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氯乙烯母液树脂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855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母液树脂回收装置,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夹层,外壳体上部设置有母液出口,外壳体下部设置有回收料出口,内壳体上部设置有母液进口,聚氯乙烯母液从母液进口进入内壳体内,母液中的树脂将沉降于内壳体的下部,由于内壳体下部与外壳体下部连通,沉降后的树脂进入设置在外壳体下部第二锥体内,从第二锥体上的回收料出口进入生产线系统,实现了聚氯乙烯母液树脂的在线回收,并且回收的树脂性状不会发生改变,分离后的母液沿外壳体和内壳体间的夹层向上运动,从设置在第一锥体上的母液出口流出,本装置回收率高,整个回收过程不需要增加新的动力装置,从而不会增加回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母液中树脂回收的装置,属于化工
技术背景目前,国内聚氯乙烯生产普遍采用悬浮法工艺,在生产中产生大量的离心母液,受离心机分离能力的限制,每吨母液中至少含有0.2kg的pvc树脂,全 国目前聚氯乙烯年产量为1000万吨左右,每年至少产生母液4000万吨,内部 至少含有约8000吨pvc树脂,这部分树脂若不回收或回收效率不高,将造成巨 大的物质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制约行业的发展。现在,对离心母液中的树脂 普遍釆用沉降池的方式1HJ收或者采用过滤器的方式回收,而以上两种方式都不 能实现在线回收,并且回收效率较低,还有可能会使回收树脂发红变性,成为 废品,母液中未回收的部分则影响母液的再利用,并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聚氯乙烯母液树脂回收 率高、可实现在线回收、回收树脂性状不发生改变、不增加回收成本的一种聚 氯乙烯母液树脂回收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聚氯乙烯母液树脂回 收装置,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夹 层,所述外壳体上部设置有母液出口,外壳体下部设置有回收料出口,所述内 壳体上部设置有母液进口 ,内壳体下部与外壳体下部相连通。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外壳体包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上部设置有 第一锥体,下部设置有第二锥体。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内壳体包括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上部设置有 第三锥体。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第二筒体下部圆周边为锯齿状。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第二筒体下部位于外壳体和第二锥体的接合处。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第二椎体上设置有观察窗。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检修口。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包括套装在一起的 外壳休和内壳体,外壳体上部设置有母液出口,下部设置有回收料出口,内壳 体上部设置有母液进口,下部与外壳体相连通,聚氯乙烯母液从母液进口进入 内壳体内,由于密度不同,导致了母液和树脂颗粒的沉降速度不同,聚氯乙烯 母液中的树脂颗粒将沉降于内壳体的下部,由于内壳体下部与外壳体下部相连 通,所以沉降后的树脂颗粒进入外壳体下部设置的第二锥体内,经分离后的母 液沿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夹层向上运动,从设置在第一锥体上的母液出口流 出,又由于第二锥体上设置有回收料出口,并且回收料出口与生产线系统连接, 所以回收后的树脂颗粒直接进入生产线系统,从而实现了聚氯乙烯母液树脂的 在线回收,并且回收的树脂性状不会发生改变,减少了回收树脂废品的产生, 回收率高,整个回收过程不需要增加新的动力装置,从而不会增加回收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聚氯乙烯母液树脂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1-外壳体,11-第一筒体,12-第一锥体,13第二锥体,2-内壳体,21-第二 筒体,22-第三锥体,3-母液进口, 4-母液出口, 5-回收料出口, 6-观察窗,7-检修口。 .如附图所示, 一种聚氯乙烯母液树脂回收装置,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外壳体l 和内壳体2,外壳体1和内壳体2之间形成夹层8,外壳体l上部设置有母液出 口4,下部设置有回收料出口5,内壳体2上部设置有母液进口 3,下部与外壳 体1相连通。外壳体包括第一筒体11,第一筒体11上部设置有第一锥体12,下部设置 有第二椎体13。内壳体包括第二筒体21,第二筒体21上部设置有第三锥体22,第二筒体2 下部圆周边为锯齿状。第一筒体11直径为1000mm 5000mm,第一筒体11高度为2000 8000mm。母液进口 3设置在第三锥体22锥角上并穿过第一锥体12的锥角处,母液出口 4设置在第一锥体12上,回收料出口 5设置在第二锥体13锥角上。第三锥体22上母液进口 3处的锥角为160° ,第一锥体12和第三锥体22 的各个锥角相同,第二锥体13上回收料出口 5处的锥角为70° ,有利于回收树 脂颗粒从回收料出口 5流出。第二椎体13上设置有观察窗6,用于观察第二锥体13内的回收树脂的情况, 外壳体1上设置有检修口 7,用于本装置的检查和修理。丄作过程聚氯乙烯母液从母液进口 3进入内壳体2内,由于密度不同, 导致了母液和母液内的树脂颗粒的沉降速度不同,聚氯乙烯母液中的树脂颗粒 将沉降于内壳体2的下部,由于内壳体2下部与外壳体1下部相连通,所以沉 降后的树脂颗粒进入外壳体1下部设置的第二锥体13内,第二锥体13上设置 有回收料出口 5,并且回收料出口 5与生产线系统连接,经分离后的母液位于上 部,经分离后的母液沿外壳体1和内壳体2之间的夹层8向上运动,从设置在 第一锥体12上的母液出口 4流出,而第二锥体13内回收的树脂颗粒,将会从 设置在第二锥体13上的回收料出口 5进入生产线系统,重新得到利用。权利要求1、一种聚氯乙烯母液树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外壳体(1)和内壳体(2),所述外壳体(1)和内壳体(2)之间形成夹层(8),所述外壳体(1)上部设置有母液出口(4),外壳体(1)下部设置有回收料出口(5),所述内壳体(2)上部设置有母液进口(3),内壳体(2)下部与外壳体(1)下部相连通。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聚氯乙烯母液树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外壳体包括第一筒体(11),所述第一筒体(11)上部设置有第一锥体(12), 下部设置有第二锥体(13)。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母液树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内壳体包括第二筒体(21),所述第二筒体(21)上部设置有第三锥体(22)。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母液树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二筒体(21)下部圆周边为锯齿状。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母液树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二筒体(21)下部位于外壳体(1)和第二锥体(13)的接合处。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母液树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二椎体(13)上设置有观察窗(6)。.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1巾聚氯乙烯母液树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外壳体(1)上设置有检修口 (7)。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母液树脂回收装置,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夹层,外壳体上部设置有母液出口,外壳体下部设置有回收料出口,内壳体上部设置有母液进口,聚氯乙烯母液从母液进口进入内壳体内,母液中的树脂将沉降于内壳体的下部,由于内壳体下部与外壳体下部连通,沉降后的树脂进入设置在外壳体下部第二锥体内,从第二锥体上的回收料出口进入生产线系统,实现了聚氯乙烯母液树脂的在线回收,并且回收的树脂性状不会发生改变,分离后的母液沿外壳体和内壳体间的夹层向上运动,从设置在第一锥体上的母液出口流出,本装置回收率高,整个回收过程不需要增加新的动力装置,从而不会增加回收成本。文档编号C08F114/00GK101397352SQ200810157859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1日专利技术者青 常, 李法曾, 杨秀玲, 王华庆 申请人:寿光新龙电化集团聚氯乙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氯乙烯母液树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外壳体(1)和内壳体(2),所述外壳体(1)和内壳体(2)之间形成夹层(8),所述外壳体(1)上部设置有母液出口(4),外壳体(1)下部设置有回收料出口(5),所述内壳体(2)上部设置有母液进口(3),内壳体(2)下部与外壳体(1)下部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青李法曾杨秀玲王华庆
申请(专利权)人:寿光新龙电化集团聚氯乙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