芯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体的支撑.矫正结构及具备该结构的衣服结构,使用弹性材料(或弹性丝),是具有前后身片及左右身片的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支撑.矫正的结构及具备该结构的衣服结构,其特征在于,以体形特征和正中位的形状为设计基准,同时夹持容易下垂变形、需要支撑.矫正的部位,并将与此对应的多个位置之间连续地形成面状,并通过调节其尺寸、形状及缩紧度,穿用时利用弹性材料的复原性,在人体与结构之间及结构内部产生相关的拉紧关系,由此对重要部位施加面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5-11 127329/98;JP 1998-11-20 331068/98;JP 1·一种人体的支撑·矫正结构及具备该结构的衣服结构,使用弹性材料(或弹性丝),是具有前后身片及左右身片的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支撑·矫正的结构及具备该结构的衣服结构,其特征在于,以体形特征和正中位的形状为设计基准,同时夹持容易下垂变形、需要支撑·矫正的部位,并将与此对应的多个位置之间连续地形成面状,并通过调节其尺寸、形状及缩紧度,穿用时利用弹性材料的复原性,在人体与结构之间及结构内部产生相关的拉紧关系,由此对重要部位施加面压力。2·一种乳房的支撑·矫正结构及衣服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上半身结构的前身片将以乳头部为顶点而从前中心附近经胸部下侧延伸到腋部附近的、容易发生下垂变形的扇形部、和夹持该扇形部并与此对应的前中心附近、腋部附近及肩部附近各方向形成连续的面状,并在前中心处将左右身片接合,乳头以上部分敞开。3·一种乳房的支撑·矫正结构及衣服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上半身结构的前身片以乳头为顶点,在延伸到前中心附近的任意位置设置缝褶,形成从肩部方向覆盖乳头部及乳头上侧的覆盖部,并与前述前身片连续形成面状,在前中心处将左右身片接合,使前中心部分紧贴身体。4·一种乳房的支撑·矫正结构及衣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上半身结构的前身片上,使覆盖乳头部及乳头部上侧的覆盖部的形状及尺寸的缩紧度小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头部的下侧形状。5·一种乳房的支撑·矫正结构及衣服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各项的上半身结构的前身片使从乳房下侧边到乳头部分的材料形状及尺寸的缩紧度分段缩小,即,所施加的拉紧度及面压力向着乳头方向渐渐缩小。6·一种乳房的支撑·矫正结构,其特征在于,使用弹性材料使左右乳房的下侧边连成一片向两腋方向延伸,同时经过左右乳房的下侧边并经过扇形部及腋部附近向肩方向延伸形成面状,并通过预先涂布于前中心部、左右乳房的周边部、下侧部及各延伸部的粘接材料,向前中心及乳房的下侧部及各延伸方向拉伸固定,对乳房的下侧边及扇形部施加面压力。7·一种臀部的支撑·矫正结构,其特征在于,下半身臀部支撑结构的左右身片及前后身片以正中位的形状为设计基准,夹持容易变形或下垂的腹部和臀部下侧边这些需要支撑·矫正的部位,并将与此对应的多个位置间连续形成面状,调节其尺寸、形状及缩紧率,穿用时利用弹性材料的复原性,在人体与结构及结构内部产生相关的拉紧关系,对重要部位施加面压力。8·一种臀部的支撑·矫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项所述的结构中,根据正中位形状设计左右、前后身片的裁剪线,夹着正中位的左右身片的股间部附近裁剪成在接合前相互脱离、接合后成为与股间部及左右大腿部间形状一致的形状,并在从臀凸位上的臀凸部到臀部下侧边的部位设置缝褶,成为与臀部形状一致的形状,穿用时整个结构产生拉紧关系,与臀部各部位紧贴,同时对腹部和臀部下侧边施加面压力。9·一种臀部的支撑·矫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项所述的结构中,根据正中位设计后身片的裁剪线,分割成左右后身片,同时前身片按照正中位形状不分左右地形成一面状,并在股间部将前后身片各自接合,由此紧贴臀部各部位,并对腹部和臀部下侧边施加有助于矫正的面压力。10·一种臀部的支撑·矫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项所述的臀部支撑·矫正结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原宏
申请(专利权)人:吉原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