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用衣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1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钓鱼用衣服,其特征为:侵入袖内的水难以向袖内扩展渗透并到达覆盖肘部部分,给穿着者带来不舒适感的可能性小。该钓鱼用衣服具有由在其内侧设置有吸水性内里材料的防水性布部件构成的袖本体,在该袖本体上缝制有比该袖本体直径小的袖口部件,在上述袖本体的袖前端侧且在比缝制着上述袖口部件的被缝制部更靠近肘部侧的部位,非吸水性树脂带沿袖内侧表面以环绕状态粘贴,树脂渗透到上述内里材料且袖内侧表面为树脂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钓鱼用衣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钓鱼用衣服,特别涉及一种降雨时穿着舒适的钓鱼用雨衣。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这种钓鱼用衣服,为了防备意料外的降雨或波浪飞沫等,具有由含氯丁二烯等防水性布部件构成的袖本体。另外,由于防水性布部件一般基本不具备透气性,具有易潮热的缺点,所以,在该种钓鱼用衣服的防水性布部件的内面侧(作为衣服时的里面一侧),设置尼龙网眼等的吸水性内里材料,由吸水性内里材料抑制衣服里面的潮热。而且,使现有的钓鱼用衣服的袖口与手腕相配合,从谋求保温性和防止雨水等的侵入等各种观点出发,在袖本体的前端部等缝制比袖本体直径小的其它的筒状袖口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即使上述现有的钓鱼用衣服的袖口部件与手腕配合,雨水等的水依然有时会从袖本体的缝制着袖口部件的部分侵入袖本体内部。而且,在袖口部件没有使用防水性部件的场合,有时水首先渗入袖口部件,然后从该袖口部件侵入袖本体内部。另外,钓鱼时,长时间手向身体前方伸出(有时手在肘部上方)把持钓竿的情况比较多,在采取这种姿势时,有时雨水等通过穿着者的手腕侵入袖中。而且,侵入袖内的水渗入吸水性内里材料,由于毛细管现象(灯-->芯吸油现象),水向袖内扩展渗透一直到达肘部(覆盖肘部部分),有给穿着者带来不舒适感的问题。针对该问题,采用由两面为非吸水性的布部件构成的袖口部件,同时考虑在缝制袖本体的袖口部件的被缝制部的内侧粘贴密封带的方法,但由于袖口部件的直径比袖本体的被缝制部小,所以缝制后在袖本体产生很多褶皱,水容易从褶皱和褶皱之间的缝隙侵入,为了可靠地阻止水的侵入而粘贴密封带是困难的。所以,鉴于上述现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钓鱼用衣服,其特征为:侵入袖内的水难以向袖内扩展渗透并到达覆盖肘部部分,给穿着者带来不舒适感的可能性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课题的钓鱼用衣服,该钓鱼用衣服具有由在其内侧设置有吸水性内里材料的防水性布部件构成的袖本体,在该袖本体上缝制有比该袖本体直径小的袖口部件,其特征为:在上述袖本体的袖前端侧且在比缝制着上述袖口部件的被缝制部更靠近肘部侧的部位,非吸水性树脂带沿袖内侧表面以环绕状态粘贴,以使树脂渗透到上述内里材料且袖内侧表面为树脂面。上述构造构成的钓鱼用衣服中,由于树脂带粘贴部分的树脂浸透到内里材料且袖内侧表面为树脂面,所以,该部分的内里材料的吸水性被阻碍的同时,水难以通过树脂面,水的渗透被阻止。而且,在上述袖本体的袖前端侧且在比缝制着上述袖口部件的被缝制部更靠近肘部(覆盖肘部分)侧的部位,该树脂带沿袖内侧表面被设置成环绕状态,所以,即使水从袖口或被缝制部的针脚等侵入袖本体内,向肘部的水的渗透也被抑制。所以,在袖内水扩展并到达覆盖肘部部分的可能性降低,给穿着者带来不舒适感的可能性小。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吸水性是指根据毛细管现象将水吸上来的吸收水的性质。除此之外,所谓的比袖本体的直径小,是指至少袖口部件比袖本体的被缝制部直径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钓鱼用衣服,该钓鱼用衣服具有由在其内侧设置-->有吸水性内里材料的防水性布部件构成的袖本体,在该袖本体上通过筒状连结部件设置有比上述袖本体直径小的袖口部件,其特征为:上述袖口部件被缝制在上述筒状连结部件上,上述筒状连结部件至少其内侧为非吸水性,且在与上述袖本体直径相同的部位与袖本体相缝合,由在被缝制部内侧粘贴密封带来完成密封上述袖本体的上述筒状连结部的被缝制部分。因为在上述构成的钓鱼用衣服的直径相同部位,在袖本体上缝制筒状连结件,所以,在其前端部产生褶皱的可能性小,由密封带的密封可靠地抑制水的侵入。而且,因为筒状连结部件的内侧为非吸水性,所以,即使水从缝制着袖口或袖口部件的部分侵入,水浸透到连结部件内侧,到达袖本体内部的可能性也小。所以,水难以在袖内扩展渗透到达肘部,给穿着者带来不舒适感的可能性小。另外,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相同直径,是指在缝制筒状连结部件时在袖本体的被缝制部不产生褶皱程度下的相同直径。另外,所谓的密封,是指堵塞针脚及被缝制部件之间的缝隙,进行液体密封。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钓鱼用衣服的简略的正面图。图2是同实施方式的轴向断面图。图3是同实施方式的树脂带的横向断面图。图4是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位扩大的断面图。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轴向断面图。图6是第3实施方式的轴向断面图。图7是第4实施方式的轴向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钓鱼用衣服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首先,对第1实施方式的钓鱼用衣服进行说明。图1为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钓鱼用衣服袖的袖前端侧部分,即,显示覆盖穿着者前臂部分的大致的正面图。本实施方式的钓鱼用衣服的构成为:配有袖,袖为在图1所示袖本体1的前端部1d上缝制比该前端部1d直径小的袖口部件2的结构。图2为图1的A-A线断面图,即,将袖的袖前端侧沿其长方向截断时的断面图。如图2所示,上述袖本体1由将三层构造的防水性布部件9缝制成筒状形成,防水性布部件9构造为在表面材料7和吸水性内里材料6之间由防水树脂膜8分层堆积而成。尼龙或聚酯布料(纺织物)等作为上述表面材料7被使用,尼龙制网眼材料作为上述吸水性内里材料6被使用,聚氨酯类薄膜或氟类薄膜等作为防水树脂膜8使用。上述袖口部件2由布部件形成筒状而构成,并被缝制在上述袖本体1的前端部1d的内周面。作为构成上述袖口部件2的布部件,具有伸缩性和防水性的防水性布部件(例如,在防水性氯丁二烯膜上贴针织物而得到的布等)被使用。另外,如图2所示,在上述袖本体1的内周面贴付有非吸水性树脂带4。详细地说,该树脂带4位于袖本体1的袖前端,且沿着比缝制袖口部件2的被缝制部1a更靠近肘部侧(基端侧)的部位1b的内周面以环绕状态被连续地贴付。图3是表示沿横断方向切断该非吸水性树脂带4的长度方向的状态的断面图,图4为图2的重要部位B的扩大断面图。如图3所示,该树脂带4由将非吸水性粘和树脂4b涂布于表面平滑的带状基体4a的一面而构成,带状基体4a由非吸水性合成树-->脂构成,如图4所示,粘贴树脂4b作为粘贴面粘贴于袖本体1的内周面,而由粘贴树脂4b浸透在内里材料6且带状基体4a露在外面,使内侧(内里侧)表面为平滑的树脂面。作为该树脂带4的带状基体4a和粘贴树脂4b,均采用非吸水性(疏水性)的树脂,具体地说,聚氨酯树脂作为带状基体4a被使用。另外,作为粘贴树脂4b,使用含有渗透到吸水性内里材料6中的溶剂且由该溶剂的挥发而固定的树脂,例如,使用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另外,作为粘贴树脂4b,也可使用加热后融化且渗透到吸水性内里材料6中的热熔树脂。这时,通过将树脂带4的粘和树脂4b侧作为粘贴面热压,树脂带4被粘贴。该树脂带4的横向的长度通常设定为1~2cm。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钓鱼用衣服的树脂带4象上述那样被粘贴,所以侵入袖内的水被粘贴着树脂带4的部分阻隔,向袖内扩展渗透的危险性降低。而且,因为内侧表面是平滑的树脂面,所以,水通过表面向袖内扩展渗透而到达覆盖肘部部分的危险性降低。另外,粘贴树脂带4部分以外的内周面的吸水性内里材料6的吸水性得到保证,内周面内侧的潮热被抑制,该衣服为穿着性舒适的钓鱼用衣服。第2实施方式下面对第2实施方式的钓鱼用衣服进行说明。其中,为了方便,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采用同一个符号,对于同一个构成,省略其说明。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钓鱼用衣服,该钓鱼用衣服具有由在其内侧设置有吸水性内里材料(6)的防水性布部件(9)构成的袖本体(1),在该袖本体上(1)缝制有比该袖本体(1)直径小的袖口部件(2),其特征为: 在上述袖本体(1)的袖前端侧且在比缝制着上述袖口部件(2)的被缝制部(1a)更靠近肘部侧(1b)的部位,非吸水性树脂带(4)沿袖内侧表面以环绕状态粘贴,树脂渗透到上述内里材料(6)且袖内侧表面为树脂面。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1-25 017518/20021.一种钓鱼用衣服,该钓鱼用衣服具有由在其内侧设置有吸水性内里材料(6)的防水性布部件(9)构成的袖本体(1),在该袖本体上(1)缝制有比该袖本体(1)直径小的袖口部件(2),其特征为:在上述袖本体(1)的袖前端侧且在比缝制着上述袖口部件(2)的被缝制部(1a)更靠近肘部侧(1b)的部位,非吸水性树脂带(4)沿袖内侧表面以环绕状态粘贴,树脂渗透到上述内里材料(6)且袖内侧表面为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石万里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