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产品包装槽防差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7102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工产品包装槽防差错系统,包括第一输出管道、第二输入管道、主气管,所述第一输出管道、第二输入管道分别通过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阀连接至包装槽,所述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阀分别配置有第一互锁阀组、第二互锁阀组,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阀通过第一互锁阀组、第二互锁阀组实现互锁,每次仅能打开其中一个进料阀,能够避免人为额错误,达到防差错的效果,有效避免混料或配比错误等情况发生。

Chemical product packing tank error proof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emical product packaging groove error preven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input output pipeline pipeline, the main gas pipe and the first output pipeline, second input pipeline respectively first feeding valve, inlet valve second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slot through the packaging, feed valve, second feed valve respectively. Equipped with a first interlock valve group, second interlocking valve group, the first feed valve, inlet valve second through the first interlock valve group, second interlocking interlocking valve group, you can only open one inlet valve every time, can avoid human error, error prevention, to avoid the effect of mixed material or proportion of such errors occu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工产品包装槽防差错系统
本技术涉及化工产品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化工产品包装槽防差错系统。
技术介绍
化工产品输出时,通常会先从反应釜输送至包装槽存放或混合,然后再由包装槽输出包装,通常包装槽会具有两个并联的输入通道,以将两个车间生产的产品输入至包装槽,实际操作时,通过人工来关闭开启两条输入通道,但是极易出现打开其中一条输入通道,忘记关闭另一输入通道,造成混料或配比错误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化工产品包装槽防差错系统,能够避免人为额错误,达到防差错的效果,有效避免混料或配比错误等情况发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化工产品包装槽防差错系统,包括第一输出管道、第二输入管道、主气管,所述第一输出管道、第二输入管道分别通过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阀连接至包装槽,所述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阀分别配置有第一互锁阀组、第二互锁阀组,所述第一互锁阀组包括第一开关阀、第一配气阀、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互锁阀组包括第二开关阀、第二配气阀、第二控制阀,其中第一配气阀、第一控制阀、第二配气阀、第二控制阀、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阀均为气控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为人工或电动控制的开关阀;所述第一配气阀包括第一配气阀控制气口、第一配气阀进气口、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一及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二,第一配气阀进气口连接至主气管,主气管通过第一开关阀连接至第一配气阀控制气口。常态下,第一配气阀进气口与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二导通,当第一配气阀控制气口输入控制气体时,阀芯移动至导通第一配气阀进气口与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一;所述第二配气阀包括第二配气阀控制气口、第二配气阀进气口、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一及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二,第二配气阀进气口连接至主气管,主气管通过第二开关阀连接至第二配气阀控制气口。常态下,第二配气阀进气口与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二导通,当第二配气阀控制气口输入控制气体时,阀芯移动至导通第二配气阀进气口与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一;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第一控制阀控制气口、第一控制阀进气口、第一控制阀出气口,第一控制阀控制气口连接至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一,第一控制阀进气口连接至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二,所述第一控制阀为常闭阀,当第一控制阀控制气口输入控制气时,推动阀芯,使得第一控制阀进气口与第一控制阀出气口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包括第二控制阀控制气口、第二控制阀进气口、第二控制阀出气口,第二控制阀控制气口连接至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一,第二控制阀进气口连接至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二,所述第二控制阀为常闭阀,当第二控制阀控制气口输入控制气时,推动阀芯,使得第二控制阀进气口与第二控制阀出气口导通;所述第一进料阀包括第一进料阀控制气口、第一进料阀进料口、第一进料阀出料口,第一进料阀进料口、第一进料阀出料口分别连接第一输出管道、包装槽,第一进料阀控制气口连接至第一控制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料阀为常闭阀,当第一进料阀控制气口输入控制气时,控制气推动第一进料阀阀芯,使得第一进料阀进料口与第一进料阀出料口导通;所述第二进料阀包括第二进料阀控制气口、第二进料阀进料口、第二进料阀出料口,第二进料阀进料口、第二进料阀出料口分别连接第二输出管道、包装槽,第二进料阀控制气口连接至第二控制阀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料阀为常闭阀,当第二进料阀控制气口输入控制气时,控制气推动第二进料阀阀芯,使得第二进料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阀出料口导通;当第一开关阀打开,第二开关阀关闭时,控制气体从主气管经第一开关阀输送至第一配气阀控制气口,第一配气阀进气口与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一导通,控制气体经主气管从第一配气阀进气口、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一输送至第一控制阀控制气口,使得第一控制阀进气口与第一控制阀出气口导通,控制气从主气管经第二配气阀进气口、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二输送至第一控制阀进气口,经第一控制阀出气口输送至第一进料阀的第一进料阀控制气口,第一进料阀进料口与第一进料阀出料口连通,使得第一输出管道内的流体能够通过第一进料阀进料口、第一进料阀出料口输入至包装槽内,即实现第一输出管道与包装槽的导通;当第一开关阀关闭,第二开关阀打开时,控制气体从主气管经第二开关阀输送至第二配气阀控制气口,第二配气阀进气口与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一导通,控制气体经主气管从第二配气阀进气口、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一输送至第二控制阀控制气口,使得第二控制阀进气口与第二控制阀出气口导通,控制气从主气管经第一配气阀进气口、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二输送至第二控制阀进气口,经第二控制阀出气口输送至第二进料阀的第二进料阀控制气口,第二进料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阀出料口连通,使得第二输出管道内的流体能够通过第二进料阀进料口、第二进料阀出料口输入至包装槽内,即实现第二输出管道与包装槽的导通。当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均打开时,控制气体分别输入第一配气阀控制气口、第二配气阀控制气口,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二、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二均被关闭,使得第一控制阀进气口、第二控制阀进气口均无控制气体,无法打开第一进料阀与第二进料阀,第一输出管道与第二输入管道均无法输入至包装槽;当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均关闭时,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一与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一均被关闭,第一控制阀控制气口、第二控制阀控制气口均无控制气体输入,使得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保持关闭状态,无法打开第一进料阀与第二进料阀,第一输出管道与第二输入管道均无法输入至包装槽。所述第一控制阀为二位三通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为二位三通阀。所述第一配气阀为气动开关阀。所述第二配气阀为气动开关阀。所述第一进料阀为气动开关阀。所述第二进料阀为气动开关阀。优选的,所述主气管上配置有气体总开关,通过气体总开关能够控制整个系统的开关。优选的,所述主气管上还配置有压力检测装置,通过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能够检测主气管上的气体压力,当主气管上的气体压力低于气动阀动作的压力时,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操作者检查气源或压缩气设备是否正常。优选的,所述主气管上还配置有过滤装置,以过滤气体中的杂质,防止气体中的杂质损坏气动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化工产品包装槽防差错系统,包括第一输出管道、第二输入管道、主气管,所述第一输出管道、第二输入管道分别通过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阀连接至包装槽,所述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阀分别配置有第一互锁阀组、第二互锁阀组,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阀通过第一互锁阀组、第二互锁阀组实现互锁,每次仅能打开其中一个进料阀,能够避免人为额错误,达到防差错的效果,有效避免混料或配比错误等情况发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化工产品包装槽防差错系统,包括第一输出管道11、第二输入管道12、主气管9,所述第一输出管道11、第二输入管道12分别通过第一进料阀3、第二进料阀4连接至包装槽90,第一输出管道11、第二输入管道12分别连接至外部的反应釜或车间,并通过泵输送,所述第一进料阀3、第二进料阀4分别配置有第一互锁阀组、第二互锁阀组,所述第一互锁阀组包括第一开关阀91、第一配气阀5、第一控制阀7,所述第二互锁阀组包括第二开关阀92、第二配气阀6、第二控制阀8。其中第一配气阀5、第一控制阀7、第二配气阀6、第二控制阀8、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化工产品包装槽防差错系统

【技术保护点】
化工产品包装槽防差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出管道(11)、第二输入管道(12)、主气管(9),所述第一输出管道(11)、第二输入管道(12)分别通过第一进料阀(3)、第二进料阀(4)连接至包装槽(90),所述第一进料阀(3)、第二进料阀(4)分别配置有第一互锁阀组、第二互锁阀组,所述第一互锁阀组包括第一开关阀(91)、第一配气阀(5)、第一控制阀(7),所述第二互锁阀组包括第二开关阀(92)、第二配气阀(6)、第二控制阀(8),其中第一配气阀(5)、第一控制阀(7)、第二配气阀(6)、第二控制阀(8)、第一进料阀(3)、第二进料阀(4)均为气控阀,所述第一开关阀(91)、第二开关阀(92)为人工或电动控制的开关阀;所述第一配气阀(5)包括第一配气阀控制气口(50)、第一配气阀进气口(53)、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一(51)及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二(52),第一配气阀进气口(53)连接至主气管(9),主气管(9)通过第一开关阀(91)连接至第一配气阀控制气口(50),常态下,第一配气阀进气口(53)与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二(52)导通,当第一配气阀控制气口(50)输入控制气体时,阀芯移动至导通第一配气阀进气口(53)与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一(51);所述第二配气阀(6)包括第二配气阀控制气口(60)、第二配气阀进气口(63)、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一(61)及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二(62),第二配气阀进气口(63)连接至主气管(9),主气管(9)通过第二开关阀(92)连接至第二配气阀控制气口(60),常态下,第二配气阀进气口(63)与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二(62)导通,当第二配气阀控制气口(60)输入控制气体时,阀芯移动至导通第二配气阀进气口(63)与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一(61);所述第一控制阀(7)包括第一控制阀控制气口(70)、第一控制阀进气口(73)、第一控制阀出气口(71),第一控制阀控制气口(70)连接至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一(51),第一控制阀进气口(73)连接至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二(62),所述第一控制阀(7)为常闭阀,当第一控制阀控制气口(70)输入控制气时,第一控制阀进气口(73)与第一控制阀出气口(71)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8)包括第二控制阀控制气口(80)、第二控制阀进气口(83)、第二控制阀出气口(81),第二控制阀控制气口(80)连接至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一(61),第二控制阀进气口(83)连接至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二(52),所述第二控制阀(8)为常闭阀,当第二控制阀控制气口(80)输入控制气时,第二控制阀进气口(83)与第二控制阀出气口(81)导通;所述第一进料阀(3)包括第一进料阀控制气口(30)、第一进料阀进料口(33)、第一进料阀出料口(31),第一进料阀进料口(33)、第一进料阀出料口(31)分别连接第一输出管道(11)、包装槽(90),第一进料阀控制气口(30)连接至第一控制阀出气口(71),所述第一进料阀(3)为常闭阀,当第一进料阀控制气口(30)输入控制气时,第一进料阀进料口(33)与第一进料阀出料口(31)导通;所述第二进料阀(4)包括第二进料阀控制气口(40)、第二进料阀进料口(43)、第二进料阀出料口(41),第二进料阀进料口(43)、第二进料阀出料口(41)分别连接第二输出管道(12)、包装槽(90),第二进料阀控制气口(40)连接至第二控制阀出气口(81),所述第二进料阀(4)为常闭阀,当第二进料阀控制气口(40)输入控制气时,第二进料阀进料口(43)与第二进料阀出料口(41)导通;当第一开关阀(91)打开,第二开关阀(92)关闭时,控制气体从主气管(9)经第一开关阀(91)输送至第一配气阀控制气口(50),第一配气阀进气口(53)与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一(51)导通,控制气体经主气管(9)从第一配气阀进气口(53)、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一(51)输送至第一控制阀控制气口(70),使得第一控制阀进气口(73)与第一控制阀出气口(71)导通,控制气从主气管(9)经第二配气阀进气口(63)、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二(62)输送至第一控制阀进气口(73),经第一控制阀出气口(71)输送至第一进料阀(3)的第一进料阀控制气口(30),第一进料阀进料口(33)与第一进料阀出料口(31)连通,使得第一输出管道(11)内的流体能够通过第一进料阀进料口(33)、第一进料阀出料口(31)输入至包装槽(90)内;当第一开关阀(91)和第二开关阀(92)均打开时,控制气体分别输入第一配气阀控制气口(50)、第二配气阀控制气口(60),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二(52)、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二(62)均被关闭,使得第一控制阀进气口(73)、第二控制阀进气口(83)均无控制气体,无法打开第一进料阀(3)与第二进料阀(4),第一输出管道(11)与第二输入管道(12)均...

【技术特征摘要】
1.化工产品包装槽防差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出管道(11)、第二输入管道(12)、主气管(9),所述第一输出管道(11)、第二输入管道(12)分别通过第一进料阀(3)、第二进料阀(4)连接至包装槽(90),所述第一进料阀(3)、第二进料阀(4)分别配置有第一互锁阀组、第二互锁阀组,所述第一互锁阀组包括第一开关阀(91)、第一配气阀(5)、第一控制阀(7),所述第二互锁阀组包括第二开关阀(92)、第二配气阀(6)、第二控制阀(8),其中第一配气阀(5)、第一控制阀(7)、第二配气阀(6)、第二控制阀(8)、第一进料阀(3)、第二进料阀(4)均为气控阀,所述第一开关阀(91)、第二开关阀(92)为人工或电动控制的开关阀;所述第一配气阀(5)包括第一配气阀控制气口(50)、第一配气阀进气口(53)、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一(51)及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二(52),第一配气阀进气口(53)连接至主气管(9),主气管(9)通过第一开关阀(91)连接至第一配气阀控制气口(50),常态下,第一配气阀进气口(53)与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二(52)导通,当第一配气阀控制气口(50)输入控制气体时,阀芯移动至导通第一配气阀进气口(53)与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一(51);所述第二配气阀(6)包括第二配气阀控制气口(60)、第二配气阀进气口(63)、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一(61)及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二(62),第二配气阀进气口(63)连接至主气管(9),主气管(9)通过第二开关阀(92)连接至第二配气阀控制气口(60),常态下,第二配气阀进气口(63)与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二(62)导通,当第二配气阀控制气口(60)输入控制气体时,阀芯移动至导通第二配气阀进气口(63)与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一(61);所述第一控制阀(7)包括第一控制阀控制气口(70)、第一控制阀进气口(73)、第一控制阀出气口(71),第一控制阀控制气口(70)连接至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一(51),第一控制阀进气口(73)连接至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二(62),所述第一控制阀(7)为常闭阀,当第一控制阀控制气口(70)输入控制气时,第一控制阀进气口(73)与第一控制阀出气口(71)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8)包括第二控制阀控制气口(80)、第二控制阀进气口(83)、第二控制阀出气口(81),第二控制阀控制气口(80)连接至第二配气阀输出口一(61),第二控制阀进气口(83)连接至第一配气阀输出口二(52),所述第二控制阀(8)为常闭阀,当第二控制阀控制气口(80)输入控制气时,第二控制阀进气口(83)与第二控制阀出气口(81)导通;所述第一进料阀(3)包括第一进料阀控制气口(30)、第一进料阀进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华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新辉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