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世界各地都已大量应用聚氯乙烯(PVC)树脂。典型的PVC树脂是通过下述三种方法之一生产的,即悬浮法、乳液法和本体法。用乳液法生产的PVC,其颗粒尺寸很小,仅1微米或不足1微米,而且基本上是无孔的。乳液法利用较大量的表面活性剂以制得小颗粒树脂。用本体法生产的PVC树脂颗粒非常大,其重均颗粒尺寸约为100-300微米。生产本体PVC树脂的方法通常不用水和表面活性剂。这种本体树脂颗粒周围没有蜂窝状包膜。蜂窝状包膜的缺少提供了某些优点,如产物较纯并对给定的树脂孔隙度值能较快地吸收增塑剂,尽管已知本体树脂的孔隙度很低。最大量的PVC树脂是用悬浮法生产的。用悬浮法生产的PVC树脂,其颗粒尺寸约与本体法生产的树脂相同,最终用途也与本体法生产的树脂相同。在悬浮法中,表面活性剂,如纤维素类物质或部分水解的乙酸酯(通常专指聚乙烯醇(PVC))用来悬浮水中的氯乙烯单体珠滴,而单体珠滴的聚合通常是在自由基引发剂的帮助下发生的。在PVC的悬浮聚合中,30-150微米直径的氯乙烯单体珠滴是通过搅动并在表面活性剂的帮助下分散在水中的。通过PVC之类的分散剂的作用,在水至单体界面间形成一个薄膜。已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多孔、低表皮、聚集的聚氯乙烯树脂颗粒的搅拌水溶液悬浮聚合法,该方法包括在一种分散剂体系存在下使乙烯基单体聚合,该分散剂体系主要组成如下:(a)每100分(重量)单体约0.01—0.03份(重量)的一种能使水增稠的未中和的离子敏感性主分散剂和每100分(重量)单体约0.1—0.4份(重量)的第二分散剂,该树脂颗粒具有约0.1厘米↑[3]/克—0.7厘米↑[3]/克的汞孔隙度、颗粒尺寸为约70微米—1000微米,脆性小于2,粉料混合时间少于400秒、形状系数小于0.85,颗粒表面积约20%以上和50%以下为聚氯乙烯(经电子能谱法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